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於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齊王死贈秦王,兒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1

提到諡號“武穆”,世人多半會聯想到岳飛。除了南宋的“嶽武穆”,北宋開國元勳中還有一位“高武穆”。他全名高懷德,曾與宋太祖趙匡胤結拜,位居“義社十兄弟”前列,後來還娶了趙匡胤的妹妹燕國長公主,享盡人世榮華!

他生於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齊王死贈秦王,兒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可是首開“君子之澤”,光耀高家門楣的並非高懷德,而是他老爸高行周。

高行周生於亂世而壽終正寢,歷經五朝為多位帝王所倚重,直至拜爵封王,堪稱傳奇!

高行周出生於媯州(河北懷來)懷戎軍雕窠裡。

懷戎軍是五代時的邊疆建設兵團,同後世一樣先有駐軍,後形成市鎮。雕窠裡,就是老鷹窩子,聽這地名就知道家庭環境好不到哪去!

高行周家成年男丁包括他祖父、父親高思繼全是建設兵團戰士,都以雄豪勇武馳名邊塞。

那一年,黃巢民變剛剛被撲滅,唐僖宗由臨時避難地成都返回長安。氣還沒喘勻,李克用率沙陀大軍逼近,唐僖宗只好又逃往鳳翔(陝西寶雞)。九月間,李克用的嫡子李存勖呱呱墜地。

李存勖一落草便是“隴西郡王”世子,而同齡人高行周只會追隨祖、父的足跡,成長為一名光(ku)榮(bi)的兵團戰士,少年從軍行,頭白還戍邊。

2

如果不是紛亂的大變局中,高行周遇到了兩位改變人生軌跡的伯樂。

第一位是盧龍節度使劉仁恭。

李克用蕩定幽州後,推薦劉仁恭為節度使。隸屬盧龍戰區的高思繼三兄弟招攬了不少太行山以北的豪傑參軍,他們也當上了低級軍官。

李克用留下的沙陀士兵自恃為幽州軍民的恩主,橫行不法。其他官員閉目塞聽,不聞不問。高氏兄弟遇到後卻施以軍法,殺了好些沙陀人。

李克用護犢子,遣使到幽州問責。劉仁恭忙不迭地解釋,被迫殺掉高氏兄弟向李克用謝罪。

父輩的鮮血換來了階層的提升。劉仁恭錄用高氏子弟為節度親衛,施以殊恩厚祿作補償。高行周十來歲就做了盧龍牙將(節度大營裨將)。

第二位伯樂是後唐明宗李嗣源。

高行週二十多歲時,劉守光發動兵變,囚禁了父親劉仁恭,接管了盧龍戰區。幾年後,自立為“大燕皇帝”。

大燕國只有盧龍、義昌兩鎮十二州,四面強敵環伺。倘若高行週一直追隨劉守光,終究難逃與國偕亡的命運。

眼瞅三十將至,他跟著堂哥高行珪一起跳槽,加入了晉王李存勖的隊伍,被編入李嗣源部。

李嗣源身經百戰,很快便掂出了高行周的分量,立即讓他和義子李從珂分掌近衛親兵。

從此,李嗣源南征北戰,高行周都護衛在側。友軍首長趙德鈞(後受封為北平王)見了,羨慕地對李嗣源說:“這小夥子不賴,謹慎厚道,今後肯定有出息!”

3

梁唐爭霸時,後唐軍在莘縣(山東聊城)和後梁大將劉鄩對壘,每天爭戰不休。一次,唐將元行欽被敵軍圍困,面部被砍傷,流血不止。高行周率先踹陣,救出了元行欽。

楊村寨戰役,李嗣源邀擊敵軍,眾寡不敵,眼看就要被敵人俘虜。高行周帶著少量騎兵突入敵營,又救了李嗣源。

李存勖大為眼饞,想把他羅致帳下。可他剛把李嗣源的愛將元行欽要過來不久,再直接讓李嗣源割愛實在不好意思,就讓下屬去和高行周談,希望他自己提出工作調動。

高行周推辭說:“我深受總管(指李嗣源,時任蕃漢兵馬總管)大恩,怎麼忍心離開!我在總管軍中也是為國家出力,為總管服務不就是替大王服務嗎?”

