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真實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和電視上的反差真的很大嗎?

設計工坊

歡迎關注「飯醉分子閆濤」,看我分享不一般的美食感悟!

某種程度上,我並不太認同韓國是個美食王國。事實上,當韓國政府提出要像推廣韓劇一樣向全世界推廣韓食,許多韓國廚師就在私下抱怨,韓國飲食是走不了太遠太久的。韓國的烹飪從理念到食材選擇,再到整個的味覺體系來講都比較簡單,這跟他們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有著極大關係。僅僅從烹飪手段、食材範圍、以及各類味型的豐富性來講,比兩個鄰國日本和中國都單調很多。而且韓國地處東北亞地區,它並不算農業發達地區,同時缺少亞熱帶的豐富植被環境,物產不算豐富。所以有很多朋友抱怨,除了醃蘿蔔和人參燉公雞,韓國菜實在想不出什麼特點。

真實的韓國餐廳,其實有點日本匠人的專業精神,但是也有一種和香港茶餐廳相差千里的單調,一家麵館或者拌飯店除了一種食物之外,幾乎很難再找到其他的搭配組合,也很難有像中國的粵菜館、川菜館等等體系龐大、菜式繁多的大酒樓,基本上也就是泡菜烤肉,燉湯撐起所有餐廳的基本風格。所謂的餐飲標準,無外乎是食材的優劣、環境和服務的等級而已。

當然,我不是在嘲笑韓國人的飲食傳統。韓國泡菜被聯合國確認的健康食物之一,也是我喜歡的食物之一。韓國這個民族非常有拼搏精神和學習精神,近些年來也湧現出了許多世界一流的烹飪高手以及品酒大師,而且韓國人很愛惜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這種種都確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飯醉分子閆濤

韓國和日本一樣,很早就實行脫亞入歐的國策,極力學西方棄東方。所以別的不說,在飲食文化上,雖然中日韓三國的飲食習慣非常接近,但日韓的儀式感更強一些,這一點學的是西餐。但要說食物的豐富性,調味的絕佳度,韓國遠不如中國。

我在韓國開過幾次會,在那裡吃飯的經歷,大致差不多。第一次抵達當晚,主辦方用韓式火鍋招待我們,四人一桌,同樣的中間一個大鍋。剛進入飯店時,覺得太豐富了,擺了滿滿一桌,真個是琳琅滿目啊。但坐下來細看,才發現沒幾樣東西。因為韓國人實行分食制,餐前小菜,如辣白菜,泡菜,小黃瓜,粉絲,每人四小碟,每碟就中間一小撮,半筷子就夾完了。四乘以四,每張桌子上有16個碟子,自然就顯得琳琅滿目了。再說中間的火鍋子,菜上齊後,才發現是以魷魚和洋蔥為主,後來加了兩盤牛肉和兩盤大白菜。那天晚上我自然沒吃飽。

接下來的兩天也大致如此。到第三天,實在忍不住了,我請會議翻譯帶我到外面好好吃一頓。翻譯大笑,開車帶我到首爾的一條他們的好吃街吃了一頓烤肉。翻譯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留學6年,他告訴我,他帶了很多像我一樣在會議餐上吃不飽的人,出來加餐。我問他,你吃得慣嗎,更習慣中國菜還是韓國菜。他說,每次剛從中國回來,也和我一樣吃不飽,但過了一段時間,就習慣了。他覺得中國菜的味道更好一些。

我到歐美國家,從來不帶食物從來不吃零食。但第一次之後,再去韓國,如果是開會,我會在自己的賓館房間裡準備些吃的以備不時之需。會議結束之後,我和朋友留下了旅遊了幾天。情況當然好很多,但是美食,確實不是韓國的特點。

再說韓國烤肉。北京城的東南西北都有薩拉伯爾烤肉等各種各樣的韓式烤肉品牌,高檔的平民化的,都得我的喜愛。想著到了韓式烤肉的發源地,怎麼也要吃幾頓正宗的韓國烤肉。一吃,才發現味道還真沒薩拉伯爾的烤肉好吃。比如都有醬汁浸泡過的帶骨牛排之類,大約是醬汁調味的關係或浸泡時間長短的關係,我覺得首爾的韓國烤肉,沒有北京的韓國烤肉好吃,且差得太多。

當然,在韓國也吃到過很多美食。翻譯先生帶我去吃的韓定食和烤秋刀魚,就很好吃。在一個靠海的小漁村(忘了叫什麼名字)的一家餐館,主人給我們做了一鍋燉魚,也特別美味。配上店主秘製的辣白菜,吃得開胃又開心。

韓國人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實在說來,韓國的物產並不豐富,飲食文化,也遠不如中國的發達。


世界真的很大

到韓國玩的時候,吃了一次正宗的韓國烤肉,一桌花了一千多,肉少又貴,吃都吃不飽!想念我的大中國...




