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氓无赖到大汉天子,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

秦二世之时,天下大乱,从陈胜吴广开始,各地起义接连不断。不单只是六国贵族纷纷响应复国,就连秦朝自己的郡守、县令,也举起了反秦大旗。

那个时候,真的就是群雄逐鹿。

然而,强者一个接一个出现,又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强如项羽也没有能够在这场竞逐中取胜。谁也不曾预料到,最终的胜利者,是曾经被视之为流氓无赖的后来者刘邦。

从流氓无赖到大汉天子,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

在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刘邦曾经跟功臣们探讨过,自己为什么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最终击败西楚霸王。刘邦认为,这完全得益于他善于用人。

按照他的总结,虽然自己无论军事、筹备粮草、安抚百姓,还是出谋划策、统筹全局,都不如韩信、萧何和张良三人,但胜在自己懂得运用他们,将其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刘邦的这个总结,当然是对的,但是要说这是根本的原因,则未必。

因为懂得用人的前提,是有人可用,否则再善于将每个人的最大潜力激发出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就跟一个人善于激励团队士气的管理者,要是没有团队给他激励,那么想要搞出点什么事来,是不可能的。

从流氓无赖到大汉天子,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

有人可用,就要求能够吸引人才。那么,刘邦为什么能够吸引人才的跟随?

自古以来,人才的聚拢无非四个方法。最常见的两种,就是“威逼”和“利诱”。

其三就是人才之间的相互举荐,这点在《三国演义》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种,就是个人的魅力吸引。刘邦能够组建起最原始也是最核心的班底,就很依靠于第四种的方法。

不过,一个被乡里人、甚至是自己父亲视为流氓无赖的家伙,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到萧何、曹参、周勃等精英级人才?非常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刘邦懂得搞人际关系。

确实,就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刘邦这个人好吃懒做,整天东串西串,就是不好好工作,比纨绔子弟还纨绔,要是天下太平,估计就是要顶着“流氓无赖”的名号过一辈子。

但是,刘邦虽然被普通人嫌弃,但他跟统治阶级的官吏混得很好啊。尤其是萧何,在反秦风潮还未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认定了刘邦是做大事的人,对他是毕恭毕敬。

跟这些精英分子打好关系,只需要有一个引子,天下有事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拥护者。

只是这个引子,来得有点晚,直到他四十多岁了才出现,这就是他释放送往骊山徒役。

或许有人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而在探讨刘邦成功的原因时,经常性地忽略掉。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在沛县起义反秦、推选带头人的时候,刘邦就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因为通过这件事,沛县的精英群体们看到了刘邦敢作敢为、不怕死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已经犯了死罪的刘邦,不反秦就必定以罪犯的身份继续生活,万一各地的反秦失败,那他也就是死路一条。

从流氓无赖到大汉天子,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

既然如此,还不如搏一把,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死而已,要是成功了,那就是翻身做主人了。因此,沛县的精英团体,这种时候推举刘邦做带头人是最适合不过的。其中最不遗余力的,当然就是担忧身家性命的萧何和曹参。

有了最初的班底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刘邦就轻松很多了——人才已经拥有,而且都是在某个方面能力顶呱呱的,剩下的就是发挥出自己最擅长的“用人”技能,让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做事。

各司其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势力的增长和扩张就是可预料的事情;而实力增加之后,就会有更多地人才投奔。如此良性循坏,成功就是必然的了。

因此,刘邦能够从流氓无赖变成天子,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懂得怎么获取人才,然后才是善于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