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記憶:站在花都廣場上,行走在迎賓大道上——想當年!話當年!

小時候,總覺得時間很慢,時光很漫長,總希望快點長大!

小時候,心願很簡單啊,會認為,長大後,一切就都變得更好了!

那個時候,正處於新華農耕時代的尾巴。農耕時代,在新華,猶如夕陽西下前的迴光返照般——燦爛!

今天的新華,更多是熙熙攘攘,更多是熱鬧非凡,早已經失去了農耕時代的寧靜,沒有了那種到處是稻花飄香的田園了。

人對於農耕時代的懷念,基本上都是失去了,時過境遷的懷念,而身處當中,不會特別珍惜,不會覺得當時所擁有的一切,是美好。

因為那時候,躬耕於農田之上,青少年的我,除了犁田這農活,所有的農活都做過。

所以,當時多麼盼望能跳出龍門,不再用如祖父輩那樣,靠刨土地謀生!

今天,站在花都廣場上,一切都是新的了!變化是翻天翻地的!變化是十分驚人的!

花都廣場成為人們悠閒娛樂的所在!

人們在這裡載歌載舞!人們在這裡歡笑!人們在這裡搞節慶活動!

站在花都廣場上,你還由衷感動時代的鉅變。在你我的腳底下,這廣闊的空間下,可是有一條巨龍在下面啊!花都廣場站,可是花都地鐵一個重要站點!

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
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

眾所周知,普天同慶,全民歡呼雀躍,花都進入地鐵時代。歷時八年之久,從2009年開始施工的地鐵九號線一期,終於2017年12月28日,開通運行!

這交通臺階式的巨大飛躍,這是曾經歷過新華農耕時代的你我,能想到嗎?這可是不長的時間啊!

當少年的我,站在這裡,我從來沒有想過日後這裡會變化巨大。那時候,無論向前望,還是向後望;無論向左望,還是向右望,都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我只是知道,左邊的盡頭處,是石崗村、三東村;右邊的盡頭處,是田美村;前方的盡頭處,是蓮塘村;後方的盡頭處,是公益村!

我外婆在三東村,在今天的三東大道(三東村到公益村之間),當時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流,河流兩邊種植著石榴樹。沿著河流,從公益村到三東村,是一條大約一米寬左右的田埂路。這條路,一直在我記憶中,不曾遠去。那步行去外婆家的日子,那騎著自行車去外婆家的日子,烙在腦海裡,刻骨銘心。田埂路兩邊,是水稻田,有河流,有石榴樹。那是農耕時代的特色所在,在今天,再也找尋不了,並且不留一絲痕跡了!

而今天的園玄中學一帶,曾是我們村裡的水稻田。水稻田北邊,有成片成片的荔枝林。當時我們把這些地方稱為“老鼠尾”。可如今,城鎮化浪潮,已經把很多土名都連根拔除,只是留在哪些經歷人的記憶中。這個很具有農耕時代特色的“老鼠尾”土名,當熟知的那代人老去,一切都一筆勾銷了。

現在橫穿過花都廣場的主幹道,是花都的門面路——迎賓大道!

此前,因為地鐵施工,原來筆直的迎賓大道,拐了一下,變成曲線,需要在東邊搭了一條鐵橋方便過往車輛通過。

迎賓大道穿過廣場那一段,重新變回直線穿過廣場,曾經為方便車輛通過的東邊鐵橋,正在拆遷中,恢復路面原狀已接近尾聲!

原來橫穿花都廣場的那段迎賓大道,中間是沒有綠化隔離帶,可以說整個廣場和迎賓大道,是連成一個整體。

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

(修復中的迎賓大道)

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

但如今,這段道路中間設有綠化隔離帶,種上本土知名的木棉樹。整條迎賓大道,在改造美好建設中,名副其實是花都的門面路,名副其實的“迎接賓客”的大道!

如果要追溯迎賓大道的前世今生,我對於這邊實在太熟識了,因為我就在這附近長大,目睹了它的來龍去脈,是見證人!——它是從村道、田埂道發展而來。

當今的迎賓大道西面,和建設北路相連,但原來這段路,一點都沒有能看到相連的跡象!當時,在今天的小城之春對著的迎賓大道一帶,還都是公益村的水稻田。今天公益村的村委對著的迎賓大道東面一帶,也都是水稻田,根本就沒有道路。

花都记忆:站在花都广场上,行走在迎宾大道上——想当年!话当年!

(迎賓大道上的這人行道,曾是公益村的村道。為交通安全著想,這人行道,現不復存在。)

那時候,公益村的村道,猶如“工”字形。今天的迎賓大道一段,也就是在今天的公益村五隊和四隊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村道。然後在今天的公益村五隊和公益村四隊,分別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村道。

這樣一來,兩條南北走向的村道和一條東西走向的村道,縱橫交錯起來,組成了“工”字形的村道,然後其中一條村道再延伸到和建設北路相連,組成了當時的路網!

現在,不用如此複雜了!在原來公益村那條東西走向的村道基礎上,向東發展延伸,向西直接延伸到和建設北路相連,誕生了迎賓大道!

今天的迎賓大道,早已經不再是那小段村道了,早已經失去了寧靜,到處是喧囂,到處是人聲鼎沸。

行走在迎賓大道上,站在花都廣場環顧四望,如果不是感受過前後變化的當事人,誰有那種切身感受,然後生髮諸多感慨了!

沒有幾多人會後悔田園牧歌的失去,因為我們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便利,享受著物質生活的越來越好!

但對於我這個歷過農耕時代的人,總會不由自主勾起對過往的懷念。這份懷念,因為經過,感受過,最是真切,情感最是濃烈。一旦勾起,那藏在記憶深處中的情感,就會情不自禁泛起及洋溢在心中,抑制不住,就會外溢,就會表現出來。

最常見的表現方式,一旦和人聊天觸及這樣的話題,就會“想當年”、“話當年”。猶如此文——迎賓大道及花都廣場的今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