這滿滿一桌,一碟一碟的,花費了21萬韓元,合計人民幣要一千多塊,你們看完覺得這桌飯值嗎?




再到一個韓國朋友家做客,發現他們喝的東西根本就不是電視劇上那樣,甚至有的難以下嚥!

吃的是拌飯,就是一點蔬菜加辣椒醬拌在米飯上,給別人涼涼的感覺,又不是夏天.....


韓國人愛吃豆類飯。醃泡菜就是他們國家的一大特色,不過跟中國的比還是差點。平時一頓飯就是來一鍋泡菜湯加上點辣白菜、小蘿蔔泡菜就直接吃了。韓國肉都很貴。五花肉都很貴了,就更別提牛肉了。和國內吃飯不一樣,飯桌上肉是少不了的。

在中國,肉食品的種類繁多,雞鴨鵝豬馬牛羊肉等等。去過韓國的朋友細心的會發現,韓國人很少吃肉。但他們愛吃海鮮,甚至生吃。

唉,硬是撐著挺了過去。回去再去大吃一頓,好餓。



地標美食

我在韓國首爾呆了快兩年了,我本身是個吃貨,但是在首爾最喜歡的食物有兩種,一種是中餐外賣,一種是自己做的飯。好多朋友都挺羨慕我們的,因為韓劇看多了,覺得韓餐好吃,我說句公平的話吧,確實不難吃,但是和中餐比還是差的遠。我之所以喜歡去外面吃飯,可能極大的原因是我喜歡吃肉,自己卻做不好。來過韓國旅遊的朋友也覺得韓餐好吃,乖乖啊,就幾天還行,待時間久了真的不行啊。我本身不喜歡照相,所以跨越一學期的相冊才找到這些照片,覺得照的好看的呢,我分享一個相機給你們,叫foodie,是吃的照的都好看。不喜歡我說話的呢也別噴,有什麼相關問題的也可以諮詢我。(∩_∩)


這是炒海鮮麵,韓國人吃的比較多,5500一份。35RMB

部隊鍋,這個是34000一份,大概四人份。210RMB

日式拉麵,我可能口淡,還是愛吃這個的。4500一份。30RMB

外賣炸豬排,8000一份。50RMB



壽司自助,15800一位。100RMB

烤肉自助,9900一位。60RMB

外賣炸雞,15900一份,兩人份。100RMB
炸醬飯,5500一份。35RMB


妖一菲

韓國人的飲食主要以米飯搭配小菜、主菜和熱湯為主。

主菜一般是一道比較有“分量”的大葷菜,比如烤肉啦或者烤魚啦。而小菜品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辣白菜、醃蘿蔔等。

湯和米飯是韓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他們早餐有吃湯泡飯的習慣,湯裡有蘿蔔片、肉片等多種食材,配上泡菜等小菜,一頓早餐就ok啦,所以韓國很少有專門的早餐店。

不得不說一下的是韓國的大醬,大醬既是調味料又是蘸料。特朗普訪問韓國,韓國政府就拿出了一瓶古董級的醬油招待他。韓國的飲食文化也被稱為發酵文化,泡菜和大醬就是非常典型的發酵食品。

韓國人的口味普遍還是比較清淡的,蔬菜多生食或涼拌,與肉類搭配在一起,十分解膩。

韓國人還特別愛吃豆製品,大醬湯裡有豆腐,平時也愛吃涼拌的豆芽小菜,像在餐廳吃石鍋拌飯等主食,豆芽也經常會被當作配菜免費贈送。

比較有特點的是韓國人喜歡用各種小碗小蝶裝食物,從國宴到尋常百姓家都是如此,一頓飯吃下來,盤盤碟碟特別多,如此麻煩也是怕食物之間互相串味,能夠保持食物的原始味道。

海帶和紫菜也是韓國人餐桌上的“常客”,很出名的韓式海帶湯和紫菜包飯,這些低熱量好消化的食彩是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所以韓國胖子並不太多也是因為他們的飲食習慣。


