你如何理解垓下之戰?

風過初夏雨過天晴

垓下之戰,從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楚軍引兵東歸起,至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自刎於烏江之畔止,總共歷時四個月。

我認為,垓下之戰其實是項羽做困獸最後的掙扎一戰。為什麼說項羽猶如困獸了呢?因為從當時的情況看,他已經被劉邦拖得疲憊不堪,無力反擊了。

我們先來看看垓下之戰前因後果。

當時,楚漢兩軍劃鴻溝為罪,訂立和約,罷戰休兵。九月,項羽向東撤退時,劉邦也打算西撤,但張良和陳平卻一致認為不能縱敵。他們對劉邦說不能養虎遺患,不如趁楚軍疲憊之時將他打個措手不及。

於是,劉邦聽從倆人的建議,叫韓信和彭越前來會戰。不料,會戰之時,韓信和彭越並未前來,劉邦一人抵擋不住,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

在這個情景之下,張良獻計,封韓信為齊王,封彭越為梁王,並劃出一定的土地給他們,他們肯定就會前來會戰。

劉邦按張良所策而行,果然韓信和彭越都前來參加會戰了。

當時,劉邦率領諸侯等四十萬人,包圍項羽於垓下,而楚軍不過十萬人。半夜,項羽聞聽四面楚歌,知道大勢已去,趁夜突圍,最後還是被灌嬰五千騎兵追至烏江,然後自剔謝世。

項羽英勇一世,為什麼在垓下之戰就失敗了呢?如果從戰略上思考,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當時,楚軍東撤到固陵進行反擊,迫使漢軍失利而堅壁自守時,項羽未趁機脫離敵軍,迅速向遠方撤退,保存實力,整頓再戰,反而在固陵滯留不前,致使劉邦得以調集優勢兵力圍困楚軍於垓下,才造成此惡果。


反觀劉邦,漢軍及時實施追擊,獲得圍殲楚軍的徹底勝利。當項羽氣衰力竭引兵東撤時,劉邦採納張良建議不給項羽喘息的機會,乘其麻痺大意立即轉入追擊,將戰役勝利發展為戰略勝利。當楚軍滯留固陵時,即調集各路兵力,形成絕對優勢,圍困楚軍於垓下,而項羽突圍南逃時,韓信派灌嬰率騎騎緊隨追擊。若非如此,將使項羽 得以整頓兵力,捲土重來。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追擊獲得最後的勝利,讓項羽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總之,對項羽來說,垓下之戰是項羽犯下一系列的戰略錯誤致使的惡果;對劉邦來說,是劉邦聽取張良陳平等人之計,做出一系列果斷英明的決策才取得的最後勝利。


月望看歷史

漢五年,劉邦在張良陳平的建議下,公然撕毀和平協定,率軍追趕東歸的項羽,並與韓信、彭越約定共擊項羽的日期。

追到固陵附近,韓信、彭越卻沒有按照約定趕來。在固陵,項羽率楚軍向漢軍發動攻擊,劉邦所率領的漢軍不第,再次深塹自守。

看樣子,項羽似乎要再次逆襲,像彭城之戰一樣,扭轉戰局。

於是,劉邦再次請教首席智囊張良,張良出了個主意,韓信、彭越隨即趕來,劉邦和韓信、彭越在垓下附近成功會師,項羽徹底涼了。

劉邦問計張良時,張良說了這樣一番話: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請注意張良開頭的那四個字,「楚兵且破」,張良的意思是,傻子都看得出來,項羽馬上就要涼了!

張良吐出的這四個字,難免讓人疑惑,既然項羽馬上要涼了,為什麼劉邦還在固陵被項羽擊敗,不得不深溝壁壘與楚相抗呢?

其實,勝敗乃兵家常事,在固陵附近,楚漢應當不只交鋒一次,多次交鋒的結果應是各有勝負,因為,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還記錄了項羽帳下大將鍾離眜敗給漢軍的事實:

(丁義)以卒從起留,以騎將入漢,定三秦,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破鍾離眜軍固陵,侯,六百七十戶。

實際上,劉邦問計張良的重點,恐怕也不是如何擊敗項羽,張良口中的「事未可知」應當也不是項羽會不會涼,而是項羽涼了以後的天下事未可知。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劉邦問張良的原話是;

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

雖然從前後文上來看,劉邦的意思好像是在說,韓信、彭越不按照約定的時間來,他劉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殲滅項羽,所以希望張良能給出個主意。

但從劉邦撕毀和平協定到定陶奪韓信軍的一系列操作來看,劉邦擔心的,應當不是打不敗項羽,而是韓信不來到自己的身邊。

比起馬上就要涼透了的項羽,劉邦似乎更擔心冉冉升起的韓信。

韓信雖然是劉邦的嫡系,但從來沒表現出足夠的忠心。

劉邦第一次被困滎陽,韓信已定趙地,不來救援;

