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對,寶寶捱餓真受罪!4種姿勢簡單又管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孕媽幫幫團”,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經常有媽媽問,每次哺乳,我們家孩子就是吃不到,不會給孩子餵奶,怎麼辦?

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對,寶寶捱餓真受罪!4種姿勢簡單又管用

幫幫告訴你,為母則強,什麼事情都可以學習的!母乳餵養也一樣,也需要媽媽學習怎麼來哺乳。

產科專家指出,正確的餵養姿勢是寶寶和媽媽都感覺舒服的姿勢,當寶寶銜乳良好,就能均勻地吸吮到全範圍的母乳。而如果餵養姿勢不正確時,對寶寶來說“吃飯都難受”,還可能引起中耳炎、口腔疾病等

而對於媽媽來說,不正確的餵養姿勢,媽媽很快就會讓媽媽感覺身心匹配,甚至放棄哺乳的念頭!

四種母乳餵養姿勢

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對,寶寶捱餓真受罪!4種姿勢簡單又管用

對於新媽媽們來說,餵奶姿勢對了,才是促進新媽媽堅持哺乳的致勝法寶!今天孕媽幫幫團就為大家分享四種正確的母乳餵養姿勢。

搖籃式

搖籃式是經典餵奶姿勢,旅行、逛公園、乘坐交通工具必備姿勢。搖籃式往往最適合順產的足月寶寶,剖宮產媽媽也可以在傷口癒合好後嘗試。不過,抱寶寶的胳膊往往極易痠痛;隨著寶寶體重增加,痠痛感愈發明顯。這時,寶媽們記得腳下踩個凳子,或者胳膊下面墊個枕頭,讓自己舒服地當“大奶牛”。

側躺式

側躺式比較適合剖宮產後媽媽,刀口尚未癒合,子宮仍在回縮中,因為疼痛或者局部組織術後反應,翻身起坐、下地步行這種so easy的事情,都會變成像慢動作電影。如果用搖籃式餵奶半個小時,寶寶始終壓在肚子上,對媽媽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躺喂是夜間哺乳媽媽的福音,半夜起來“值夜班”已然辛苦,舒適的體位就格外重要,也利於母乳餵養的堅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熬夜的寶媽的確有時會在餵奶時睡著,所以餵奶時身體不要前傾,餵奶側胳膊伸展打開,給寶寶預留空間。

橄欖球式

橄欖球式推薦給剖宮產的媽媽們,可以避免寶寶壓到寶媽們的腹部,其身體重量分攤在哺乳枕上面。需要留心的是,如果支撐力度不佳,媽媽手會酸、腰會痛哦,所以良好的支撐是關鍵。

交叉式

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孕媽幫幫團提醒新媽媽:經常變換抱寶寶吃奶的姿勢,既可以很好疏通乳腺又能緩解媽媽手臂的固定姿勢,以免過於痠痛。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時候,換一下手臂,稍作休息,同時也順便輕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一般來說,孩子一次吃奶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那種讓孩子叼著奶頭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Tips

這些能讓母嬰感覺舒適

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對,寶寶捱餓真受罪!4種姿勢簡單又管用

除了以上四種正確的哺乳姿勢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保證媽媽和寶寶都得到最舒適的感覺:

體位舒適。餵哺可以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采取不同姿勢,重要的是媽媽應當瞭解: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全身肌肉鬆弛,有益於乳汁排出。

母嬰必須緊密相貼。無論怎麼樣抱寶寶,餵哺時寶寶的身體都應與媽媽身體相貼。寶寶的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的位置。

防止寶寶鼻子受壓。餵哺全過程,應保持寶寶的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乳房而影響呼吸,同時還要防止寶寶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嚥困難。

手的正確姿勢。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個乳房餵哺。除非奶流量過急,寶寶嗆奶時,不要以剪刀式手勢託夾乳房。這種手勢會反向推動乳腺組織,阻礙寶寶把大部分乳暈含進小嘴裡,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排出。

找一個寶寶和媽媽配合好的姿勢,需要一些時間。媽媽們往往會因為關注寶寶吃沒吃到奶、有沒有睡著、銜乳是否正確,而經常長時間低頭看寶寶;二寶媽媽也會經驗十足而邊餵奶邊刷手機,這些都是之後頸肩痛的誘因,所以媽媽們餵奶需要提醒自己活動頸部,每隔幾分鐘頭部後仰10秒鐘。

(孕媽幫幫團)


【我們是誰】▼

創始人,昭媽,有10年主流媒體經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分享有溫度的孕育經。

“孕媽幫幫團”是中國育兒在線旗下靠譜的專業孕育平臺。為你分享孕媽生孩子、養孩子、夫妻感情、婆媳關係、家庭生活那些事情,偶爾還會來點孕育產品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