好奇心食堂

在中秋節想想有個假期又臨近生日,就和朋友說走就走,決定去韓國走走,去之前看了好多攻略看的都煩了,美食看來看去就那麼幾個,不看了不看了,到了韓國看的攻略會一切的不管用的!到了現場發揮,說走就走!\n\n\n\n第一天下午2點左右到的酒店,我們住在明洞附近,so一放好行李,直奔明洞吃飯,第一頓想吃烤肉,看到街上有小販,先買點串串墊墊肚子!這幾天天天看首爾塔,首爾塔我們都沒去!\n\n\n\n先買了個炸蝦🍤,好乾,還行能吃,也沒那麼好吃,剛開始餓,找食物,沒拍照片,好像人民幣30多一份。後來看到個鐵板牛肉,買了份吃\n\n\n\n明洞街上類似南京路拉,看多了就不稀奇的!\n\n\n炸雞塊,醬有點甜甜酸酸的,雞塊好柴,乾乾的,感覺加工過幾次的感覺,還算好吃吧~,站在攤販邊上吃完,35塊吧好像!\n\n\n\n評價下牛肉🐂,這個肉肉燒的還可以,論這幾天吃完後才覺得這牛肉還是好吃的!人民幣大搞45左右,韓幣我記不住的,換算的人民幣到能記住!然後就是在攤販邊上吃好,因為沒有垃圾桶🚮,沒地方扔垃圾啦。我倆很自覺的吃好再走,韓國國內是木有垃圾桶的,當地人是用手帕的!嗯嗯嗯~手帕!這東西,我們還有人用麼~!\n一天都沒怎麼喝水,好乾,好想買杯飲料,看到有賣鮮榨果汁的,買了杯橙汁,好像20左右。喔~尼瑪!真TM酸~心想可能是我們買的不好。因為我們是自由行,後來同事跟團去的才知道,韓國很多都是自營不進口,本土的水果都又小又酸的營養不良的…酸是很正常的!怪不得我們後面幾天都不買水果吃…\n\n我們是隨遇而安行找吃的,不想按攻略的走,攻略往往是中國人找的槍手,結果我們還是走進了一家攻略店!姜虎🐯白丁一剛~進去沒人招呼我們,服務員貌似蠻忙的,看了看菜單,好難點~粗了肉肉以外其他能點的好少好少…攻略裡說的那個飯盒子我都不想點,出來吃什麼飯啊!無奈點了三種肉~就圖片那個鐵盤裡的肉~裝的器皿是簡陋~\n說實話,本來滿心期待,但光吃肉肉,我倆吃的蠻累的,咽不下去,不知道你們光吃肉會這樣伐!味道麼,怎麼說呢,只能說肉還可以,醬料不好吃,味道不豐富,香料太少,導致醬料口味單一!簡單點的說 好好的肉肉可惜在蘸醬上,好比大閘蟹要配大閘蟹的蘸醬才能把食材的鮮美帶出來!\n\n\n\n我倆勉勉強強把肉肉吃完了,我們出去吃飯都有習慣不浪費食物的,點多少都會吃完的,粗肥真的不行了~感覺這頓肉吃完今天對食物都沒依戀了,完事~吃不下了!好像兩個人吃了120左右吧,這頓我忘記了!\n晚上又去東大門逛了!逛的差不多酒店樓下便利店🏪買了點飲料休息去了,便利店的飲料說實話,我在國內也都喝的差不多了,多數是果汁飲料,飲料還蠻甜的!香蕉牛奶什麼的就買了一次,都來韓國了,還喝這個也沒意思,6塊一瓶啦!國內15!\n\n\n\n\n\n東大門吃了個部隊鍋!嗯!~怎麼說呢!午餐肉好吃的,沒有面粉實打實的肉,我們還買了點午餐肉罐頭回去,部隊鍋的話和國內味道差不多吧,論要比,國內略勝一籌,裡面食材種類很多,味道也豐富點,當然部隊鍋是越吃越鹹的!好像也200左右~邊邊上有個像檸檬切片一樣的蘿蔔片,意外的好吃,因為是帶點甜味的!後來也買了點回去!至於那些器皿看起來很那啥…這和歷史有關,自己去研究!\n\n第二天是韓國的大節啊!千萬不要中秋節來韓國,切記切記切記~重要的事說三遍!\n好吧,我慢慢道來為什麼,先吃早飯!我老妹推薦喝本家的粥,結果一去,店鋪放假休息,呵呵噠!一臉懵逼!然後隨意找了家喝粥的,在四樓,外面人好少,裡面倒是人滿為患,只剩一張靠窗的桌了!各自點了份粥,我們是想點一份粥點個泡菜餅,這個還木有,好吧!餃子我朋友不吃的,韭菜的!so一人一份粥!\n\n\n\n我點的海鮮,我朋友點了鮑魚,粥很稠料很足,還是蠻好吃的,就是量有點多,邊上那個白白的蘿蔔湯我不知道是用來喝的還是用來洗勺子的簡直了!還不如刷鍋水!90一份粥~\n\n吃完我們就打算去弘大逛街啦,結果一臉懵逼~^_^!!!和攻略說的不一樣!\n\n\n\n\n\n買了杯飲料…哎嘛~酸出翔了!葡萄飲料!\n\n街上連個人都木有~後來去了一家賣首飾的小店,服務員是中國人,她說中秋節,節假日基本都休息,可能要持續3天,她讓我們明天來會好點,反正今天來是什麼都逛不了,玩不了的!好吧~那就去找吃的吧,我們出門比較晚,PS晚點出門,人家下午3點後才熱鬧呢,國內老阿姨一大早就出門也是無語,早上的粥也將近11點喝的,到弘大逛了逛開了門的屈指可數的幾家店鋪,就想找豬蹄吃!結果我們走了好久,不是關門就是關門!午飯都沒找到著落,硬是回到明洞找吃的,不帶誇張的,都已經四五點了,感覺已經吃不下了!\n\n\n