劉邦從滎陽跑出來,回關中,走宛葉,被困於成皋,韓信依舊在趙地按兵不動;

劉邦第二次被困滎陽,韓信已定齊地,不但不來救援,反而討封假王。

韓信的種種表現,沒法讓劉邦安心,劉邦曾於成皋被困時,跟夏侯嬰一起北渡河,趁天未亮,自稱使者混入韓信軍營,而後率領原隸屬於韓信的軍隊,回到宛葉一帶。

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乃使張耳北益收兵趙地,使韓信東擊齊。漢王得韓信軍,則復振。引兵臨河,南饗軍小修武南,欲復戰。

劉邦的奪軍之舉,乾淨、利落、漂亮,直接重創了韓信。

如果沒有這次的奪軍,恐怕韓信會成為第二個武臣,第二個韓廣。

當年,武臣奉陳勝命,北徇趙地,可武臣略定趙地後,就在張耳陳餘的建議下,自立為趙王,並派韓廣北徇燕地。

韓廣奉趙王武臣命,北徇燕地,略定燕地後,竟也學著武臣的模樣,自立為燕王。

因為韓信表現得不夠忠心,加之擔心韓信身邊有第二個張耳陳餘,所以劉邦、張良等人,在決定撕毀和平協定時,應當已經打算在做掉項羽的同時削弱韓信了。

所以,劉邦故意示弱,麻痺韓信、彭越等諸侯,讓他們錯以為自己很重要,沒有他們的幫助,劉邦就沒法做掉項羽。

一旦韓信、彭越等人如約前來,劉邦就指揮韓信、彭越等人跟項羽正面決戰,在做掉項羽的同時,盡最大可能地削弱諸侯軍的實力,尤其是韓信的軍事實力。

但在固陵,眼看項羽就要涼了,韓信和彭越卻沒有如約而至,這讓劉邦很是擔心,如果不能趁機削弱韓信,做掉項羽後,劉邦的中央軍將受到重創,韓信若反,劉邦可就沒有十足的把握對付韓信了。

所以一定要想個辦法,讓韓信趕快過來。因此,劉邦問計張良。張良給劉邦出的計策,仍舊是啖之以利。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十多年前,張良散盡家財,求得刺客,在博浪沙搞了一次轟轟烈烈的暗殺,若不是誤中副車,恐怕秦始皇就掛在博浪沙了。

張良跟劉邦說:

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穀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韓信和彭越開開心心地開赴垓下。

在垓下,劉邦把韓信的三十萬齊軍安排了楚軍的正對面,把孔將軍和費將軍安排在楚軍的左右兩側,自己在楚軍的後方,並命令韓信打頭陣。

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劉邦把給項羽致命一擊的機會給了韓信,也把楚人的恨意甩給了韓信。

這一招非常毒辣,但卻做得悄無聲息,遠遠強過項羽在新安坑殺二十萬秦軍。

項羽自殺後,只有魯城誓死不降,這是因為項羽曾被義帝熊心封為魯公,項羽算是魯城百姓的主公。

劉邦又帶著諸侯軍北上,把項羽的腦袋給魯城父老看,鼓勵魯城父老為項羽送行,因此,魯城被拿下。

正在大家為來之不易的勝利而興奮時,劉邦再一次闖進韓信的軍營,奪走了韓信的軍隊:

魯為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遂以魯公號葬項羽谷城。還至定陶,馳入齊王壁,奪其軍。

韓信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兩次。

事情還沒完,劉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後,又藉口義帝無後,韓信本是楚人,理應做楚人的王,因此把韓信改封為楚王。

皇帝曰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

昔日能征善戰的韓信,硬生生地被劉邦給搞成了第二個章邯。

章邯本是秦政府的少府,後率軍出關中平亂,一度高歌凱奏,但卻在鉅鹿之戰後率二十萬秦軍投降了項羽,項羽帶著章邯的秦軍走到新安時,坑殺了章邯的二十萬秦軍。

幾個月後,項羽在咸陽主持分封,三分關中,把章邯封為雍王,都廢丘。章邯率二十萬秦軍投降,結果二十萬秦軍在一夜之間被坑殺,因此秦人特別恨章邯,章邯雖在關中稱王,但毫無民意基礎。

所以,雖然章邯曾橫掃諸侯,但面對劉邦的還定三秦,卻毫無反抗之力。

同樣的,韓信率三十萬秦軍,斬殺了八萬楚軍,西楚霸王項羽也被分屍,楚人能不恨韓信嗎?楚人會真心擁護韓信做楚王嗎?

