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里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

wonderdch


有人说,电视剧《大明王朝》里的杨金水装疯,是为了嘉靖,为了防止有人给嘉靖泼脏水,防止海瑞查到嘉靖头上,揪着不放,弄得天下乱了体统。仿佛杨金水,吕芳都是嘉靖的亲人,都爱嘉靖得不得了,甘愿为他遮风挡雨,捉刀受过。

这,也太无知,太浪漫了。皇帝身边的奴才也是混口饭吃,也有人性,可能并不会天生就这么高尚,高尚得不要命。更何况,这种猜测也根本不符合剧中固有情节。

剧中所表现的现实非常清楚——面对海瑞砸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直到最后几集,嘉靖都是死不认账的,所以在他之下的所有人都成了替罪羊,沈一石自焚,马宁远处刑,郑必昌、何茂才下狱、严家覆灭,而吕芳,只有吕芳,是带着干儿子杨金水全身而退了的。这处于四十多集连续剧中黄金分割点的第三十七、三十八集,也就是吕芳交代好一切,带着杨金水逃离灾祸的一集,堪称高能。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是一个浑人,是一个极端聪明,六亲不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鬼才君主。这是一个没有感情,缺乏人性,极端冷酷的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杨金水可能外放地方,不完全了解主子的性格,而吕芳,好比资深家奴,在嘉靖身边伺候了他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他是阎王脾气。所以你要让吕芳真心喜欢嘉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是痴人说梦。既然吕芳都不会,那么杨金水,就更不会。

如果说沈一石是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玩火自焚;严世藩是简单粗暴,飞扬跋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嘉靖是阎王爷六亲不认,裕王是唯唯诺诺又争风吃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清流是小题大做,沽名吊利;海瑞是上纲上线,不食人间烟火,那么,吕芳,是本剧中唯一一个有正常人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并且人性尚存的人,吕芳也是唯一主动急流勇退,得以善终的人。实际上,相比严嵩,徐阶,吕芳甚至是赢了,因为他走之前,还埋下了一个未来翻本的种子——冯保。

剧中人物,太监黄锦描述吕芳——“因为有了万岁爷,我们才算是半个人,因为有了老祖宗,我们才活得有半个人样。”

这前半句话,应该算又褒又贬,因为有了万岁爷赐予的权力,身体残缺的宦官们才能够勉强在一大群男性精英成天的勾心斗角中获得一些自信,然而他们之所以失去男人的尊严,也正是应为皇帝和封建王权。而对老祖宗,却是明褒的——正是因为老祖宗的庇护和周全,干儿子们才可能真的好好地活着。

对吕芳这个人物的定位,很好的从黄公公嘴里说了出来,过后,又在吕芳自己口中找到了对应——

当吕芳带着受尽折磨的杨金水离开权力的风暴核心,面对装疯的杨金水,他说——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啦,咋们给太祖爷守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咋们啦,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我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咋们爷儿俩干干净净的做人。

可见吕公公虽然身残,但是内心是健全的,自信的,清白的,脏事情他不会做,对主子也是坦坦荡荡,这一切,嘉靖心知肚明,所以才允许他全身而退。

当然,在退之前,还要发挥他的余热,把他从稷壤召回,跟着自己演戏,把海瑞的对奏烧了。可见,在嘉靖心中,吕芳是他唯一信得过的,可以和严嵩、徐阶形成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的至关重要的力量。嘉靖也知道,严嵩倒,这种三足鼎立的稳定模式就再也不可能维系了,所以重用陈洪,让他作为酷吏,和清流们二元对立。