麗的影視

真實的情況就是,韓國的美食比我們國內的少太多了,做法單一材料單一價格昂貴,無數個夜裡想念麻辣香鍋烤冷麵煎餅果子臭豆腐到睡不著。

以下放圖,座標釜山,剛好一月份的時候考駕照每天中午都在外面大吃大喝

傳說中的土豆湯,這是在釜慶大學附近一家人氣很高的湯飯店裡點的小份的兩人份,價格是兩萬韓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20元,裡面是四塊肉還比較多的排骨,兩個完整的土豆,一點酸菜,一點粉絲,量很足,我和室友吃到撐死都沒有吃完,但做法吃得出來的簡單,只要會下麵條就能做得出來,肉還有一點點怪味道,不新鮮。

我面前的是泡菜湯(김치찌개)湯裡面有幾塊薄薄的豬肉,洋蔥條,豆芽,大蒜,幾條桔梗,真的只是放在一起煮成了湯而已,湯酸辣酸辣的。中間是免費提供的八個小菜,小碗裡裝的是澆了汁的豆乾,豆芽,泡菜,海帶絲,大醬,小魚乾,這一餐我和室友分開點的,我的泡菜湯6500韓元,約合40元人民幣,只能說湯料很棒,酸酸辣辣很好下飯。

這張是一次比較豐盛的學校食堂的晚飯,學校食堂的餐券3600韓元一張,大約20元人民幣,三餐都是這個價格,食堂可以說是韓國吃飯最便宜的地方了,雖然不管是韓國人還是我們這些外國留學生都覺得味道實在不敢恭維,豐盛的時候也會覺得妥妥的對得起這20元錢,而往往這麼豐盛的一餐可遇不可求,並且出現了也是在晚上的菜單裡,簡直對我這個靠少吃晚飯維持身材的人太殘忍。食堂採取類似於自助餐的自取制度,主食(每餐一定會有飯,一般是白米飯,偶爾會是紫菜泡菜炒飯,這個炒飯超好吃!),配菜(常是清水稍稍煮過的豆芽茄子,或者洋蔥拌青菜,玉米粒沙拉,簡單煮過的魚餅片或西藍花之類的涼拌或清水簡易煮過的菜),泡菜(辣白菜或蘿蔔泡菜),以上這些自己按需盛,還會有一個“葷菜”,這個葷菜並不都是肉,很多時候只是炸過的丸子,炸的餃子春捲熱狗之類的,甚至有的時候只有蒸過的 南瓜,煎的玉米餅或蔥餅作為“葷菜”,會有大媽在這個地方負責定量提供“葷菜”,自己沒法多盛,但和大媽撒個嬌說一句“因為太餓了,請給我多盛一點”大媽也一般不會拒絕,此外每個人還可以領一份湯,湯裡通常就如圖中所示,只有幾條豆芽。在我的學校,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還會提供一份額外的加菜,量可以自取,大部分時候是紫菜,蔬菜沙拉,清煮白菜。

