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整理丨宋瀟暘

來源丨公共食談(ID:ggst01)

全文共2547字丨閱讀需5分鐘

目前,僅6款特醫食品獲批,註冊制推進緩慢。如今,張茅給出了明確的時間線,特醫食品發展在政策落實方面阻力大減。但是,由於起步較晚,臨床及消費者對該品類認知度不夠,且在流通應用方面仍未有一定之規,我國特醫食品的未來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時間線進一步明晰

不可否認,2016年7月1日特醫食品註冊制正式實施以來,僅6款產品通過註冊的緩慢進程的確超出最初預期。加之趕上機構改革的關鍵時期,對於註冊制是否會繼續推進,推進後能否落實的猜測從未停歇。

食談君也曾就此問題多次採訪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劉學聰等專家,專家均表示,市場監管總局成立後,包括特醫食品註冊制在內的既定政策仍將延續,但或將因職能機構的變化產生一定的延遲。不過,總體而言,改革有利於食品,尤其是特殊食品行業進一步發展。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事實上,目前的走向證實了幾位專家的設想,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佈公告,要求機構改革期間,食品、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特醫食品的審評審批、監督檢查、檢驗檢測等事項仍按原有規定辦理。

而註冊制推進過程中的問題,監管部門也一直在著力解決。

張茅在25日接受專訪時提及,“力爭12月31日前,實現1歲以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產品類別全覆蓋”,正是再次明確特醫食品政策落實的時間線,為業界打下一劑“強心針”。

就在4月18-19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以下簡稱食品評估中心)還組織召開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協調會,就《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以及配套的《糖尿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炎性腸病全營養配方食品》等標準展開探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標準制定工作。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協調會會議現場

目前看來,監管部門仍在進一步細化監管規範,註冊制時間線仍將進一步明晰。劉學聰表示,企業需要密切關注目前特醫食品的各項政策制度,做好產品研發與申報註冊工作。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法規部部長王崗也提示企業,要在準備註冊材料的時候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且需格外注意產品標籤標識。

別讓患者“捱餓”

對企業來說,即使獲得了配方註冊,也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尤其是如何培養臨床醫生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怎樣建立合規、有效的流通機制,是特醫行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消費者,對於特醫食品的認知都有待進一步發掘。

儘管眾多業內人士認為,臨床醫生對於特醫食品認知和理解的提升將會對特醫食品行業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是,培養臨床認知也面臨很多難題:認知教育是針對患者還是針對醫生?是針對營養科醫生還是具體某病種醫生?均無定論。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此外,儘快理清特醫食品的流通渠道,形成規範的流通體系對於特醫食品行業更為迫切。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乳企、藥企扎堆佈局

雖然面臨諸多難題,但近年我國特醫食品的需求量和產量的增長勢頭不可忽視。

有數據統計,從2011年到2017年,我國特醫食品需求量從0.65萬噸上升到3.66萬噸,增幅超過4.63倍;特醫食品產量也從0.2萬噸上升到2.47萬噸,增幅近11.4倍。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目前,雀巢、美贊臣、石藥集團、恆金藥業等大型乳企、藥企已開始佈局市場。

就在今日,雀巢位於泰州的新工廠竣工。根據規劃,這家工廠將為雀巢健康科學公司生產液體類特醫食品產品,項目一期投資超過10億元。雀巢方面表示,泰州工廠是它在國內現代化等級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工廠之一。

其他跨國乳企也與雀巢“不謀而合”,力圖搶佔國內特醫市場。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4月22日,美贊臣宣佈從美國引進擁有75年曆史的“殿堂級”特配產品安敏健LGG,在特醫食品領域再進一步。美贊臣向食談君透露,該產品正在積極籌備申請配方註冊(點擊前往閱讀☞ 美贊臣再出手,特醫佈局已至關鍵時期!)。不久前,達能集團旗下特殊食品專業企業紐迪希亞與中國婦基會聯手,從公益的角度再推其苯丙酮尿症配方產品Periflex。

另外,健合集團、聖元國際和貝因美,也已提交了自家特配粉配方申請註冊,其中貝因美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無乳糖配方更是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款獲批的特醫產品。對於各大乳企而言,本身已有的特醫嬰配食品已在第一時間搶佔市場份額,而張茅今日提出的“12月31日前,實現1歲以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產品類別全覆蓋”,更是為乳企打了一針“強心劑”。

除已具基礎的乳企之外,具有強大研發實力、且擁有GMP的藥企也已開始特醫領域佈局。

2017年底,石藥集團新諾威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擬在創業板上市。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將投入4.6億元擬用於保健食品和特醫食品生產項目建設。2017年11月,吉林恆金藥業集團投資1.5億元在湖北建立中醫藥及特醫食品加工生產項目。表示將藉助吉林恆金藥業的現有產業基礎,以大健康、大醫療產業為突破口,力爭在三年內進入國內資本市場。

張茅局長髮話,這項工作不能再拖了!

無論是乳企還是藥企,都希望藉助特醫的百億市場潛力,讓品牌實力更進一步。剛剛起步的特醫市場,已經顯現出了“擁擠”的未來趨勢,一旦前文提到的幾個問題得到解決,或將面臨“井噴”的局面。下手,要趁早。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