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澳洲人愛鑄幣。

幾乎每一年皇家鑄幣廠都要發行新圖案的硬幣。這個歷史不過百餘年的國家,似乎鍾情於將一切回憶鐫刻成永遠。

這些特別的硬幣並非只是束之高閣的收藏品,它們在市場流通,在世間徜徉。每一枚小小的硬幣都好像有自己的使命,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硬幣裡的故事。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看著這麼多琳琅滿目的硬幣,你想不想聽聽它們的故事呢)

我想跟你說的第一個硬幣故事,叫“戰爭”。

澳新軍團的故事

澳洲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本土幾乎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國家。然而戰爭的印記卻活在澳洲人的心中,這個印記的名字就叫ANZAC。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ANZAC是澳新軍團的縮寫,指的是一戰期間投入歐洲戰場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軍,後來演變成泛指澳新兩國的軍人,它是澳洲人對戰爭最鮮活的回憶。)

在澳洲悉尼,ANZAC的回憶遍佈整個城市:有貫穿東南區的ANZAC大道;有成為悉尼地標的著名景點,如:

馬丁廣場上的紀念碑,

海德公園裡的紀念堂;

每年的4月25日還是專屬ANZAC的紀念日。

即使戰爭的回憶漸遠而變得模糊,澳洲人卻從沒有忘記。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馬丁廣場紀念碑上的碑文:LEST WE FORGET,意思是“以免我們忘記”)

ANZAC百年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ANZAC百年紀念幣首發於2014年,隨後在15、16、17年又再次重鑄,因此很常見。一百週年上的數字1是著名的士兵靜默背立像,有人說他像守護和平的衛士,也有人理解為厭戰反戰的陳思者。無論何種理解,硬幣下方“英靈永存”表達的都是對那一代人的敬仰和追思

1915年的4月25日,在一戰的歐洲戰場上,為響應丘吉爾奇襲奧斯曼帝國首都的計劃,澳新軍團準備在土耳其的加里波利登陸。

兵力裝備遠勝土耳其軍的澳新軍團,本可以打一場實力碾壓的戰役,然而一個小小的錯誤卻幾乎埋葬了整個軍團。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1922年油畫,加里波利登陸戰)

戰役打響前,指揮官選擇了一處海灘和小坡作為登陸地點。

可在登陸那天,由於當時的導航員不熟悉夜間作戰,錯誤地將整個部隊指引到了登陸地點以北一公里的狹小海灣內。

就是這小小的一公里誤差,預想中和緩的海灘陡然變成了懸崖峭壁。憑藉著居高臨下的地形,土耳其人瞬間主導了戰場的局面。

登陸戰變成了漫長的煎熬:僵持了八個月後,損失了八千多人的澳新軍團挫羽而歸。這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登陸戰以失敗告終。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一百年過去了,當年參與戰役的人早已歸於黃土。

然而慘痛的失敗並不能抹殺澳新軍人英勇無畏的英名,統計表明,一戰中新西蘭人將近10%的人口參與了海外的戰役,而澳大利亞人則是整個戰爭中傷亡率最高的。

或許戰果不甚光榮,然而對於那些報效國家願意遠赴重洋的軍人,國家給予了最高的尊重。澳洲人紀念的不是勝利,而是祈禱未來永續的和平。

澳新軍團2澳元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015年澳新軍團2澳元紀念幣。外環由十字架、和平鴿與虞美人花組成,紅色的內環綵帶取自虞美人花的顏色,格外鮮豔。內圈寫著ANZAC名言:LEST WE FORGET。發行量約為150萬枚,市面十分罕見,頗具收藏價值。

國殤紀念日與虞美人花的故事

在澳洲,戰爭身影也許早已遠去,然而這並不代表當今的世界身在和平的年代,只是你我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國度。

和平的代價是犧牲。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014年澳洲國殤紀念日2澳元紀念幣。硬幣中心是銜著橄欖枝的白鴿,二者都代表著和平,綠色的圓環非常醒目,輻射的線條代表陽光,這枚硬幣集美好寓意與精妙設計於一體,主要作收藏用途。

11月11日,近幾年我們賦予了這個日子新的意義。但在英聯邦國家,卻是帶著悲傷色彩的“國殤紀念日”,也叫作“和平紀念日”。

國殤紀念日由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創立,第一個紀念日於1919年在整個英聯邦舉行,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結。