相對豐盛的一餐,仍然是晚餐,配菜有蔥餅(大媽只讓夾兩個),大葷是澆了汁的炸丸子。

基本沒兩個禮拜就會吃上一次拌飯,這一天餐盤會=都會帶上一個用來拌飯的大盆,這一天的配菜也都是豆芽,土豆絲等為拌飯準備的,還要自己澆上辣辣的拌飯調料,多加的配菜也常是紫菜~我喜歡把紫菜泡湯裡。

配菜:清煮後放酸酸調料的豆腐,桔梗

葷菜:澆汁炸肉片

附加配菜:南瓜泥

大葷是三塊炸魚塊,配菜是藕片和蔬菜沙拉~也是佩服竟然把藕片做的那麼難吃,韓國人真是不懂得利用"炒"這種烹飪方式,說是炒菜太油膩了,於是就都煮煮拌拌,或乾脆直接炸了。

而且他們真的很喜歡炸醬,就是澆在炸醬麵上的那種,飯上也澆著這麼吃,但是醬油味太太太重了

一家有名的連鎖店的宇宙年糕,做法還是很簡單,年糕,拉麵,起司,魚餅,煮雞蛋倒在一起,加上辣醬和水一起煮就是了,而春川雞排,用辣醬醃過的去骨雞腿肉,捲心菜土豆洋蔥條年糕起司,放在鐵鍋上倒上辣醬一起翻炒就是了,所以韓國料理的顏色和口味都是很接近的,因為都是辣醬決定的。而我們中國,不同菜系不同烹飪方式各有風味,別說名字響噹噹的宮保雞丁這種菜了,到現在炸醬麵糖醋肉還是韓國人點外賣的心頭好,而我的韓國朋友告訴我,回國後特別懷念中國的魚香肉絲拔絲地瓜冷麵臭豆腐口水雞麻辣香鍋火鍋。。。。。。

大長今這種宣傳片,看看就好,在美食方面,中國人面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信的資本。


BUFS寢室休息室居民

韓國的飲食“文化”真的只是存在於“大長今”一類的電視劇裡。而好多中國人恰恰只是通過這根“管子”看到的韓國。我有好多親戚、朋友在韓國工作,有的已經有十來年的經歷了。他們每次回國,我們都要小聚幾次,各道契闊、對韓國人的真實生活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一、一中年女親戚,無技術、學歷,在韓國飯店打工。據她介紹:她貢職的飯店,主要供應是湯飯,就是每天煮上幾大保溫桶牛肉湯,客人點了“牛肉海帶湯”,就舀一瓢湯,加點海帶,用小鍋煮開,牛肉海帶湯來啦。客人點土豆湯,就加點土豆、點泡菜湯就加泡菜…。菜譜就在牆上掛著。就是十幾種湯,還有就是一些“斬吉”(鹹菜)了,主食自然就是大米飯。據說生意相當紅火,各個階層顧客都有,一到飯口很忙的。親戚在那兒幹了五、六年。因為會做“熗拌菜”,頗受老闆青睞。二、一朋友,中年男性。國內下崗幾年,“全職”家務期間,常做個西紅柿炒蛋、尖椒幹豆付之類的家常菜,很受老婆、女兒讚賞。15年去韓國務工,先是在建築工地幹雜話,沒三個月竟然被一飯店聘為“廚師”,很受器重,工薪優渥!前幾天回國探親,見面時滿面春風,一身的自豪感!三、幾年前有一回,我們十多個親屬請一韓國來的親戚吃飯,就是吃火鍋(每人一個小鍋那種)。親戚是一個老婦人,在首爾的一個教堂裡工作,丈夫是教堂裡的牧師。家裡有房有車,兒女也都獨立。在韓國屬於“小康”以上的階層。老人很正直、誠實。就餐時極口誇讚菜餚的美味,並再三詢問是不是花了很多錢?我們告訴她:在中國,這樣的就餐很普通,我們隨時都可以來一次。她非常感慨地說:還是你們的生話好啊!這種擋次的聚餐,在韓國不是一般的家庭能承受的!通過這幾件小事,我們是不是對韓國的飲食“文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呢?如果你想了解真正的韓國,就找幾個曾經在韓國務工的人,詳細問問。看韓國電視劇,只會讓你受到誤導。


橡木桶61955766

剛剛發的這篇東西,希望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哦!

