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雞蛋問題”來源已久,具體時間不可靠,只知西方在亞里士多德之前就已有類似的討論並被記錄下來,而東方雖然沒有記載,但可以確信的是當人們開始畜養家禽後,乃至狩獵鳥類時便有類似的思考。

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發展到如今,已有宗教、哲學、科學多方面角度來分析的答案,並引申出許多對自然、生命的思考。

今天,我們拋開“雞蛋問題”背後的東西,來一本正經的討論一下“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時間倒退到恐龍時代loading……那時鳥類還沒有出現,只有一群長者羽毛的恐龍。以弱小的哺乳動物或是昆蟲為食,把巢穴設在茂密的灌木林當中……停!瞧,這時的已經是有蛋的了。

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麼看,似乎是先有“蛋”後有“雞”。

但若是把“蛋”特指為“雞蛋”呢?

又過若干年,彗星墜落、恐龍滅絕,待到一切平息之後出現了一群骨骼中空、身皮羽毛的空中霸者——鳥類。隨著演化的繼續,一部分鳥類的飛行能力由於環境原因或是自身突變,使得自身無法進行遠距離飛行、乃至飛行最高不過數米——“雞祖宗”來了,當然它可能也是孔雀的祖宗。

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又經過無數歲月,人類終於出現了,並從狩獵採集發展到了畜牧與農耕,他們把一種不會飛的鳥養了起來,在此期間又冠以“雞”的名字。於是雞就出現了,而它的蛋,自然而然被叫做“雞蛋”。

所以從“雞蛋”與“雞”的稱謂來看,是先有“雞”而後有“蛋”。

當然,在雞被叫做“雞”以前,“雞”這一種群已經存在。那便要從這一尚未被稱為雞的種群突變為符合“雞的基因”的那一刻開始分析。基因突變或是染色體畸變都發生在雞的卵細胞受精的那一過程,而後直接產生的是“雞蛋”。所以又是先有蛋而後有雞了。

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是不是覺得我們討論不討論沒什麼區別?

不,討論前,我們只會單純在“雞—蛋—雞”上面徘徊,就像計算機進入了邏輯循環。永遠不會有結果。但一旦把這一問題詳細分析下去,給它框定一個範圍、設立一個前提,就會發現看似無解的問題其實很直白、簡單。這就如九連環一般,不會的人看著感覺複雜難懂,會的人只會覺得及其簡單,乃至因其不斷重複感到枯燥而乏味。

生活也是如此,當某天你感到茫然無措時,想想今天的“雞湯”,靜心思考、分條羅列自己的遇到的問題,或許就能找到你的“雞蛋問題”的答案。

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喜歡你就關注吧●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