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如果你有机会进入广西西部山区的腹地,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多姿多彩的各少数民族之间,有一支服装、语言、风俗习惯跟当地民族迥异的特殊族群,尽入眼帘的,皆是似曾相识的唐装汉服;声声入耳的,又是耳熟能详的西南腔音,你一定会感觉到,时光仿佛倒退了一百多年,或者,他们是某一个少数民族?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但他们确确实实,就是汉族,是一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在这里,他们自称为“高山汉”,顺理成章地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

随着公路的开通和时代的变迁,这一支神秘的族群才渐渐为人们所知觉。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严格来说,高山汉族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学术上将他们定义为“高山汉族”,泛指的是随着历史上的每一次移民潮迁入桂西北部山区的西南移民。当地壮族则称他们为“布哈”,意思是“转移居住的人”。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有专家认为,广西的高山汉原本就是川、湘、鄂的汉族,从明末清初开始,由于战争、历史、政治的原因迁移广西,相当一部份是明末李自成余部李定国的部下,李定国“兵溃”后,其部属又继续抗争了几十年,最后流散于滇黔桂边地的少数民族地区。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当时,地势平沃的水源地已有壮族土著居民占踞,只有远离水源,土地贫脊的大石山尚无人烟,他们在这里停止了流亡的脚步,安放好祖宗的牌位,开始了祖祖辈辈都在跟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抗争的艰辛生活。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由于生活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加上这些地区交通都闭塞,这些散居的汉人一方面渐渐与汉族主流隔绝,产生文化脱节,另一方面受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影响同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汉族人慢慢地形成了生活、文化风格独特的“高山汉族”。较之于大多数居住在平地的汉族人,“高山汉”的服饰文化和生活习俗,更顽强地固守着汉族古老的传统。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现在,高山汉族主要散聚在广西百色市的隆林、田林、凌云、乐业等地,云南、贵族也有分布。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走进高山汉族人家的堂屋,眼睛朝神龛神位一扫,就可以看到正堂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位”。虽然族群间地理位置相距遥远,而且阻隔着重重大山,可以认为许多部落之间毫无往来,但奇怪的是,彼此供奉的牌位一模一样。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与当地其他民族相比,高山汉族更显得念旧怀祖。他们订族谱,供家神,立墓碑,追述祖流分支,理顺迁徙脉络,校对字辈排行,几乎每一个老人,都能把家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走在高山汉族聚居地域乡镇的街头,一种别样感觉扑面而来,身着“小匾衣”、大脚裤、穿围腰的妇女比比皆是,围腰上用彩布镶几条酷似高山梯田状的马鞍形花纹,朴素大方。而男装则保留了一定的唐装特征,直布纽、小立领、方四兜是其主有特色,除了纽扣,还真的有点类似后来出现的国服“中山装”。高山汉同胞对自己的传统服装引以为豪,平时穿着者众,街圩上卖民族服饰的摊点众多,卖服装的大妈们忙不乐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的衣、裤、鞋、袜、背带、围腰带应有尽有。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蓝黑色崇拜是这方族群服饰的重要特征,是一种自然崇拜。选择蓝色为上衣的主要底色,那就是采用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天蓝色调和水蓝色调相一致,内含与大自然亲近和谐相处的朴素哲理,也具有祈求天神眷恋,风调雨顺的心愿。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另外,则是汉族迁入新的环境后,由于安全和生存的需要,寻找和当地民族的相同点,而选择壮族的主色黑色为下身衣服颜色,这是民族融合的一个体现。高山汉的服装以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的最为典型。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说来一点都不夸张。这是“高山汉”服装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在绿色原野的大底色中,村姑们穿着浅色的衣妆,显得葱嫩和水灵。她们吃的五谷杂粮,脸庞红绯绯,象扑上一层脂粉,笑出一口山泉润白的皓齿,朴素清纯。连放假回乡的学生妹也喜欢身着传统服饰,背起背篓干起农活。不得不说,这才是高山汉族家园中最靓丽的风景。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高山汉一直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贫困之中,他们向山里的其他民族学习,用岩石彻成水池储蓄雨水,制作石器的生活生产用品;在石缝里刨食,用贫脊而稀少的土地种植玉米、红薯和豆类等耐旱作物。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并以此为主食。制作出了用玉米渗杂少量大米煮成的苞谷(玉米)饭,还有极富营养的豆腐渣,易于储存的酸坛肉,同时也带来了熏肉的制作技术和抵抗高寒和孽障的竦椒、花椒的饮食习惯,在让一代又一代的高山汉人渡过难关的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其他民族。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象其他山地民族一样,高山汉族生性豪爽,来的都是客,只要你路过家门,不进家做客吃饭,那是不礼貌的。别看那火塘上的大火腿被烟熏得黑乎乎,好客的主人砍下一节来,用火烧烤外皮,温水洗刷干净,切成大块,文火炖熟。特有的芳香即可弥漫满屋,吃一口肥而不腻的熏肉,蘸一蘸和着青红辣椒花椒油盐舂制的味碟,尝一口农家的苞谷酒,吃一碗金灿灿的苞谷饭,品一品那可口的“糖狗儿”,定叫你回味无穷。即使高山汉的后人走到了山外大世界,思乡之情的依然留在那老屋里。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在高山汉族中,建房意识非常强。作为外来民族的汉人,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他们勤奋吃苦的精神特征。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而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民族特色“道具”——背篓。你看那些勤劳的主妇,正如山歌所唱那样“哪座高山不照阳光,哪只画眉不会歌唱。挖锄刨出了亩亩良田,背兜堆起了幢幢楼房……”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走进高山汉族村落,走走探探老房子。大石山区只有千山万弄,族人以石为居。民居大多以砌石为墙,偶尔有精美石雕石刻修饰墙脚门窗;也有以夯黄泥为墙的。屋顶盖瓦,屋内以木结构为主,与壮族木楼的内部结构颇为相似。老房子讲究三房一照壁,讲“四言八柱”,“耍瓜洋耳”, 要“丈六八”, “丈七八”, “丈八八”……触摸这古朴的房子,如同翻阅泛黄的诗页,等你细细品味。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高山汉族,一个特殊的族群,一个不屈的族群,一个令人敬仰的族群。作为一个外来的族群,在入乡随俗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同时又保持自己民族的根。崇文重教,用勤劳的双手与不屈的信念守望着族群的灿烂明天。

高山上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少数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