杨金水肯定是过人聪明,并且十分忠诚可靠,才可能年纪轻轻,就被赋予极大权力,外放地方,监管织造局,也就是监管宫里的大生意。说白了,这就是帮皇帝挣钱的。然而杨金水疏忽在,他认为皇恩浩荡,手下这帮官吏应该是懂得游戏规则的,谁错,也怪罪不到皇帝头上,而自己只要有皇帝这靠山,大多是有恃无恐的。所以直到他看到沈一石留下的账单时,才知道有些事,是整个体制的事,连皇帝也是担不起的。这个刚开始还置身事外,端着茶杯笑看瓮中之鳖一般的江南官吏商贾的职业经理人,一夜之间自己却体验了什么是耗子钻风箱,两头不是人。他要保的并不是皇帝,因为皇帝是不可能错的,游戏的规则就是找替罪羊,那么现在替罪羊沈一石自杀了,往上追究,就该自己自杀,然后吕芳自杀,或者严嵩自杀,严嵩和贪官们是始作俑者,是不可能来捞自己的,那么他必须要保的是吕公公,有且只有吕公公才能给他一条活路。所以,他选择了还没有进宫,就疯了。只有守口如瓶,才能给吕公公争取时间。

刚开始吕公公身处宫中,搞不清楚情况,当他一步步看清楚了案件全貌,唯一合理化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己私下去找阁老们和解,只有这样方能维护皇帝的面子。这其实符合囚徒悖论的基本原理——两个囚犯被抓住,如果互相指认,那么都不得好死,如果都守口如瓶,那么都无罪释放。但是要想都守口如瓶,必然先要串供。吕芳就是希望严党和清流都不要互相咬了,然后慢慢把事情化解,这样也就不至于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和胡宗宪的思路也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吕芳正好犯了封建王朝统治权术的大忌——没有任何事能够欺瞒皇帝,欺瞒就是不忠,不忠,就要坚决除掉。

对于当时的情形和吕芳的做法,嘉靖是心领的,但是对外而言,这种风气却不能涨,所以作为私下里的回报,也是公开的惩罚,就在案件搞清楚以后,放吕芳和杨金水一条生路。

吕芳确认自己安全过后,接出了杨金水,离开即将掀起腥风血雨的朝堂,这是他们一老一少心心相印,互相拯救的承诺,也是这部神剧的高潮之一。

而每当我看到吕芳给冯保磕头,告诉他——孩子们全交给你了这一幕时,以及杨金水在河水中冲洗自己身子,嚎啕大哭时,不禁震撼,这才叫不卑不亢,不离不弃。


HannibalLecter


要说杨金水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毕竟嘉靖都多次说过他是称职的,也是得力的。杨金水在浙江的时候,他做事情还是非常靠谱的,也是有手腕的。比如毁堤淹田后,自己用干儿子李玄的性命来堵大臣的口。进京面圣的时候,胡宗宪在改稻为桑上为难过他,他也没有乘机报复,还是如实的向皇帝报告浙江的情况。



只可惜一山更比一山高,杨金水遇到了徐阶的徒弟赵贞吉,阴沟里翻船。杨金水疯了以后,赵贞吉等人去看他。杨金水说了这样一句话:

“赵贞吉可是个厉害人物,你们得防着点。”

杨金水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当初,赵贞吉从南京调过来的负责审理浙江的案子,正是杨金水正是没有提防赵贞吉才让自己落到如此田地。


按道理来说,杨金水在浙江多年,对浙江的事情可谓是了如指掌。赵贞吉不过是刚从南京来的,此时的杨金水是觉得赵贞吉弄不起什么风浪来。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赵贞吉借力打力,弄得杨金水不得不以装疯来拖延海瑞审案,以保住宫里的名声,嘉靖的名声。

很多人只看到了海瑞提问犯人郑泌昌何茂才,把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杨金水毕竟是吕芳派去江南织造局的,用杨金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是万岁爷派到江南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

此时,杨金水还没有疯。他去找了一个人,那便是赵贞吉。在他无法说动赵贞吉的情况之下,这才不得不装疯来拖住案子的审理。很多人忽视了一点,审问浙江大案最为关键的人并非是海瑞,而是赵贞吉。从这个案子的结局来说,杨金水最惨,不得不装疯,甚至连命都丢了。海瑞王用汲也不用多说,完全是不要性命的办案。

