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硕期间,是否应该去企业实习?

实验室有明文规定,在读研究生,不得私自去公司或企业实习。近两年来,想去实习、偷偷实习的学生,还不少。

在读硕期间,是否应该去企业实习?

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实习无外乎以下三种原因:

1)挣点实习费用,可以补贴一下生活;

2)增加项目经验和工作经验,提前感受企业氛围;

3)可以提前搞定心仪的就业单位。

在读硕期间,是否应该去企业实习?

选择实习的以上理由,我们姑且不去辩论它的真实性、合理性。

从导师角度而言:

如果招一个研究生,修完了学分,导师的课题也不做,就去公司实习。说得露骨一点,那导师招学生干嘛,本来研究生名额就越来越少,背个名呀。

以上措辞,可能很多学生会站出来反对。你作为导师,应有培养人的使命,不是“周扒皮”,作为学生不能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是的,导师不是老板,开不起老板给员工的“价”钱;反过来说,学生也不是导师的员工,因为,我也不敢像企业老板一样约束你,比如,课题不投入,研究不深入,毕业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烂尾楼,导师还得想办法继续修补和完善。导师,也不能像老板那样,可以炒学生的鱿鱼。所以,导师接课题,做研究,更多的还是本着对学生的科研训练,让学生有一个明确方向。来自企业的课题,经费少得可怜,甚至没有经费支持,仅是一个合作意向,最后泡汤的也不少。但如果是与实验室的主流方向对口,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也愿意自筹经费开展先期研究。

在读硕期间,是否应该去企业实习?

读研期间,实习的不利因素:

1)大部分的实习工作,没法给你合适的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课题,有的学生在校已确定了选题和开题,那实习工作不一定刚好就是你的选题方向。选择去实习,一定会影响到你的毕业论文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投入。

2)导师不愿意学生去实习,而你非要去。那学生势必想尽一切办法,瞒着导师偷偷实习,编个理由欺骗导师等。这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3)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的执行、科研氛围也是一种极大的影响。认为读研期间,安心呆在实验室划不来。修完学分,研二去企业实习,挣着小钱,不受导师约束,照样毕业,照样招到好工作。实验室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这样的类似问题,现在很有必要刹住这股歪风了。对于未来想进实验室读研的同学,也必须预先申明这件事情。

4)实习期间,学生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这给导师、学院及学校都是很大的麻烦。

关于实习的建议:

1)如果导师确实不能安排学生合适的课题,或者根本没有课题让学生,那出去实习就可以理解的。

2)实习时段,最好选择研二结束后、研三开始前的暑期。

3)想去实习,必须征得导师同意,签字后可以正当名分的去。不要欺骗导师,诚实 真的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