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近日,北京方面已經著手準備推動中國製造芯片的發展,而且計劃在這個項目上投入更多的資金。有消息稱,政府準備提供近 500 億美元的基金來刺激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自"中興事件"以後,大家越來越發現芯片是很多公司製造業務的命脈。中興事件也說明了中國迫切需要發展自己的芯片製造行業。說來異常痛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但僅能生產其中10%的芯片。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就此困難的處境,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科技巨頭開始正式行動。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其實早在2014年,阿里已經開始涉足半導體產業,上月阿里巴巴全資收購了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後者是一家嵌入式CPU IP的供應商。其還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鑑、耐能、翱捷科技等5家芯片公司。相對而言,騰訊對該產業涉足較少,2016 年騰訊投資了Barefoot Networks,可能與中國 AI 芯片廠商比特大陸也有合作。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如果"中國芯"開發成功,國產智能手機準備投放市場時,就可以選擇使用中國芯片。騰訊CEO馬化騰還建議,未來可以設計與中國芯片兼容的本土操作系統軟件。

雖然目前中國擁有了大量的投資,但要追趕上美國、韓國、日本等半導體巨頭還需要很長時間。畢竟像英特爾、三星等企業在芯片的設計、製造、封測方面幾乎可以獨立完成。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芯片領域自主研發和生產模式的資金投入都很大,設計研發和建廠生產的費用又是一筆不菲的資金投入。比如,2017年三星僅在半導體資本方面投資了 260 億美元。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初期很難削減成本。

國產芯片研發獲國家支持,阿里、騰訊開始行動!

不過,近期在中央國家機關發佈的新採購名單中,服務器產品的技術要求發生了新變化,龍芯、申威、飛騰等國產CPU都被列入了政府採購名錄。相信只要有序採取相關行動,我國在芯片技術上的追趕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