唯独一个人永远是置身事外,那便是主审赵贞吉。最后得益最多的也是他,向嘉靖表了忠心,在朝廷中也赢得名声,后来成功的进入了內阁。

本来浙江是杨金水牢牢控制的地盘,这个案子也是杨金水说了算。可是赵贞吉利用海瑞这把利剑,审问出宫里的丑闻。这种情况下,海瑞有圣旨,锦衣卫动不了他,杨金水也没有办法。只有赵贞吉上奏皇帝,免除海瑞的陪审才能保住宫里面的名声。

杨金水只能求赵贞吉,赵贞吉自然不听。这样杨金水便只能装疯。赵贞吉靠着海瑞打倒了杨金水,自己反客为主。整个案子,一直追着审问的是海瑞王用汲,赵贞吉可是悠闲的很。如果供词得罪嘉靖皇帝,得罪严嵩严世蕃等人,得罪司礼监织造局锦衣卫,那自然是海瑞的过错。供词毕竟不是赵贞吉审出来的,他可是一直在揣摩嘉靖的意思,一直在向嘉靖表忠心。

所以最后海瑞和胡宗宪对话的时候,胡宗宪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能震动朝廷,是因为有人想震动朝廷。

历史是什么


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保全皇上的圣名,然后同时也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海瑞太厉害了,穷追不舍,到时候毁堤淹田的事情一旦全部交待出去,他杨金水因为身为司礼监的江南代表,身负皇命,他干的坏事就相当于皇上干的坏事。他当然只有依靠装疯卖傻躲过一劫。吕芳和杨金水是嘉靖的人,他俩对嘉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仅是忠诚,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俩算是嘉靖的家人。虽然他们都自称是奴才。称呼上,他俩都称嘉靖为“主子”、“万岁爷”、“主子万岁爷”。锦衣卫也是。这就表明,他们的一切只需要向皇帝负责,向嘉靖负责。 吕芳这个人,剧中同是太监的黄锦说过这么一句话,"因为有了万岁爷,我们才算是半个人,因为有了老祖宗,我们才活得有半个人样。"而嘉靖嘲笑吕芳身为太监却儿子孙子一大堆,言辞虽然是嘲讽,实际上是表达自己的孤独。皇宫内外,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或许有,那这个人就是吕芳。吕芳作为嘉靖的家奴,凡是都先想到的是皇帝的脸面,防止任何人往主子脸上泼脏水。这就是他和陈洪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后来他会拎着酒去找严嵩,犯了嘉靖的大忌。某种程度上,吕芳作为嘉靖的代言人,还要负责在清流和严党中间和稀泥。防止一方独大。吕芳还有很强大的政治远见,所以他会把冯保送到裕王府给世子做大伴。除了万岁爷的脸面,吕芳还要维护太监集团集团的利益,处理各路大神的各种冲突。比如黄锦和陈洪不对付,但俩人在他手下都服服帖帖。 杨金水不是是真疯了。杨金水跳到河里由于压抑得太久而发出沙哑的吼叫,那一瞬间我有点震惊。真心佩服王劲松老师的表演,我这几年的膝盖一直都在他那儿。杨金水和吕芳名义上是父子,实际上也是父子,只有父子之间才能有那种毫无猜忌,经得起考验的感情。 杨金水一出场,跟西洋商人介绍丝绸的那段,真心碉堡了。“真正贵族是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他一天换了几件衣服,用心才能看得出来。”那语气,那腔调,那动作,那神情。仨俩句话,几百万两白银的生意,妥了。 接下来就是毁堤淹田,杨金水的态度是“那是你们地方衙门的事,我只管给宫里织丝绸。”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只对皇帝负责,你们爱咋折腾咋折腾。 后来改稻为桑出事了,海瑞来了。这笔架子整天就板着一张臭脸,也只有王用汲能忍他,果然是真爱啊。海瑞要审郑泌昌和何茂才,杨金水不让海瑞审郑泌昌和何茂才,海瑞偏要审郑泌昌和何茂才,然后杨金水没招了,就出事了,疯了。 杨金水是有情有义的,情是对吕芳的,对芸娘的。在装疯之前,他给了芸娘一个干女儿的名分。让芸娘离开他以后能清清白白的做人。义是对沈一石的,沈一石从打着宫里的旗号赈粮的时候就开启了他的作死之门。虽然沈一石最终可能都逃不过一死,但如果不那样做,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 沈一石死了,杨金水疯了。我很佩服杨金水的耐力,从杭州一直装到紫云观。吃苦不说,还得受罪。比如陈洪那个杀千刀的。 杨金水为什么不一死百了。纵观明朝的各路牛人的各种死法,有吃慢性毒药赶在上任前死的,有大锤子砸钉子扎脑袋死的,有揉肚子把自己揉死的。杨金水干嘛不弄一个奇特的死法刷新一下。 杨金水装疯自然有他的理由。死了没法跟万岁爷交代,也没法跟吕芳交代。甚至没法跟自己交代。宫里上上下下跟有一丝瓜葛的人都得跟他一块儿挂。这是他不想的。所以一路都在熬,熬到进宫面圣,嘉靖面前,头都磕破了,借沈一石的口说出了部分真相。也算是给沈一石伸冤,但嘉靖无法给沈一石平反。进京面圣这一段是这部剧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段里,杨金水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也给了万岁爷一个交代,也让吕芳大大的喘了一口气,然后就去了紫云观。在紫云观,还得继续装疯,不装,前边的一切全都白费了。如果吕芳不是吕芳,杨金水估计会在紫云观装疯装到死,或者装到万岁爷崩,或者装到吕芳死。但吕芳就是吕芳,在去给太祖高皇帝守陵之前,他去紫云观带走了杨金水。这对不是父子的父子将会在孝陵度过自己的余生。


