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在白云首创的公咨委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广州城市治理……

从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到美丽金沙洲建设,在市、区两级政府的主导下,公众咨询委员会这一政民互动创新机制,在白云区展开了具体的运作实践,在城市治理中产生了示范效应,也成为白云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白云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幸福同德围、美丽金沙洲也因此关注度空前,成为了政民互动的一方热土。近年来,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在我区,乃至广州都得以大范围地推广,“公咨委”甚至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城市公共治理的热门词汇,市民也都耳熟能详。

模式首创

同德围成立公咨委

成政民互动热土

时间回溯到2012年的广州市两会,时任市政协委员韩志鹏看到同德围地区30万街坊的基础设施极度缺乏,将自己的政协提案写成万言书在会上交给市领导。此后经调研,市政府决定对同德围开展综合整治,并明确要求,整治实施前,各部门要先向同德围街坊征询意见。在这一背景下,同德围公咨委成立了。

这是广州市首个成立的公众咨询委员会。看到同德围公咨委不仅帮街坊解决了问题,也帮政府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中协调矛盾,金沙洲也很快成立了咨监委。同德围公咨委、金沙洲咨监委分别围绕同德围综合整治、完善金沙洲地区公共配套设施这一核心工作,认真开展民意征集,及时将各方意见建议向政府相关部门传递,并跟进各个工程或项目设施建设,对各个项目建设实行全程监督。幸福同德围、美丽金沙洲也因此关注度空前,成为了政民互动的一方热土。

而广州市则成立有重大城建项目公咨委、城市废弃物处理公咨委等。如此一来,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在白云区,乃至广州都得以大范围地推广,积极保障公众在社会治理进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

开展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既是部门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同德围地区广大居民的“梦想”。如何把人民的“梦想”,变成实实在在、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具体实施方案呢?公咨委一头连着普通民众,一头连着政府部门,其积极履职,正发挥着这样的桥梁作用。

看起来,公众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有些偶然因素,实则是一系列政府、民间合力推动城市治理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白云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创新不断,构建起了党政主导、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白云模式。可以说,公众咨询委员会模式,便是其中一次成功、有效的探索,最大范围内推动公众参与到同德围地区的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过程。

民意为本

一头连着民众

一头连着政府

在具体运作中,同德围公咨委积极履行“收集意见、过程监督、协调矛盾、工作评价”的职责和义务,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搭起了一座沟通之桥。同德围公咨委秘书长李伟庭分析说,在公咨委模式里,始终把尊重民意作为根本。

同德围综合整治过程,实际就是市委、市政府主导,群众主打的过程。整治开展以来,委员们通过开会研讨、基层调研、撰写建议书等履职手段,提出了南北高架桥项目等不少提案,然后由同德围公咨委提交给市政府的。在这期间,政府也始终把主动权让给群众,把征集整治意见放手让公咨委去收集,让群众自己根据公共设施需要酝酿工程项目,在诸多工程立项中完全听取民意。

同德围公咨委还扮演一个为政府分忧的重要角色。在同德围综合整治过程中,围绕南北高架路方案(下称方案)产生了种种波折,在各方意见分歧大,征求意见方案无果的情况下,公咨委在各个意见分歧单位之间进行引导疏导,最后根据公咨委的意见和同德围的交通实情需要,市有关部门最终同意建路方案。

「深读」在白云首创的公咨委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广州城市治理……

同德围南北高架路 。

金沙街咨监委则形成了“五步一个循环”的运作模式:第一步,通过调研、公开电话与官网微博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第二步,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汇总并分类整理,形成阶段性意见建议文书;第三步,将意见建议文书报送市建委研究办理;第四步,全程监督所提交意见建议办理的情况;第五步,及时把各承办单位对咨监委提交的意见建议办理进展情况,分阶段向社会、公众作出回应。

在了解到金沙街辖内部分小区业主反对在浔峰山建设公交汽车加油加气站一事后,咨监委成员先后到有关小区,现场和业主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广泛听取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后,研究拟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为妥善化解这一矛盾发挥了积极协调作用。

创新探索

专注区域性综合事务

激发“草根”参政热情

不同于广州城建领域的公众咨询委员会,白云区主要是区域性的公众咨询委员会,暂时没有专业公咨委。包括同德围、金沙洲在内的公众咨询委员会,都是由区政府牵头,主要由当地村民、小区居民、开发商代表,以及关心当地建设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组建而成。

在同德街党工委书记陈钢看来,这些都是熟悉当地情况,有能力、有意见、想表达而且有渠道的人,公咨委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安排一个有效的议事规则,最后这些意见和政府的一些政策能够更好地磨合和融合起来,这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创新探索。

「深读」在白云首创的公咨委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广州城市治理……

(来自网络)

作为区域类的公众咨询委员会,更侧重解决区域性综合整治事务。如同德围片区属于城市更新改造,着力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同德围公咨委议事规则多采用“讨论制”,委员们主要以开会讨论的形式表达诉求,同时,到基层调研、撰写建议书等也是履职手段。金沙洲咨监委通过召集问题研讨会和约谈责任单位等形式,敦促相关部门、单位落实公咨委意见建议,来对各项目建设与管理进行监督。如约谈市土地开发中心,就金沙洲康园路、路北辅道、彩滨路道路建设情况听取工作汇报等。

作为公咨委主任,项目从规划到建设,韩志鹏参加过无数次协调会,无数次面对方方面面的诉求,见证了方案在征求民意基础上做的无数次修改。他说:“同德围综合整治,彰显了同德围民众的建设性参与,这里的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也特别高涨。如今还有地铁8号线等在建项目,田心村整体改造等,我们都义不容辞,协助政府,开创同德围片区综合整治的新局面。”

成效意义

协调各方利益诉求

架起政民互动“连心桥”

「深读」在白云首创的公咨委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广州城市治理……

广东华侨中学金沙洲校区的开办,标志着金沙洲又多了一所重量级的高中。

「深读」在白云首创的公咨委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广州城市治理……

这些案例都表明,从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到美丽金沙洲建设,公众咨询委员会能经得起客观的推敲,受到民众的拥护,就说明这是解决城市建设中复杂问题的一方“良药”,也成为白云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白云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

韩志鹏认为,公咨委这一平台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市民两个积极性,为政府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重大民生工程落地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据,让市民群众和政府共同研究、共同决策、共同建设同德围,这也是“同德围模式”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公众咨询委员会在综合整治中应运而生,它的社会效果已经远远超过了综合整治。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是首个提出“同德围模式”的学者,他认为,公众咨询委员会制度意味着新时期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从政府一元领导到多元协同的转型,这个具有全国意义。通过公咨委制度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协商民主,解决了许多利益平衡的问题。

更有意义的是,这种模式只要有制度保障,其政民互动的运作方式就有重要的迁移价值。不单单是在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还可以复制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比如田心村成城中村改造公咨委、汇德社区事务咨询委等,就是模式的迁移。

文|全碧芳

图|石建华 谭札烽 杨凯

排版|小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