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热血青藏线

散文:热血青藏线

文/ 段建平

上世纪82年的七月,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结束了短暂的军校生活,带着全优学员的证书,主动要求回到我曾经战斗过的魂牵梦绕的青藏线。

青藏线风采依旧。那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茫茫戈壁,向我张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又见到了昔日的战友和首长,我们相拥着喜极而泣。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已经烙印在我脑海的深处。

散文:热血青藏线

我分到了三团六连任司务长。连队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作为连队的年轻“管家人”,深感责任重大。好在炊事班班长洪明世是一个68年入伍的老兵,不但有一手烹饪的好技术,还有一套带兵的好办法,成为我得力的好帮手。

班里的老兵罗春荣、黄生禄和新兵马平、蒋联平、方开义、杜学义,他们都能独当一面,工作认真负责,配合的很默契。在老班长的带领下,炊事班当年底荣立集体三等功,我也光荣的参加了团里召开的先进工作者代表座谈会。那时的我,从不知道疲惫,总有释放不完的激情。

当时的格尔木并不繁华,团队住的大都是平房,气候恶劣,肆虐的狂风喜怒无常。每天早上起床,往窗外望去,远远地只看到土黄色的大地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却不见一丝的绿色。有时连队出早操,迎面突然而来的狂风,能够让人瞬间喘不过气来。

即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从没有看到过一个因怕吃苦而退缩、而胆怯的青藏线军人。那是什么赋予了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这里数年甚至终其一生,坚守着这片厚重文化滋养的神圣土地的决心和勇气?是青藏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是高原军人忠诚使命、不辱使命、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

我们青藏兵站部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高原军人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是真正的一部壮美的史诗画卷。自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先后有780多名官兵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这个英雄群体,已经化作雪线军魂英勇刚毅的精神丰碑。

在那么多牺牲的军人中,我想写一写我所熟悉的我连战士郭群群。他是78年底入伍的陕西户县人,家就住在大山的深处,他的入伍给他的父母带来了喜悦和荣耀,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在战友们的眼里,群群是那么的简朴、憨厚、勤奋和努力,他的驾驶技术是一流的,战友们都特别喜欢这个上进的群群战友。

那是在春节前的半个月,入伍4年多的群群,第一次休探亲假,准备回家成亲。临走的时候,连队突然接到紧急向西藏部队运送物资的上线任务。连长征求他的意见,群群二话没说,驾车上了青藏线。

散文:热血青藏线

在翻越唐古拉山时,群群开的车抛锚了。此时,天公不作美,茫茫大雪铺天而降,覆盖了整个唐古拉山。狂风呜呜地吼叫着,仿佛它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裹在身上严严实实的军皮大衣。群群一边车上车下紧张的争分夺秒的排除着故障;一边强忍住汽车兵常有的非常严重的胃疼病。

后来洪明世班长告诉我说,群群太可怜了,到死两个紧紧握着的拳头都没有松开,那是一个游子对家乡老母亲的倾情牵挂,是一个血性的刚强男儿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深情的眷恋,也是一个高原汽车兵对西藏这片热土和人民的依依未了情!

因郭群群的家在深山里联系不便,团里就派了一名政治处干事,专程到郭群群家报信。这个干事回来之后,给我们动情的讲述了那次心痛般的户县之行......

群群60多岁的老母亲突然听到儿子去世的噩耗,当场就昏了过去,许久才慢慢的醒过来。老人一脸的悲怆,颤颤巍巍地走到一口大缸前,用力拍打着水缸,泣不成声地说:“群儿,娘给你酿了一大缸酒,就等你回来娶媳妇,你咋说走就走了呢。”

人们都说好人一生平安。而群群的母亲是那么的善良,为什么却总是与苦难相随。这名干事返程前,颤抖着双手,紧紧抓着碗,和着泪水,喝下了老人家特地从缸中舀出的米酒。这酒,分明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老母亲的血和泪!

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可我仍觉得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情那景还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令人心碎。假如群群还在的话,他也应该有家有业,有儿有女,也会在母亲的床前尽孝,也会享受着家庭的欢乐和幸福。

难忘青藏苦,难忘军旅情。青藏线的官兵为了西藏的发展繁荣,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安康,默默地奉献出了自己闪光的青春,甚至还有那人生最可宝贵的热血生命。这是爱的最高境界,是永恒的精神所在。

高原汽车兵,他们早于把自己与青藏线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尽管人已离开,但青藏线精神永存!这精神,似高原红柳,迎风屹立在茫茫戈壁;像昆仑雪莲,顶风傲寒在峭壁绽放。

岁月悠悠,痴情不改。我爱永远的热血青藏线!

2018年5月25日于郑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