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在漫長的歷史中,武術作為一種體育教育現象和高雅的文化現象存在、發展,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國內各族人民的喜愛,而且還對世界體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些國家的拳術源自中國或受中國武術的影響

柔道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跆拳道

跆拳道是朝鮮的傳統武術。它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於韓國的民間自衛術,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跆拳道與中國武術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早在明代之前,中國的武術技藝就傳入朝鮮,特別是在近代,隨著中國武術和日本武術的不斷輸、花郎道的臂掌結合中國拳術、日本空手道等技術,而融匯成一種獨特的朝鮮拳術,即今天的跆拳道。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泰拳

泰拳是泰國的國技,是最受泰國人民喜愛的一項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關於泰拳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泰拳主要受中國古代技擊術的影響,源自中國。泰國古稱暹羅國,明太祖洪武十年(1378年)始昭祿群鷹為暹羅王,以我國翰林學士謝文彬為坤嶽,建立了暹羅第一王朝。此後,中暹的關係日益密切,中國雲南省等地遷居暹羅的人越來越多。明清兩代,華僑在暹羅做官也很多。泰國人的祖先,大部分來自我國雲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國武術早就隨著其他文化傳到暹羅。從經過泰國幾代人的篩選、提煉、融化而成今日獨具一格的泰拳,不難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等主要技擊招式與中國武術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這也許可以證明泰拳是源自中國、深受中國武術的影響。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截拳道

美籍華人李小龍在20世紀60年代末70代初,創編了獨特的技擊風格和技法的現代技擊術——截拳道而蜚聲國際武壇,同時又以自編、自導、自演的一系列別具風格的“功夫片”而轟動國際影界,以致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興起了“中國功夫熱”。李小龍之所以能創造截拳道,是因為他長期受到中國武術文化的薰陶。他依照中國武術“以無法對有法,以無限對有限”等拳理,根據詠春拳的手法和訓練方法以及戳腳拳中的腿法並吸取了西方拳擊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武術特長,從而糅合中外武術的精粹,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擊理論和技擊風格,創立了一種具有完整體系的新技擊術——截拳道。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武術熱豐富了世界體育生活

作為中國寶貴文化遺產的武術,正受到世界的矚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七八十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武術運動,出現了一股“武術熱”、“功夫熱”,從而推動了一些國家體育運動的開展。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隨著許多國家和地方出現的“武術熱”,世界上武術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推動武術向廣度和深度發展。1985年,在一些國家武術組織的共同倡議下,先後成立了亞洲武術聯合會、國際武術聯盟和南美洲武術聯合會。

中華武術深刻的哲理對西方健身觀念的影響

中國武術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魅力,不僅因為它內容豐富,體用兼備,而且還在於它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思想。許多外國朋友不僅積極研習武術特有的精湛技術,而且積極探求武術豐富的哲學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武術實踐活動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紛繁複雜、風格有別的武術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或思想。但無論哪一個流派的理論大體上都受到中國古代樸素哲學思想的影響。

中國武術對世界醫療保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武術中的各種拳術和各種辦法,也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作用。例如兩儀拳,兩儀拳集氣學、醫學、經絡學、力學及武術技擊於一體,由中醫理論演變而來。此拳種處處有陰陽之分,剛柔相濟,以內氣催力,鍛鍊五臟六腑及周身關節和肌肉,調解內分泌,能使全身得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減少疾病,達到養生益壽延年之功效。

中華武術豐富了世界體育的美學觀念

武術的美,早已為人們所認識,古代就有“武舞”的娛樂表演。武術的某些表現形式和技藝,已相繼被我國的戲劇、舞蹈、雜技所吸收和借鑑。

武術給人的美是一種矯健的運動之美,同時在身態、動態、節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風貌的英武之美,是高度的力與美的結合,是一項很有健身效果和藝術之美的體育運動。

中國傳統武術對世界的影響

武術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擊和手眼身法步以及節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按產生技藝形式之美,攻防技擊是武術特有的內涵,武術之美寓於攻防技擊之中。武術具有的美學價值,豐富了世界體育的美學內容,給世界人民提供了高尚的美的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