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发物,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刘露涛

关于牛奶致癌,马上回想到美国的柯林坎贝尔。在中国做了27年的饮食调查研究(同时由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参与)。完成了营养学的巨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又名为救命饮食)。柯林坎贝尔也被称为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柯林坎贝尔在书中详细的写了一个实验,关于牛奶中酪蛋白促发癌症的。实验中给老鼠喂食含有黄曲霉毒素(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质,特别肝癌),使老鼠100%带有癌细胞,然后分两组,一组喂食含有20%和5%的酪蛋白(牛奶蛋白质的主要成分,牛奶蛋白质的80%为酪蛋白,人乳的蛋白60%为酪蛋白),发现摄入20%的老鼠癌细胞迅速扩散(癌细胞最怕扩散,每个人每天都产生癌细胞,而重要的是我们的免疫细胞可以杀死癌细胞),而5%的组老鼠癌细胞没有扩散。然后,柯林坎贝尔将喂20%的组改为5%的酪蛋白,发现癌细胞停止扩散,因此,柯得出结论,酪蛋白促进癌细胞分裂。最先发现牛奶促进癌症的是一个印度人,但他的名气小,没有引起重视。



我们再看下牛奶的成分:

1. 蛋白质,前面讲述了,不再多说;

2. 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刺激细胞分裂,癌细胞最 怕的就是分裂,分裂多了就扩散了。美国FDA允许乳牛使用激素,以此来增加产奶量,同时也使奶中的IGF-1增加了许多。我国的奶牛每天产奶量也达到了30公斤左右。

3. 戴奥辛(也叫二噁英),被称为世纪之毒。牛奶里含有。为什么谈这个,因为前面提到的柯林坎贝尔参与了戴奥辛的研究。

另外,目前有确切研究证明,牛奶就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生。所以,你的亲人中有乳癌的,肠癌的和前列腺癌的,还是少喝点。

我们一直都被教育喝牛奶补钙,补优质蛋白。美国出名的《护士健康研究报告》对几万人长达几年的跟踪发现每天吃1份奶和吃3份奶的人,骨折概率相同。但是钙能够预防大肠息肉的癌变(日本新谷弘实的研究)。我认为对于一般的人每天喝一份奶(100~250毫升)最好选择酸奶是问题不大的。对于某些癌症也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作为我的客户,我会建议乳癌,前列腺癌和肠癌的人完全戒掉牛奶。


最后强调一点,我不是素食,但对于已经患癌的人,还是按照柯林坎贝尔的建议去吃吧😊。

祝您健康!!!


解振华营养师

很多人对于牛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认为癌症患者吃了所谓的“发物”会加重癌症,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上没有“发物”的概念。

牛奶是非常好的食物,它的营养成分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仅是优质蛋白的来源,也是优质钙的来源,所以牛奶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喝牛奶时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牛奶里面含有少量的脂肪,如果大量喝牛奶的话,会稍提高脂肪的摄入,但是市售的牛奶都是有严格的监管的,不会发生激素等添加的问题。另外,喝牛奶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问题,就是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会拉肚子,这样会影响牛奶中营养的吸收,这种情况下通过喝酸奶来替代牛奶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海上名医

你好!我是张召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您的提问有4个问题,我们先来一一梳理一下。

什么是发物?

哎呀,这个是发物,不能吃!生活中各种发物禁忌实在是太多了,那到底什么是发物呢?其实无论是在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中,都没有发物的说法。 发物更多还是民间定义。从字面意义来说,发物是指那些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所以说不能笼统的说某一种食物是发物,不能一概而论。那到底食物中什么成分会引起“发”呢?

食物中常见的“发”成分

  • 发物中如鸡、蛋类、猪头肉等对人体而言为异体蛋白,这种异体蛋白就可构成过敏源而导致人体发病。
  • 鱼、虾、蟹类本身就含组胺,而组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了机体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诱发皮肤病,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发热等。
  • 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对大米、小麦、玉米等都可产生过敏反应。
  • 酒、葱、蒜等可通过酒精或挥发刺激物质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肤病病情加重或病情迁延。

牛奶是不是发物

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有不少报告都声称牛奶容易增加癌症的风险,其实此观点更多的依据来自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他把自己的研究经历写成了《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牛奶中的酪蛋白会促进各阶段癌症的观点正是出自此书。除了含有酪蛋白,牛奶中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也被认为是增加癌症风险的原因之一。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于2007年底联合发布的第二份《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的专家报告,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风险进行了权威的评估,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其中,关于牛奶和乳制品与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结论是,目前没有任何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牛奶有增加或者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

但是牛奶可能有降低结肠癌风险的作用;高钙饮食,不论钙是来自于牛奶还是其他食物,摄入超过每天1.5克钙质,有可能有增加前列腺癌风险的作用。有限的证据则暗示牛奶可能降低膀胱癌的风险、牛奶以及乳制品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奶酪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如果是癌症患者,由于考虑到在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耗量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时候,牛奶还是最佳的钙质来源,因此适量的牛奶还是可以选择的,不过考虑到牛奶蛋白和IGF-1的风险和癌症患者体内高IGF-1水平,不建议癌症患者过量摄入牛奶。

癌症患者,“发物”真的不能吃吗?

  民间说法中,除了肿瘤病人不能吃“发物”,手术后病人也不能吃,有科学依据吗?

1、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刚才举例说的那些“发物”如:鸡肉,鱼肉,鸡蛋,牛奶等等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肿瘤病人本身就存在着蛋白质营养不良,最后死于恶病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构成和修复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缺少了优质蛋白我们拿什么促进肿瘤病人恢复,提高肿瘤病人免疫力呢?

2、均衡营养,增强抵抗力

3、建议肿瘤患者,做一个急性过敏检测和慢性食物过敏检测,至少在明确自己身体对哪些食物过敏的前提下,规避过敏食物,减少身体负担和炎症,选择其他替代食物,满足身体营养需求,促进身体恢复。

结论:牛奶不是发物,癌症患者可以适当喝牛奶,健康的饮食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过犹不及,在此基础上,食物是来自植物还是动物,那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欢迎讨论交流并留言,如觉得有用,请转发给需要的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张召锋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精准营养学院发起人,注册营养师,北京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营在校园”健康促进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北京市食品安全标准专家,《食品健康家庭自助图解一本通》(共4册)主编,《终结糖尿病——12周饮食方案远离与逆转糖尿病》主译,《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与药膳调养》副主编,一直致力于营养与疾病、生命早期营养、精准营养等研究和科普。


张召锋-精准营养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人说鱼虾蟹 ,牛羊肉,鸡肉,牛奶等等都是发物,很多病人不能吃。如果吃了会诱发更严重的疾病。这说法靠谱吗?牛奶也是所谓的发物,癌症病人可不可以喝呢?

下面就聊聊这个问题。其实发物这个说法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只能说有些食物在某些疾病期间是不适合吃的。也有些食物比如虾蟹等等可以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这些不适合吃的食物和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就是所谓的“发物”。

牛奶被称为发物,还有牛奶致癌的言论吓坏了不少患者。牛奶真的致癌吗?癌症患者真的不能喝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牛奶致癌这一说法
已被证实是谣言。肿瘤病人需要增加营养,而牛奶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很好的营养来源。因此是可以给癌症病人适量喝的,只是不提倡过量喝。


曹立静

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的,总体上来看,肿瘤和发物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宏雅容邦

发物"是指某种疾病的患者,在此期间进食某些不宜食用的食物,亦即能诱发疾病的食物。一般按其性能可分为六类: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羊肉、狗肉等不能同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