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的1200元是巨款,现在呢?

报道称,厦门一女子44年前(1973年)存入银行1200元,历经44年,得到1484.04元利息,如今取出2684.04元。

正如报道开头所言,"'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为了存单忙前忙后。'昨日,成功提取出存款的陈女士喜笑颜开,向银行工作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44年前的1200元是巨款,现在呢?

该报道主要关注44年的存款,市民仍能顺利支取出现金。虽然的确有网友赞赏称,"能取出来还得感谢银行。"

44年前的1200元是巨款,现在呢?

但大家似乎最后都把关注点放在44年前1200元巨款,如今2684.04元能干什么。

而现在的2600多元可以干什么?

能吃几顿海底捞和小龙虾,省着点能买两件大牌衣服。

当年前1200元能买什么?

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钱。

当年,好一点的大米约1角3分钱1斤,猪肉7角钱1斤。

也就是说,这1200元,在当年堪称一笔"巨款"。

有人提出,"甚至可以盖两栋楼房"。

只可惜,44年的利息终究敌不过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

如今,这2600多元只相当于一名基层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44年前的1200元是巨款,现在呢?

回想当年

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万元户"就是"土豪"的代名词

那时候米价才一角多

压岁钱就是1角多

肉价只要9角多

走亲戚送礼2元多

1万元无异于天文数字

那么现在多少财富

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

据权威学术研究报告显示是:

255万!

那么陈女士44年前的这笔存款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

25万!

所以,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是不划算的!

当年把钱拿去买房的人估计都赚疯了

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正理!

投资自己:一切都会改变,唯有增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会改变,通过学习,通过投资自己让实力提升,才是应对风云变幻的真正不二法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