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什么是KDJ?

KDJ指标又称为随即指标,通过引入移动平均线快、慢的概念,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最高、最低价和收市价间的波幅,反映价格走势的强弱及超买超买动态。

KDJ技术指标简介

随机指标KDJ是由三条不同颜色的线组成了KDJ指标。至于KDJ指标如何算到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任何一款股票软件都自动配备,所以股民只要会用就足矣。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5大基本判断原则】

1、KD都在0~100的区间内波动,50为多空均衡线。如果处在多方市场,50是回档的支持线; 如果处在空方市场,50是反弹的压力线。

2、K线在低位上穿D线为买入信号,K线在高位下穿D线为卖出信号。

3、K线进入90以上为超买区,10以下为超卖区;D线进入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宜注意把握买卖时机。

4、高档区D线的M形走向是常见的顶部形态,第二头部出现时及K线二次下穿D线时是卖出信号。低档区D线的W形走向是常见的底部形态,第二底部出现时及K线二次上穿D线时是买入信号,若与价格走向发生背离,分别称为"顶背离"和"底背离",买卖信号可信度极高。

5、J 值可以大于100或小于0。J 指标值为依据KD买卖信号是否可以采取行动提供可信判断。通常,当 J值大于100或小于10 时被视为采取买卖行动的时机。

KDJ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

1、当K值由小于D值,转变为大于D值,也就是说K线由下向上突破D值,此时形成的交叉为黄金交叉,是买入信号。当然不是每一次黄金交叉都是可靠的,一般来说交叉值在25以下时,较为准确可靠。

2、当K值由大于D值,转变为小于D值,K线由上向下跌破D线时,形成的交叉是死亡交叉,是卖出信号。死亡交叉发生在75以上时较为准确可靠。

3、在大盘走势长时间处于盘整期间时,KD线在50左右发生的曲线交叉一般来说可靠性比较低,不能当作买卖的信号。

KDJ指标的缺陷

1、对轧空或追杀单边式钝化的盲区。股票单边趋势性上涨时,KDJ指标会不断处于超买区域可能让很多投资者提前卖出,也可能股价小幅回调造成KDJ指标高位快速大幅回落给投资者造成恐慌;反之在趋势性单边下跌中,KDJ指标也会不断发出错误信号,这给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造成很大的困难。

2、KDJ指标的有效金叉和无效金叉。除了在单边趋势性行情中,在有些震荡行情指依据KDJ金叉买入股票后股价却不上涨,反而下跌,这就是无效金叉。

如何应对KDJ指标的缺陷?

1、寻找辅助指标:可以其他指标来互相弥补其不足,如配合均线、趋势指标等辅助判断;

2、调整参数:对不同的个股根据不同的行情来调整指标的参数;

3、多周期配合:我们可采取周K线和日K线的KDJ技术指标相结合进行判断。

KDJ几种选股技巧

KDJ+60均线短线买卖点把握技巧

KDJ指标,J线上穿20作为买点的一种用法。由于KDJ及其灵敏,在熊市中是极其危险的,在牛市还不错。更为稳妥者往往把J线上穿0作为买点,则更准确,但因J往往没有到0下就反身向上,往往失去很多机会!

笔者通实践,发现60均线趋势向上或者K线在60均线上,J线上穿20作为买点(J线上穿0是更佳买点),是一种很好的短线机会!

实战案例: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周线KDJ与日线KDJ共同金叉选股法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周线KDJ与日线KDJ共同金叉选股法的买点选择可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买入法:提前量买入法。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日线KDJ的变化速度比周线KDJ快,当周线KDJ金叉时,日线KDJ已提前金叉几天,股价也上升了一段,买入成本已抬高。激进型的投资者可打提前量买入,以求降低成本。

提前量买入法要满足的条件是:①收周阳线,周线K、J两线勾头上行将要金叉(未金叉)。②日线KDJ在这一周内发展金叉,金叉日收放量阳线(若日线 KDJ金叉当天,当天成交量大于5日均量更好)。

第二种买入法:周线KDJ刚金叉,日线KDJ已金叉买入法。

第三种买入法:周线K、D两线“将死不死”买入法。

此方法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周KDJ金叉后,股价回档收周阴线,然后重新放量上行。②周线K、D两线将要死叉,但没有真正发生死叉,K线重新张口上行。③日线KDJ金叉。用此方法买入股票,可捕捉到快速强劲上升的行情。

MACD+KDJ买入法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1、由于KDJ速度较快而往往造成频繁出现买入卖出信号,失误较多。MACD指标则因为基本与市场价格同步移动,使发出信号的要求和限制增加,从而避免了假信号的出现。

