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斗又有大新聞,5月1日北斗地圖app將上線為國民提供精準導航服務,這也預示著中國北斗導航功能將逐漸取代美國GPS。其實關於衛星導航系統有一個熱門話題——頻率資源問題。
頻率資源是一種國際公用資源,而且頻率資源不是用金錢來購買的,所有的頻率資源都要向國際電聯提出申請後,由國際電聯再做出劃分。類似中國高速公路車道一樣,每一個系統都有其自己要行駛的車道,否則就會發生信號撞車的情況。
國際電聯關於頻率資源有一項“先到先得”規定,哪個國家先把衛星發射上去,且該衛星能發射出對應頻率的信號,此後這個頻率資源就歸這個國家所有。
在最初衛星導航系統俱樂部只有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系統兩位VIP成員,當然那時根本不存在頻率資源的衝突問題。到隨著北斗系統和伽利略系統的加入,頻率爭奪問題變得越發明顯了,每個成員都想多佔有幾個車道。
當時伽利略系統提前申請了這個頻率資源,但後來歐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因此伽利略系統資金鍊就被斷了,發射了衛星佔領了一個軌位,但是並沒發射這個頻率信號。
目前,美國為GPS已發射了32顆衛星,而GLONASS實際上有29顆。伽利略目前因為歐洲各國內部問題進展緩慢,只放上去4顆。中國北斗要全球覆蓋需要35顆衛星,而中國目前已發射了31顆,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覆蓋。
閱讀更多 集合在軍旗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