想知道韓國更多的吃喝玩樂,可以加關注“鼻涕蟲黃琳”



剛到韓國的時候,其實我並不是特別開心。因為我是一個完全吃不了辣的人,一吃辣,鼻涕眼淚就刷刷刷地往下掉,難受到根本沒有辦法往下吃。而且,我又不喜歡吃醃菜。在韓國的第一餐,是飯堂的拌飯,旁邊是一碟我完全不吃的泡菜的時候,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最開始是辣到一直掉眼淚,後來掉著掉著,其實就真哭了——一想到自己過後的一整年要完整呆在這個國度,吃辣醬拌飯。

最開始那段時間,因為排斥韓國食物,天天都吃炸豬排飯。

後來,慢慢地待久了,我覺得韓國這個國度,有很多食物其實挺好吃的。久而久之,我也愛上了在辣的泡麵裡面加芝士,帶著甜辣醬的炸雞、炒年糕。這一期,就先在這裡給大家介紹韓國的一些小吃和食物。

NO1.炸雞

我覺得這個真的是韓國的頭號零食,走在路上,隔著兩三個店就一家。各家的做法不一樣,有的是無骨的小雞塊,上面澆著糖漿(分辣和不辣)和花生米碎。這是我最喜歡的。有的是炸雞腿,甚至炸全雞,有那種街邊帶走的,也有專門的炸雞店。一般韓國人會順便要一個啤酒。我最喜歡的是糖漿無骨小塊炸雞,配可樂。

NO2關東煮

關東煮也是遍佈大街小巷的一種食物,和中國的7-11小店那些的關東煮味道有點不一樣。一些比較良心的關東煮小攤的湯,是用幹海鮮熬的,很鮮甜。要一份的時候,老闆會幫忙把那些串串剪碎放到盒子裡面,再給很多湯。甚至只買一串的時候,老闆也會拿一次性杯裝湯給你,一直和你說:“喝吧,喝吧。”

NO3炒年糕

一般能看到關東煮的店,都能看到炒年糕。如果沒有,那一定就是關東煮隔壁那家店。感覺就像看到肯德基,就會見到麥當勞,或者看到漢堡,一般就會有薯條一樣,這兩個小吃很神奇地,經常放在一起。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一定非常討厭這樣的組合,因為兩個都挺好吃的,真的很難選嘛!

NO4部隊火鍋

這款韓餐,雖然也是遍佈大街小巷,有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吃到好吃的店,所以印象不算太好。特別是我很不喜歡有泡菜的東西,如果是泡菜部隊鍋,我會自己默默吃大米。但是身邊的朋友,到時特別喜歡部隊火鍋。如果大家有吃到好吃的店,記得告訴我哦!

NO5拌飯

這個曾經把我吃哭的食物,現在,卻讓我欲罷不能休。韓國的拌飯,其實有很多種,海鮮的、豬肉的、牛肉的甚至是生肉的,其實都很棒。傳言拌飯是源自於韓國全州小城的一家店,後來我還特地到那家店去吃了一下,果然是棒棒的。

NO6比薩

我覺得很奇怪的就是,這種餅,不是意大利食物嗎?為什麼在韓國的普及度,感覺比意大利還高。而且做法也有所不同。不過韓國的比薩,也是棒棒的,特別適合晚上沒有吃飯的時候出去買,因為關門晚。

NO7參雞湯

我覺得如果去韓國只能吃一種食物的話,我會推薦參雞湯,特別是明洞有一家下了小米的參雞湯。一整隻雞,和高麗參放在石鍋裡面,熬製到雞的肉和骨頭都軟爛。高麗參和雞的味道,恰到好處地融到一起,又補身又健康。

NO8嫩豆腐湯

大醬湯、泡菜湯和嫩豆腐湯,都是非常常見的韓國湯品,一般放在小石鍋當中,一個湯加上一個飯,就是一餐了(聽起來有點寒磣,不過真的是這樣)。在這些湯裡面,我覺得嫩豆腐湯是最棒的。柔軟絲滑的豆腐,入口即化,加上一顆並不熟的燉蛋和湯汁,拌飯吃真的是再爽口不過了。

