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此篇講述了宋朝初年,江東著名學者騎省徐鉉要朝貢時,宋朝慣例需要派押伴使隨侍左右,朝中大臣都懼怕口才辭令不如徐鉉而不敢去。最後宋太祖趙匡胤選了一個不識字的侍衛陪侍徐鉉左右。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不就徐鉉,這有何難?

問題來了:

一、為什麼無人敢前往隨侍?是真無能還是假作態?

二、為何派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侍衛前去隨侍?豈不有失大國體統?

第一:為何無人敢前往隨侍?

前文講過,徐鉉乃江東著名學者,有何過人之處?

  • “三徐”之首,史稱大徐,南唐後主李煜的得意大臣。在北宋初期,南唐尚未滅亡,校訂《說文解字》之人便是“大徐”徐鉉,這在當時是被認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能力和才華,普通的學者讀書人自然是無法同其交談爭辯的。
  • 徐鉉好爭,徐鉉乃一博學大才子,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起話來不休不止,不要將他人說服就難善罷甘休。所以朝中大臣個個犯難,難選出一人同其隨行。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我徐鉉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學識還淵博,沒人敢惹我

但是真是朝中無一人能隨侍嗎,都是無能之輩還是故作疑態?

  • 趙普當朝,趙普是趙匡胤建立宋朝不可磨滅的元勳之一,其人智慧謀略和才學都是宋朝時期絕冠的存在。
  • 陶谷、竇儀等著名的學者在朝服官,陶谷十幾歲便善論文章講義,先後效力後晉、後周、晚年入宋服職

谷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鹹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見後學有文采者,必極言以譽之;

  • 陶谷此人精通古今哲學古思,通天曉地,知曉天象地動,比徐鉉有過之而無不及。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陶谷贈詞聽唱圖

所以夢龍講他們是故作疑態!

  1. 徐鉉有才有能,如若又因派去隨侍之人亦是如此,二者必定爭論不休,此才是失大國之風範之舉。
  2. 如若毛遂自薦,鋒芒畢露必定惹來殺身之禍,雖然趙匡胤為人任賢使能,但是建國之初五將殞命依然歷歷在目,無人敢自告奮勇行此差事,有喧賓奪主,自作出風頭之嫌。

面對德才兼備之人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心生嫉妒

不相干的叫做敬仰崇拜,相干便是嫉妒不自在。對於才華橫溢、才能強於自己的人,為什麼有時候叫敬仰,有時候是嫉妒。就是利益相關性而已,跟自己利益掛鉤那就是嫉妒作祟,不相干那就無所謂,可以拿來敬仰和崇拜。

  • 大多數有大學問,知曉事物之人都好爭。

徐鉉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夢龍有一友,自小便是知曉天文地理,通曉許多同齡人並不能知道的事物,並且以此為傲。自恃強人一等。性格也就這樣養成了,無法放下自己的執念——關於一件事情正確與否的執念,所以就難免與人爭執了,容不得他人之口引出錯誤的說法必須與之爭執一番,最後的結果都不言而喻,即使道理是對的,但是爭執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錯的。這時候的對錯已經不是時間本身了,而是爭執這件事導致了對錯的發生。

持道理者輸了:輸在固執不靈,逞兇好勝,心理愉悅了,但是關係弱化了。

輸道理者輸了:輸在同正確的事物爭論不休,還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見解,即使認識到了也因為心理的愉悅感和優越感極低造成了不堪的局面

同才能高於自己者,要看清自己的不足,亦不要同其爭論,承認別人的時候也在成全自己。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第二:為何派一個大字不識一個之人去隨侍徐鉉,不是自取其辱嗎?

這便是趙匡胤的智慧了,侍衛一輩子都習無力,難得知識修養,自小便不知大字一二是什麼,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此類人也被乘坐“愚者小人也”

派去隨侍徐鉉,侍衛剛開始接到命令也極其不解,甚至還很懼怕此差事,但是皇命如山,豈有不從之理,只得蒙圈兒的上路。見到徐鉉之後,侍衛同其他人一起和徐鉉進京朝貢,最開始的時候,徐鉉果然不出所料,開始對著沿路的風景和人事侃侃而談,看法更是犀利獨到,言辭流利令侍衛和旁人驚愕不已。

而侍衛呢?

侍衛完全無法回答他,只能一直嗯嗯啊啊的回應一下,而徐鉉完全沒有察覺到二者之間的思想文化修養的差距,依舊喋喋不休,長篇大論的“對牛彈琴”。幾天之後,徐鉉因為一直得不到該有的回應,也就不再高談闊論,自此也就沉默不語了。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靜靜地看著你、聽著你然後讚揚你

有人會說:如此對待他國使節,此人還有淵博之識。難道不會顯得自家無人,有失體統麼?

當然不會!這正是兵法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 徐鉉並不是一個傻子,能夠在南唐得李煜的重視和高用,自有其獨到之處,宋朝派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侍衛隨侍左右原因無非兩點:
  1. 下馬威:你徐鉉縱有通天本領又能如何,我就只給一個庸人侍衛隨侍你。彰顯除了徐鉉此人在宋朝眼中不過是一個平常小人,並不得朝中重視,挫其銳氣,降其身份,表明了宋朝大國之中,賢人能士眾多。
  2. 侍衛不過普通人一個,本就自尊心不強,不像修習文禮之人,心中有傲氣不服輸。面對徐鉉的咄咄逼人和長篇大論,侍衛不會感到有任何壓力,甚至會誇讚徐鉉才學驚人,更不會感到不讓他人,因為境界不一樣,毫無可比性。

派遣一個愚鈍之人去應對有大智之人,這就是同上篇《孔子》不同之處,上篇將同等智慧之人才能溝通交流,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利用弱勢來緩解強勢,不失為一劑良方。田忌賽馬也正是這個道理,錯位應對。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是故百戰百剩,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趙匡胤能夠善於運用此謀略,也是因為趙匡胤本身的稱王之旅亦是如此。

“黃袍加身”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大道彰顯:不費一兵一卒建立宋朝,就趁著午睡解決了這一切。

不戰而屈人之兵:此處是為馭人之道,便是以愚應智、避其鋒芒、挫其傲氣。

不聞不問就是最好的辦法。

五更:《智囊》上智篇 宋太祖——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藝術

給我一件衣,我來做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