玉儒于成


兹事体大!

当时大明王朝国库空虚,北边俺达进犯,东南沿海又有倭寇,嘉靖还得修道观庙宇。一切都要钱来支持。恰好江南制造局谈成了五十万匹丝绸以解燃眉之急。

那么,问题来了,丝绸是要蚕丝去织的,浙江本来地就少。所以严氏父子想出来“改稻为桑”的国策,既可以捞银子,又可以解决国库空虚。而且他们还以为,浙江官员都是他们的人,譬如胡宗宪就是严嵩的人,郑泌昌、何茂才是严世蕃的人,还有江南织造局杨金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最喜欢的干儿子。做起来会顺风顺水。但是没有料想,胡宗宪看穿他们得计谋,心系百姓,从中阻碍“改稻为桑”实施。

严世蕃逼的没办法,指示郑、何二人炸开新安江堤口,打算毁了九个县,置百姓生死不顾,好贱价收购农民的田种植桑苗。此伤天害理之事,亘古未有!!好在胡宗宪及时将洪水分流,只淹了淳安一个县,建德半个县。保住其他县!此事牵扯太大,胡宗宪也只能用此事节制郑何二人不实施改稻为桑先。

灾民不愿意贱价卖田,于是从其他县买粮渡灾。胡宗宪也找老朋友赵贞吉借军粮。暂时缓解。同时,裕王向吏部举荐了海瑞出任淳安县知县,王用汲任建德知县。严世蕃举荐高翰文任浙江知府。海瑞王用汲肯定是不同意贱价收购灾民的地的,高翰文虽是严世蕃举荐,但是想到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还善存良知,也没有与郑泌昌、何茂才同流合污。于是,郑何二人使出奸计,一方面知会丝绸商人沈一石暗中使用美人计,让高翰文教杨金水的对食芸娘弹奏广陵散,被小太监们逼迫签署协议,内容是勾搭公公对食。另一方面,将倭寇头子井上十四郎放走卖粮食给灾民。来一个私通倭寇的罪名,让海瑞杀灾民。海瑞到达后将冤情给平反了。事情闹大了,嘉靖要追究了,于是乎派江苏巡抚赵贞吉为主审官,海瑞、王用汲为陪审。

海瑞在审查过程中套路了郑何二犯,将他们毁堤淹田、私通倭寇的事情捅了出来。这下好了。牵扯的人多了。

首先,胡宗宪是浙直总督,东南抗倭战局需要他,前面也说了,毁堤淹田他是知道的,但是为了节制郑何二人,他将实情隐瞒了。所以此时再翻案,身处前线的胡宗宪到底该不该撤职调查。事关重大!

