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上加“清”構建新型檢企關係

南寧市青秀區檢察院靠前服務為轄區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民企撐起經濟半邊天,檢察官如何同企業坦蕩交往,促進經濟發展?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檢察院主動作為,構建親清新型檢企關係,為轄區企業的發展注入一股清流,為民企發展添動力。

以“親”展作為 以“清”明底線

“非常感謝青秀區檢察院依法履行檢察職能,為我們公司挽回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日前,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西二建)黨委書記、董事長賴榆一行攜錦旗及感謝信來到青秀區檢察院,對檢察院依法嚴懲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行為表示誠摯感謝。

在企業遇到困難時,檢察官積極作為,靠前服務,這一幕幕歷歷在目,賴榆感慨萬分:“若沒有檢察官主動作為,查明真相,挖出‘企業蛀蟲’,公司損失就大了。”

為讓公司走出漩渦,7年的維權歷程讓賴榆刻骨銘心。

2011年,安徽某體育設施公司與廣西二建省外分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協議。然而,該體育設施公司負責人張某某私刻了廣西二建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私章。

一個巨大的陷阱就這樣埋下了。

2015年,張某某利用偽造的印章,以廣西二建的名義與安徽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後因工程款支付糾紛,致使該建築勞務公司多次向合肥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廣西二建支付工程款及利息5000多萬元。廣西二建提出異議無果。

在廣西二建向公安機關報案後,青秀區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迅速查明張某某偽造印章的犯罪事實,推動了該事件的圓滿解決。

這是青秀區檢察院履行檢察職能護航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青秀區檢察院以“親”“清”促發展,構建起親清新型檢企關係,始終將服務企業創新發展作為工作重點,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等檢察職能,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不斷創新服務舉措。

青秀區檢察院檢察長王運華解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青秀區檢察院以‘親’展作為、以‘清’明底線,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檢企關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

親:提供精準優質法律服務

“檢察官要親力親為,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摸清轄區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不斷創新豐富服務企業的方式方法。”今年2月,王運華在青秀區檢察院幹警大會上提出要求。

青秀區檢察院隨後成立了由檢察長擔任組長的企業服務小組。企業服務小組經常深入城區重點企業走訪調研,聯合城區工商聯等相關部門,通過座談等方式共同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

該院檢察官提供“個性化”法律服務,精準回應企業需求。“檢察院應結合公司特點和工作實際,根據社會治安形勢和案件趨勢分析快遞行業運營風險,及時提供風險預警通報和法律諮詢,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法律服務和有力檢察保障。”這是青秀區檢察院在與廣西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多次探討溝通後,針對公司的法律需求,在《檢企合作協議》中加入的一項服務條款。

為了提高服務企業的精準度,青秀區檢察院針對大、中、小等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差異化法律需求,創建了“菜單式”服務體系,根據企業特點和個性化需要,以“個別需求上門服務”“重點企業重點服務”“普遍問題專項服務”的方式,分別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法治宣講、監督維權、犯罪預防等各項服務,提升司法服務的效率和針對性。

去年初,青秀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騙取貸款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違法發放貸款案件過程中,針對多名犯罪嫌疑人利用銀行貸款審核等方面管理漏洞實施犯罪的行為,向涉案銀行發出檢察建議,有效提升了金融機構風險防範能力。

“要及時發出檢察建議,幫助企業‘亡羊補牢’。”青秀區檢察院在辦理侵害企業合法權益案件過程中,注重對案件進行深入剖析,總結髮案規律,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暴露的問題以及可能影響企業健康發展、存在犯罪風險的隱患,及時發出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增強企業規範經營、預防犯罪的能力。

清: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今年3月,青秀區檢察院以涉嫌尋釁滋事批捕了多名因經濟糾紛對廣西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老闆進行暴力討債的犯罪嫌疑人。

今年4月,檢察官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成功辦理了某證券公司被偽造印章案等具有較大影響的涉企案件。

……

青秀區人民檢察院堅持聚焦主責主業,遵循市場經濟運行和企業發展規律,充分履行批捕、起訴等法律監督職能,積極維護和淨化市場環境,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

2016年以來,青秀區檢察院批捕侵犯知識產權嫌疑人29名,起訴21人;批捕涉企盜竊、搶奪、敲詐勒索嫌疑人41名、起訴32人。

“我們公司被合作企業坑了,合作企業虛構入庫鋼材數量騙取銀行承兌匯票,出質16800噸的鋼材,實際出質才3000噸,現在法院判我們未能履行保管義務導致損失,要向銀行承擔賠償責任。”2016年底,南寧市某公司負責人走進青秀區檢察院檢務接待中心,對張某某及其公司騙取票據承兌的行為申請監督立案。

青秀區檢察院在接到來訪線索後,迅速啟動企業信訪“直通車”和投訴舉報快速反應機制,依法流轉、審查線索,短短20天時間,就監督公安部門對該涉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立案偵查。

青秀區檢察院不斷加強涉企訴訟監督,充分發揮來信、來訪、12309舉報電話、網上信訪“四位一體”群眾訴求表達機制,有效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財產權益。

“司法的目的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而非抑制。”青秀區檢察院既充分履行職能、嚴格依法辦案,又注意改進辦案方式方法、正確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2016年以來,該院對11名情節輕微、可從輕處理的企業負責人、高管及科技人員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或變更強制措施,切實防止出現因辦案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加劇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