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曹丕同字,因送雞毛信被後唐莊宗賞識,術士斷言他有帝王之兆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梁唐爭霸正酣。後唐蕃漢馬步軍總管(胡漢各族步騎兵總司令)、橫海軍節度使李嗣源率五千精騎襲取了後梁治下的鄆州(山東東平)。

後梁“軍神”王彥章(著名的王鐵槍)率十萬大軍發動反擊,三天之內便奪取了後唐德勝渡南北二城。其後,順黃河東下,再攻楊劉渡。李嗣源軍被困在鄆州境內,動彈不得。

他和曹丕同字,因送雞毛信被後唐莊宗賞識,術士斷言他有帝王之兆

六月,後唐開國皇帝莊宗李存勖親自領兵前往澶州(河南濮陽)救援。大軍紮營未畢,親衛進入御帳稟報:李嗣源遣使送來蠟丸書一封。送信人自稱一人四馬,一日一夜疾馳三百餘里趕到。

莊宗看罷蠟丸書,傳送信人覲見。來人是一名高大漢子,自稱臨漳(河北臨漳)人氏,名叫範延光,字子桓(也作子環)。

莊宗不覺展顏而笑,丘八有表字的本就極少,此人的字居然還和魏文帝曹丕一樣,便饒有興味地和他攀談起來。

範延光說,他自幼從軍。李嗣源做相州刺史時,被召入麾下,現為牙校(節度使直屬部隊稱為牙兵,牙校即牙兵小軍官)。

李嗣源想挑選一個機警明變之人突圍求援,遍覽手下將領,都不放心。範延光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個任務。

他把一路所見情形詳細彙報給李存勖,還建議,我軍楊劉渡陣地十分穩固,敵軍絕對無法奪取。不如在馬家口築城,貫通河南、山東兩大戰場,使敵軍首尾難顧。

莊宗大喜,採納了他的意見,命樞密使(副宰相兼國防部長)郭崇韜出馬修築新城,果然在此役中擊敗王彥章。

範延光回到鄆州後沒多久,李嗣源再次派他去給莊宗送“雞毛信”。但他在偷渡黃河時,被巡邏的後梁軍抓獲,送回京師汴梁,下獄拷問。

後梁方面嚴刑逼供,並屢次恐嚇要殺掉他。範延光始終不曾洩露身份,更沒有吐露半點後唐軍情。

因前方戰事吃緊,提審範延光的人漸漸撒手,他被遺忘在獄中。獄卒欽佩他是條漢子,反悉心照顧他,替他治傷。

捱到年底,莊宗率數萬虎賁進軍汴梁,後梁大勢已去。獄卒打開範延光的鐐銬,釋放了他。

莊宗在道邊歡迎的人群中發現了和曹丕同“字”的牙校,他本以為謀勇兼備的範延光已死,不料此際重逢,範延光還親眼目睹自己剪滅世仇、覆亡敵國的盛況,不勝之喜,當即賜範延光為銀青光祿大夫(品級僅比宰相低半級)。

他和曹丕同字,因送雞毛信被後唐莊宗賞識,術士斷言他有帝王之兆

範延光由區區牙校一躍而為貴官,莊宗一朝,榮寵不衰。

四年之後,老上級李嗣源登極,是為後唐明宗,授予他宣徽使(大內總管)要職。

從此,範延光成了後唐的“救火隊長”,相繼平定了青州王公儼、汴梁朱守殷、鄴都張令昭叛亂。

尤其是宣武節度使朱守殷叛亂時,範延光力排眾議,對明宗說:“若不火速進攻,叛軍的防禦就穩固了。請您撥給臣精騎五百,臣明天就能擊潰叛軍!”

明宗首肯。範延光酉時出發,狂奔兩百多里,夜半時分趕到汴梁,立刻對毫無防備的叛軍發起攻擊。第二天早上,石敬瑭率後續部隊也趕到城下。

守城叛軍明白勢不可敵,只好開城投降。

範延光又是第一個衝入城中,與仍在負隅頑抗的叛軍餘部展開巷戰,一直打到了宮城外的厚載門,叛軍或死或降,汴梁全城光復。

此役之後,範延光升為樞密使。

明宗末年,皇子李從榮擔任河南尹(首都洛陽行政長官)兼天下兵馬大元帥,朝中暗流湧動。

範延光生怕陷入儲位之爭,禍及己身,屢次奏請卸職外調,甚至哭著求告。過了很久,明宗終於同意。範延光出京到鎮州(河北正定)擔任成德節度使,如願逃過此劫。

他和曹丕同字,因送雞毛信被後唐莊宗賞識,術士斷言他有帝王之兆

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念及當年和範延光同在明宗帳下出生入死,就為皇子雍王李重美娶了範延光的女兒做王妃,下詔命他復任樞密使。不久,又封他為宣武節度使。

當時,天雄戰區將領張令昭驅逐了節度使劉延皓,佔據鄴都(河北大名)反叛。毗鄰天雄的範延光平定了叛亂,末帝順勢任命他為鄴都留守(陪都行政長官兼衛戍司令)兼中書令(中書省長官,宰相)。

範延光貧賤時結識過一位術士張生。張生自誇通達星象斗數,預言範延光將來必為將相。如今,範延光真的成為宰相、節度使,愈發篤信張生之言。

有一天,範延光對張生說:“昨晚,我夢見一條大蛇,從我的肚臍鑽進了肚子,鑽進去一半才被我扯出來。主何吉凶?”

張生說:“您夢見的蛇其實是龍,游龍入腹是帝王之兆!”

範延光心中竊喜,囑咐張生不要外洩,自此暗生僭越之心。(待續)

參考書目: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晉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