正因為如此,所以韓信剛到楚國時,只要到各縣視察工作,必會帶著很多兵保護自己。

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

覆盤垓下之戰的前前後後,我們發現,垓下之戰實是劉邦的一石三鳥之計:做掉項羽、削弱諸侯實力、解除韓信對自己的潛在威脅。


遙望燕園

承邀。

垓下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之一,也被列入世界著名戰役。二千多年來,一直有對這個戰役包括整個楚漢之爭的分析和評論,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有過分析,毛主席的詩詞中有過評價。可見楚漢之爭和垓下之戰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人和事有著思考研究的價值。



這一戰役是楚漢之間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直接面對面的戰役。幾十萬大軍絞殺一起,其中演繹出了諸多精典故事: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等,最後以楚敗漢勝結束。從民族利益看,這一仗結束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也同時結束了自陳勝吳廣起義以來長達七年的國內戰爭。漢朝的建立使民族重歸統一,結束戰亂,人民免遭戰亂,休養生息,客觀上是有進步意義的。這是從大的方面去看的。



楚霸王項羽

至於這一戰役中的人和事要分析思考的實在太多了,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是可以去思考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毛主席的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張良——垓下之戰中漢主謀士

楚漢之爭從本質上說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區別,它是二個封建利益集團為了爭奪國家統治權而進行的戰爭,誰勝誰負對人民來說沒有多大區別。僅就戰爭而言它是殘酷無情的,容不得半點“心慈手軟”。楚漢之爭中楚幾乎一直佔有優勢,項羽到現在還是公認的中國第一武將,他毫無疑問的可以稱王,但是他沒有認識到戰爭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給劉邦以喘息之機,最後不得已退至垓下,自己落下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韓信——垓下之戰漢軍“總指揮”

至於戰役中劉邦的信人放權、韓信“十面埋伏”用兵之妙、“四面楚歌”別開生面、調兵不動協王討封、後來擁兵自重招致殺禍;還有項羽的真實率直多情多義、虞姬的忠貞不渝,“霸王別姬”的真情感人等等,有興趣的可以一一玩味。


思考者J

公元前202年,漢軍約有40餘萬人與楚軍10萬人在垓下展開決戰。劉邦引軍追擊楚軍到固陵,楚軍返身發動突進攻,劉邦打不贏,退了回去,但頂羽未能乘勝擴大戰果,進一步圍殲漢軍,使劉邦得喘息待援。然後擊敗項羽,這時,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項羽退到垓下,恢復軍力,整頓楚軍,此時楚軍大約有10萬多人。

劉邦大軍會師垓下,韓信軍30萬,分3路首先與楚軍接戰,韓信進攻以敗退回,同時左右投入戰鬥,讓楚軍不知受挫,項羽被迫入壁而守。楚軍屢戰不勝,但漢軍一時也難以徹底打敗楚軍。

眼見楚軍大勢已去,項羽乘夜率領精銳騎兵突圍南逃。突圍渡過了淮水後,只剩幾千人,又被漢軍追殺,僅剩20幾個。然後,項羽和20幾個楚軍殺一條血路,向南逃到了烏江邊,最後自刎而死。



綺緯

今天有事所以回答得有些晚了,關於如何理解垓下之戰,前面金戈從垓下之戰的過程、思考者從歷史意義上做了詳盡的解答,我這裡就不狗尾續貂了。

下面僅陳述我的兩條觀點(我看待歷史事件常用的方法):

●對歷史事件(或者說任何事情),不要侷限於別人對它的描述、定性和評價。比如垓下之戰,成王敗寇是戰爭結局的普遍規律,但這一戰,敗者方項羽反而榮享了史家的巨筆、士子的銘記、世人的推崇?這是為何?這個問題討論起來,就不是垓下一場現役能夠說得清楚的,它既有特定歷史條件原因、也有民眾社會心理因素、更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次內涵。這些東西,都需要自己去理會,才能真正看清楚問題的本質。

●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唯物辯證法在幫助我們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十分有幫助,能夠讓你看問題更全面)。以垓下之戰為例,諸多分析都是從戰爭本身的角度去解讀(這是表象),然而,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是內涵),從政治的角度講,項羽是一個十分傑出的將領,但他註定不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假如垓下之戰的結局是另一個版本(雖然歷史容不得假設),以項羽用人之慣例來看,朝堂之上無人可用、天下大事乾綱獨斷的局面必然會出現,這於天下而言,是福是禍雖不能斷言,但也可想見一二。在我回答的另外一個問題中,我分析了垓下之戰楚軍戰敗的原因,這個結局的主因在項。所以,歷史的選擇總是明智的,無論是千年之前的垓下之戰,還是上個世紀的國共爭霸,都不是所謂時運對某一方的眷顧,而是歷史對政治的擇優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