NO9海鮮湯

除了嫩豆腐湯以外,韓國的海鮮湯也是挺不錯的。雖然不及一些東南亞那種海鮮熬咖喱椰汁那麼足料,但是也算是挺不錯的。如果沒有嫩豆腐湯的情況下,我就會選這個湯啦。有時候這個湯是單賣的。也有時候這個湯是免費配送的。(看運氣)

NO10紫菜包飯

在韓國,紫菜包飯,是很簡易的小吃。可以當點心,也可以直接買來當午飯。價格都比較經濟實惠。有一些點的紫菜包飯的花樣很多,比如炸豬排紫菜包飯、海鮮紫菜包飯等等。如果有什麼不喜歡吃的,讓店家不要放就可以了。(比如不太喜歡吃醃菜的我,就會和店主商量不要酸蘿蔔)

NO11冰沙

最開始韓國朋友叫我去吃冰沙,我是拒絕的。而當她把我拉過去,整個綿綿的小冰沙上面,灑滿了牛奶,又鋪滿了草莓的時候,我的少女心也爆棚了。這種特別適合約會和戀愛,因為兩個人吃一份剛剛好。

NO12-13魚餅和糖

推薦這兩種食物,絕對不是因為這兩種食物好吃,事實上,這兩種的味道都很普通。推薦,是因為韓國的孩子,對這兩種食物都有一種童年的情懷,特別是那種糖。賣糖師傅熬了糖漿以後,倒在板上,用模子打下簡單的圖案。如果買糖的小孩能夠把糖的圖案完整掰下來,賣糖人就會送另一個棒棒糖給那個小孩。聽說很多韓國人的記憶裡面,都有這些。

其實韓國的食物有很多,但是最基本的那些,很多已經收在這裡了,比如烤肉和肥腸。大晚上在敲這篇文章,還翻出以前的圖片,實在也是讓我嘴饞得不行。等週末,我就找家韓餐解解饞吧。

想去韓國的吃貨們,妥妥把這期的內容先收藏了吧,加上最開始的炸豬扒飯,今天一口氣給大家推薦了14款韓國旅行必吃小吃啦。姐兒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安利韓國的其他吃喝玩樂!明兒個見!


小柚

個人覺得韓國的飲食和電視上沒啥區別。地道的韓國菜,雖然量不大,但是確實精緻,也講究營養搭配。雖然作為中國人你未必能吃飽,但是吃了這頓確實是還想著下頓。

這首先得益於韓國菜新鮮的食材。韓國餐廳做的飯菜你是可以放心大膽吃的,不必擔心什麼地溝油。當然,韓國菜講究低鹽少油,本來油量就不是太大。而且,在韓國,即使是小飯館,他們的食材也是絕對的新鮮。韓國城市化水平達到了90%以上,農民很少,種地的也就更少了。因此,蔬菜、水果、肉製品在韓國相當的貴。

在韓國,花一萬韓幣(大概是人民幣60塊錢)連半個西瓜都買不來。而吃頓肉也就更加奢侈了。但是貴歸貴,量少規量少,但是每一道菜都絕對保證了食材的質量。在韓國吃頓烤五花肉,吃頓烤牛肉,那味道絕對和國內不是一個水準。說實在的,在國內很難吃到味道鮮美的豬肉,而在韓國吃烤肉卻是另一番天地。無論是食材,還是烤肉的手藝堪稱鼻祖。韓國烤五花肉肥而不膩,香氣撲鼻;烤牛肉肉質鮮嫩,回味無窮。

不過,並不建議你在中國的韓國餐廳裡體驗韓國烤肉,根本就吃不到正宗的。比如在韓國的中國餐館,哪哪都是糖醋里脊,都成招牌菜了,但實際上糖醋里脊在中國吃的人並不多。同樣,在中國的韓國餐廳,那些韓國菜從食材到調料,從做菜炊具到到廚師做菜手法,那都是中國化了的,能保證一半的韓國痕跡就不錯了,所以還是建議到當地去體驗韓國料理。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韓國的小菜。吃韓國菜,你僅需點一份主餐即可。小菜都是贈送的,並且是無限量的。小菜一般包括泡菜、醃豆芽菜、醃蘿蔔、海帶絲等等。一般的餐廳,至少會贈送三種小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