國殤紀念日·2017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017年國殤紀念日紀念幣,迷迭香盛開的藍色小花與尖刺狀的葉子共同構築了一個複雜的設計,是皇家鑄幣廠鑄造技術的新成果

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國殤紀念日上,人們會驕傲地佩戴上鮮紅色的虞美人花,人們認為紅色代表的是烈士的鮮血。

按照傳統,默哀後人們會將胸口的紅花摘下,因此到了每年的國殤紀念日,墓園和紀念堂會被鮮紅的花海淹沒。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國殤紀念日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012年首度為國殤紀念日發行的紀念幣,以虞美人花為設計靈感,鮮紅的花朵綻放在硬幣中心,寄託著人民的哀思。

說起虞美人花的緣故,

背後還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它的起源是一首在一戰戰場上流傳甚廣的詩,名字叫《在法蘭德斯戰場》(In Flanders Field)。加拿大的軍醫約翰麥克雷中校,在戰場上親眼目睹著22歲的戰友犧牲,心生悲慟,寫下了這首詩歌。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翰麥克雷中校

詩名提到的法蘭德斯是一戰中最慘烈的戰場,原野上盛開的正是虞美人花。在詩歌中,作者寫道:

在法蘭德斯戰場

虞美人迎風開放

開放在十字架之間,一排排一行行

標示我們斷魂的地方

......

繼續和敵人戰鬥吧你們若辜負死去的我們我們將不會安息,儘管虞美人染紅法蘭德斯戰場

這首詩基調悲而不傷,沉痛卻不沉淪,一發表就在軍隊裡傳開了,極大地鼓舞了軍隊的士氣,成為傳頌的經典。這枚硬幣就是紀念這首詩歌的。

《在法蘭德斯戰場》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澳元《在法蘭德斯戰場》紀念幣。圖案上,中心橙黃漸變的圓環象徵著太陽,白鴿繞而飛翔,背後無數細小的字符拼貼成詩句。設計簡潔而有力,色彩明亮積極,似乎握在手心就能感受到溫暖。

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的故事

所有到堪培拉旅遊的人,都不會錯過那棟圓頂方身、莊嚴肅穆的建築,那是“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紀念館前天高雲長,池清水淺,翩躚白鳥偶有駐足,一派寧靜安詳的氣氛。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紀念館創立於1941年,而其標誌形的圓拱頂則是由納皮爾沃勒在1958年完成。納皮爾是澳洲著名的壁畫大師、鑲嵌藝術家和畫家。

有人說整個墨爾本就是納皮爾的藝術長廊,因為他的作品遍佈墨爾本城中街道和校園。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戰爭紀念館中的馬賽克拼貼藝術和彩畫玻璃。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戰爭紀念館圓拱頂

納皮爾戰爭紀念館拱頂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2017納皮爾戰爭紀念館拱頂圖案收藏幣。圓形的硬幣正好對應紀念館的圓形拱頂,小方塊的設計與藍綠黃漸變色都是致敬納皮爾的鑲嵌拼貼藝術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退伍的殘疾軍人。

納皮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場戰爭中,他失去了他的右手。

本來習慣右手的他不得已強迫自己使用左手創作。回到澳洲後,他開始投入大量的繪畫和壁畫的創作。隨後,他遠赴歐洲開始學習鑲嵌藝術和彩繪玻璃,併為澳洲許多酒店和圖書館進行創作。

他身體的殘疾沒有澆滅旺盛的藝術熱情,1958年,他為澳洲戰爭紀念館設計的圓頂,終成傳世的名作。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工作中的納皮爾(右1)

從一戰中最低階的步兵,成為澳洲美術史的大師,再為戰爭紀念館留下永遠的瑰寶,納皮爾傳奇的故事或許也是澳洲人戰爭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吧。

除了圓形拱頂,戰爭紀念館裡另一處標誌就是陳設在紀念堂門前回響池(Pool of Reflection)中的永生之焰(Eternal Flame)。

火焰常被人認為是永恆生命的符號,紀念堂前點燃的永生之焰象徵著所有在戰爭中陣亡的士兵都能獲得永生。

永生之焰紀念幣

除了菊花,硬幣還能印什麼?澳洲人把戰爭的記憶深藏了進去

這是一枚2018年皇家鑄幣廠鑄造的永生之焰紀念幣,藍色的迴響池與中間紅色的火焰顏色相得益彰,可謂紀念幣設計上又一個新的突破。這枚硬幣現在還沒有發行,如果想收集的朋友要記得保持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