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作者 三木秉鳳

文化與天命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我筆下卻渾然一體,這是由大千世界的“同因性、同體性及關聯性”決定的,智慧的中國古人稱之謂“天人合一”。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用俯瞰之目透察世界在這個諸子千家的思想大家庭中,既本來不應該產生思想的分別和層級,也不該出現文化對抗,就像映在湖面上得綿山倒影,聖人們看到的只是平靜的湖面,而我們看到的卻是倒影的層巒疊嶂,然而湖面與倒影本為一體,思想亦復如是。在以東西方文化思想為代表的精神世界裡,不同的民族和種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或貼近現實或抽像深奧,無論什麼思想,沒有高低深淺,沒有東西南北,沒有偉大與渺小,有的僅僅是我們力圖在平靜的湖面上尋找倒影的階梯,從樸實無華的草根思想上看到了風起雲湧的思想暗流,從創造人類物質文明的科技思想上,看到改變人類思維模式 的哲學思想,從勘定人倫秩序的社會思想,到觸摸宇宙脈搏的自然思想,以及超越人倫與自然的空性思想等等,所有這些思想都是映在水面上的影子,而這些影子在我的筆下卻建立起了層次分明的人類畫卷,即當我們透過湖面的平靜,去觀察山巒的層層倒影時,多少活水源頭的思想又影響到了我的思路,文化與天命如此情侶般地統一於風平浪靜之中。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文化承載著道理,天命實踐著道理。

世界上的所有學問包括宗教與哲學以及科學最終解答的問題就是宇宙人類“天命”的本質,以及天命輪迴的歷史過程,這就是文化體現出的本有的價值所在。同音相求,同氣相應,文化與文化的融合亦復如是。

印度佛經文化與中國易經分支儒學及道學的結合,形成了東方文化雛形,西亞基督文化與希臘哲學文化及羅馬法律文化的結合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礎。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從其信仰起源及其理論體系看,秉承著相似的一神信仰理論體系,且很多理念觀點共享。環地中海地區的文化融合決定了西方文化的思想走向,而喜馬拉雅上南北的恆河文明和黃河文明的碰撞融合,最終決定了東方文化的未來。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反觀歷史與現實,對於自然運用之妙,易經解答最為上乘!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雖然語言對於文化之述也永遠是倉乏無力的粗糙藝術表現形式,但思想航船卻永遠是自由與狂野的。君子有終,小人難行,故孔子以“有為”引領後人,老子以“無為”誡訓後人,孔子曰有為而有所不為,老子曰無為而無所不為,乃是東方文化殊途同歸。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天命是什麼?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文化的價值突出表現在於文化對靈魂的化導作用,文化風氣的力量在家為家風,在社會為民風,在國家為國風。文化對人類天命的影響若沉澱於歷史就是人類文明!天命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之物,它與人之性命緊緊相依,它是客觀存在的結果。對於人類而言“父母所給上天所賜”的天命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使命的舵向乃後天所化,業為我造,卻掌握在我們手中。人通過改變後天之運的使命走勢從而影響到先天之命的質量和效果,這即是天命的升化!天命就是通過後天修煉從而更加完美!即文化對命運的改造。古人所云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實就是宇宙自然中的“同氣相求”原理在塵緣世間的“物以類聚”的體現。一切事物從因到果然後又從果歸因,從一次天命輪迴走向下一輪迴,宇宙間大量因果循環是無形無象的,卻又是客觀存在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對倫理規律、社會規律及自然規律都有深刻的揭示。故而《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知名利浮雲,故能安心於道,樂天守命,隨遇而安。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由此可見文化對天命最大的貢獻不是我們知識淵博而是覺悟了靈魂。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用文化去剖析天命

三木秉楓,山東濰坊人,專業法律,哲學及文學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