再次,这件事情是小阁老严世蕃指示的,如果要查办,要不要将严世蕃严嵩革职。他们把持朝政二十年,门生故吏三千生。如果动他们,势必会影响朝局动荡。

最后,嘉靖不上朝修道,花销自然很大,他需要钱供他开支。所以很多事情严嵩父子都扯到了嘉靖帝身上,逢迎圣上,百官敢怒不敢言。国库的空虚嘉靖要负主要责任的。

综合上面的,杨金水不疯,锦衣卫绝对有办法收拾他,让他开口,他如果开口,一片人脑袋落地。疯了,还可以隐瞒一切,保住所有人。而且他利用了嘉靖对道教的痴迷,鬼话连篇的骗过了嘉靖,让他去长生观陪蓝神仙去了。

最后,嘉靖为了不让吕芳牵扯太多,直接叫吕芳去南京守朱元璋的陵去了,中途,他对杨金水说,我们爷俩再也不用装了,再也不用受委屈了。

总的来说,大明朝山雨欲来,官场贪墨,嘉靖刚愎自用,君为先,社稷次之,民为轻。大明朝这艘大船正在暗流汹涌中飘摆不定。总总的一切都是为了掩饰嘉靖的昏庸。即使海瑞上了一道天下第一疏,即使后续张居正改革,也没能挽救大明朝的衰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小骨头说事


杨金水这么一个聪明、能力突出、对嘉靖忠心不二的人,为什么不得不装疯,一装就是三年?

这是因为浙江大案违反了游戏规则

浙江大案,改稻为桑变成了毁堤淹田,进而产生了勾结倭寇、查抄沈一石家产归国库、沈一石家财被卖给徽商等连环案件,背后牵扯的人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深。

对此,胡宗宪、杨金水尽管目的不同,但都极力试图把案件控制在可控范围,也就是只讨论郑必昌何茂才这样的地方官员贪污问题,不牵扯到朝堂里的严嵩,更不能牵扯到嘉靖。

他们一度达到了这个目的。

只抓郑必昌何茂才和宫里几个太监,严党没有伤筋动骨,嘉靖一直掌控的大局平衡仍然可以维持, 可以说杨金水非常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但是杨金水还是失算了。

精通权力的游戏里所有规则和潜规则的杨金水,这一次遇到了一个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海瑞。

此时浙江大案的真相再也难以包住了。

有些事情,哪怕私底下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明面上不知道,和摊开了、明面上知道,性质和后果就截然不同。

海瑞穷追猛打,揪着郑必昌何茂才手里的罪不放,顺藤摸瓜,眼看就要把事情扯到织造局和宫里。

杨金水求助于赵贞吉,请赵贞吉停止海瑞继续审案,赵贞吉拒绝了。

接着杨金水就疯了。

杨金水必须疯。

为了嘉靖,为了吕芳,也为了他自己

真相在嘉靖亲自审问杨金水一幕。

嘉靖先是问杨金水看到了什么。

杨金水回答飞元真君。嘉靖问飞元真君又是谁,杨金水回答忠孝帝君。嘉靖再问忠孝帝君又是谁,杨金水说万寿帝君。

此时嘉靖已经完全明白了,杨金水是装疯。

因为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都是嘉靖道长自己给自己封的道号。一个真正的疯子,是不会利索地说出这些来。

主奴二人心照不宣。嘉靖继续问杨金水,你是谁?