2、在下跌途中,KDJ从高位几度跌至超卖区20以下,KDJ在超卖区可能出现钝化,指标丧失了基本功能,发出的信号准确性极差。

3、这时,如果MACD仍然保持原来的下行趋势不变,表明行情仍有下跌空间;如果MACD出现转势信号,在低位走平或快线金叉慢线时,行情将扭转跌势。

4、同期的移动平均线下行速度趋慢,在底部走平或向上拐头,5日均线反转向上金叉10日均线,随后10日均线上行,30日均线走平或上行。表明股价产生反弹行情,这时可以买入。

MACD+KDJ金叉共振选股器选股公式: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CCI+KDJ买入法:

一旦股票出现“MACD+KDJ”组合,股价将有大波动,值得细看!

1、KDJ的J值为负数,CCI值在200左右,说明个股进入底部区域。

2、但还不是买入时候。只有当J线和CCI两线从负值区都钩头向上时,才是切入时机。

基本掌握上面KDJ买入点就掌握了选股的技巧,但股市中有三千多只股票,我们不能一只一只的去寻找吧,所以就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进行筛选,如选股公式

散户亏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听消息炒股

有太多的股民炒股是在靠打听消息或者是在网上找信息,你看到这条消息的同时别的散户也看到了,大家都冲进去买的结果就是机构正好卖给大家,所以往往买完就吃套,尚不去追究消息本身是谁放出来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利好兑现是利空!

2、喜欢抄底

看到自己的成本比别人都低,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却没有想到,一个股票既然已创出了历史新低,那么很可能还会有很多新低出现,甚至用不了几个月你的股票就被腰斩了。抄底抄底,最后抄死自己。

3、盲目操作

股票再好,形态坏了也下跌;股票再不好,形态好了也能上涨。往往这种情况让很多投资者郁闷,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在选股时,都是挑选基本面好的股票,为什么依旧还是跌那么惨呢?基本面好也要配合大盘和该股的形态等综合分析,不是说基本面好,买进去就会涨,形态好坏也至关重要。

4、交易频率居高不下

操作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股票投资的基本规律,但A股的散户们却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尽管绝大多数人厌恶风险,但A股的散户们却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暴露之中

5、不愿止损

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章很多,小带鱼也写过几篇。有的散户见一次止损后没几天股价又涨了回来,下次就抱有侥幸心理不再止损,这是不行的。决不容许出现超过5%-10%的亏损。

6、持股数目太多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自己选股的方法,炒股*别人推荐。今天听朋友说这个股票好,明天看电视说那个股也好,结果一下就拿了十多只股票,搞得自己手忙脚乱。也有人说,江恩不是说要把资金十等份吗?哎,那是对大资金说的,你一个小散户区区几万元资金也要十等份吗?我认为,散户持股三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反复做好两件事

真正的交易者,只关心两件事:

1、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对了怎么做?

2、我买入后走势证明我错了又怎么做?

未来的行情谁也无法精准预测,你唯一用到的东西就是一致性的交易规则,它让你站在这场概率游戏的大数一侧。

盈利不是靠你预测行情的胜率来获取的,而是依赖“你做错的时候你尽可能少亏,你做对的时候你尽可能多赚”,这就是实战家和分析师的最大差别。

你买入的目的不是为了亏钱,而是为了获利且尽可能的获利更多:

当走势对你有利的时候,必须贪婪、让利润奔跑;当走势对你不利的时候,停止幻想、要截断亏损。

什么时候大盘方向明朗?任何时候都不明朗!任何时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筹码赌出来的,尽管很多朋友从来不认为自己在赌,那也只是认为概率大,算不上赌而已。

事实上,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走,交易就是下赌注,用确定的代价赌不确定的利润,只不过当致命的风险来临时远离;当风险可控的时候,未来值得一睹。

交易大部分时候都是“计划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计划”:盘后去看走势按规则确定怎样做,交易时间做的就只是按规则去交易。

如果要在交易时间中的波动里,考虑那些哪里买进或卖出问题,相信很多时候,我同意也会让自己不知所措。

我从来就不认为买进的具体点位在交易中占据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买单才追求具体买入点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过于注重具体买入点位,会得不偿失,会损失更多的机会和利润。

买入的具体点位不会是我交易的重点,我每天在盘后看看当天及之前的走势,凭借经验判断一个方向,找一个自以为合适的价格区,然后买入持有。

从来不会花很多精力去研究价格究竟会在几角几分止住,但却有很多朋友强调,在他们的交易里具体买入点位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精确的买点在你的交易中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么只能说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势是怎么产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么。

华尔街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拿出几张走势图,然后让几个小学生和几个做了几年交易的人选择后面的方向,结果小学生的胜率压倒性的高于那些做了几年交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