明確拒絕李存勖的人,當世屈指可數。訝異的是,李存勖竟沒有生氣,反而越發欣賞高行周。

他生於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齊王死贈秦王,兒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突襲鄆州(山東東平)一役,高行周為前部先鋒。夜間行軍遭遇驟雨,將士們拒絕繼續前進。高行周勉勵大家說:“這是上天垂愛,只要如期到達,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因為敵人想不到我們會選擇如此惡劣的天氣進攻,他們絕不會防備。”

此後戰況果然如高行周所料,天還沒完全亮,整個鄆州就被順利攻克。

李嗣源當上後唐第二任皇帝之後,更是屢次獎掖高行周,直至提升其為節度使。

4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在太原造反。後唐末帝李從珂以張敬達為招討使(招撫征剿總指揮)平叛,年過半百的高行周和另一員驍將符彥卿擔任左右排陣使(左右翼前敵總指揮)。

不料,石敬瑭勾引契丹大軍入雁門關,在太原城下大敗後唐軍。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高行周半生戎馬,從未敗得如此之慘。他和後唐軍被圍困在晉安寨中,一連數月,援兵不至。

副招討使楊光遠提議獻寨投降,張敬達堅拒,楊光遠頓起殺心。

高行周聽到些風聲,日常尾隨於張敬達身後,暗中保護他。張敬達卻不明內情,幾次呵責高行周:“你該幹啥幹啥,為毛老跟著我!”

高行周不敢跟得太緊,終於讓楊光遠有了可乘之機。張敬達遇害後,楊光遠開寨投降,高行周等將領被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劃入石敬瑭麾下。

石敬瑭原來也是李嗣源手下大將,深知高行周人才難得,遂加封他為同平章事(榮譽宰相),高行周躍入使相(節度使兼宰相,頂級官僚)之列。

等到少帝石重貴即位,高行周又加侍中(門下省長官,實職宰相)榮銜。

他生於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齊王死贈秦王,兒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開運元年(公元944年),他扈從石重貴到澶州(河南濮陽)親征契丹,苦戰獲勝。回京後,石重貴將他調任為侍衛司都指揮使(近衛軍總司令)。

高行周進入帝國核心後,愈加謹小慎微,下朝歸府即閉門不出。即使親友來訪,飲酒宴客間也決口不提政事。

第二年,已逾花甲的高行周力請卸職,改任歸德節度使,到宋州(河南商丘)履新。

開運三年(公元946年),杜重威率後晉北面行營投降契丹後,他奉少帝詔令,同符彥卿駐守澶州,保衛黃河渡口。降將張彥澤繞過澶州,自白馬渡過河,突襲汴梁,擒獲石重貴,後晉滅亡。

耶律德光入京時,高行周和符彥卿在黃河渡口第二次晉謁。太原一別,暌違十年。耶律德光頗愛二人武將本色,命他們同往汴梁。

由於各地反遼呼聲高漲,耶律德光派高行周出京安撫地方,高行周又安然回到宋州。

三個月後,耶律德光立足不穩,匆匆北返。後唐明宗的幼子李從益被汴梁遼將蕭翰立為監國(準皇帝),李從益徵召高行周拱衛京師,高行周稱病不出。他私下對家人說:“如此亂世,豈可輕易入朝,何況召我的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青年!”

5

劉知遠肇建後漢,命令高行周和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職務對調。杜重威據城反叛,劉知遠順勢敕令高行周討伐。

當年底,叛亂被敉平。劉知遠酬功,將高行周升為臨清王。隱帝劉承祐即位,晉封高行周為鄴王,繼而改為更顯赫的齊王。

郭威代漢立周,六十七歲的高行周王爵不替。因他歷仕數朝,是前輩宿將,郭威從不直呼姓名,提到他只稱“齊王”。

慕容彥超在兗州造反,郭威親征。高行周傾盡家財迎駕,又親冒矢石,甘為諸軍表率,郭威待他更加親厚。

廣順二年(公元952年)秋,高行周病故,享年六十八歲。郭威下詔輟朝(國喪放假)7日,追封他為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該職,以後各代少有生者榮任尚書令,極重要的大臣死後才獲封此職)、秦王,欽定諡號為“武懿”,備極哀榮!

他生於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齊王死贈秦王,兒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北宋宰臣、奉宋太祖之命領銜修撰《五代史》的薛居正嘆道:“晚唐至今,鎮守一方的藩王不為‘清議’所鄙,不被君王猜忌,如高行週一般全始全終的,鮮有其人!後世諸王,理應以他為榜樣!”

參考書目: 脫脫等《遼史.太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