杨金水用沈一石的口吻回答。

杨金水用沈一石的口吻说丝绸都被人穿了,嘉靖问都被谁穿了。

杨金水先是招出了严嵩和严世蕃。

然后他替胡宗宪和吕芳洗刷了清白。

最后杨金水向嘉靖承认了自己有罪,参与到瓜分沈一石财产中。

听杨金水说完,嘉靖给杨金水带上了花冠,这个待遇是只有严嵩、徐阶这样的亲信大臣才能享有的。

最终嘉靖饶了杨金水一命。

因此,杨金水之所以装疯,是为了能亲自向嘉靖陈述案件真相。只有向嘉靖面呈案情,才能将真相捂住。

对嘉靖来说,杨金水这是忠

浙江大案被海瑞捅破天,事情不可收拾。

毁堤淹田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一旦让朝野皆知,不仅严嵩会垮台,嘉靖也会遭到唾骂。

而郑必昌何茂才这样的当事人被迅速斩首,杨金水疯了,事情就无从查起,风波就会过去,嘉靖的名声就保住了。

对吕芳来说,杨金水这是孝。借杨金水的口,吕芳挑清了干系,重新得到嘉靖信任,得以从嘉靖陵墓监修回到嘉靖身边。

对杨金水自己来说,这是保命的唯一手段

通过向嘉靖毫无隐瞒地陈述案情真相,他向嘉靖承认了自己有贪污,却证明了对嘉靖的忠心不二。

果然,嘉靖可以容忍臣下贪污,却不能容忍臣下有二心。

杨金水赌赢了。

装疯卖傻三年,杨金水等来了吕芳去南京守陵。

这对不是父子的父子,终于可以跳出这个泥潭,从此干干净净做人。


小徐读史


因为还有沈一石打着制造局的名义奉旨赈灾。

杨金水如果不疯,海瑞就会从他这里下手,继续追查,直到搞成滔天巨案,所有人都无法全身而退。(杨金水是很畏惧海瑞的,不光因为海瑞清廉正直,而因为海瑞的推理能力简直可怕!!!)

海瑞可能追查的方向:

沈一石为什么要奉旨赈灾?沈一石和杨金水之间有什么内幕的交易?这里面制造局和浙江官员存在什么样的幕后交易?要不要彻查?小阁老有没有涉及在里面,更远一点,严阁老有没有贪污?该不该杀?查下去杨金水、沈一石的这些举动是不是以吕方为首的司礼监太监指示的,默许的?吕芳贪了没有,贪了多少,各个大太监又贪了多少?要不要抓,要不要杀?把人都抓了杀了,谁来主政?谁来管东南的军饷?国家还要不要了?

这些贪腐官员,按照大明律都得抄家灭族,但这个时候,兴起大狱,朝廷能不能承担这么巨大的风险?嘉靖的原话:“有辜的无辜的牵涉那么多人,你叫朕这个时候拔出了白刃杀谁是好?”

还有最大的一点:

嘉靖帝是不是早就知道“毁堤淹田”?

中国古代政权,有一点比较有意思,“虚君实相”,这套理论甚至贯穿到中医里面,黄帝内经就讲心为君主,君主不受病邪,而心包代君受邪。

黄帝曰:手太阴之脉,独无俞,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

所以嘉靖虽然嘴上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但实际上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的?大部分都是责之于内阁、六部九卿,而如果任由海瑞继续追查,把最终的问题症结引向宫中,引向吕芳,引向嘉靖,我大明天子,是不是就要下《罪己诏》,是不是真的就该退位让贤,真的去清修了?

杨金水即使装疯,也可以果断的切断宫中、嘉靖帝与浙江大案的牵连,从而保住了嘉靖帝的颜面,吕芳一干太监的性命,而且在后来嘉靖帝试探他的过程中,他已经表露出来了即便死也不会透露一丁点儿信息的态度,这才侥幸活命。

嘉靖帝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民心不附,怕的是统治的法理基础就此断绝,怕的是朝野非议,怕的是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这也正是这个电视剧吸引人的地方,越是黑暗的地方,越是有人性的光明在闪耀。最后以谭晶老师的片尾曲结束吧,我觉得这首歌特别的优美,悲凉中带着一丝温暖,绝境中又蕴含着一点希望,这大概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千百年来能够如缕不绝延续下来的原因吧。

路蒙蒙……

寂寞大地有人行。

烟波去去秋风冷,

故乡月,最分明。

叹远近……  

萧瑟山中赶一程。

登临心系天下事,

脚踏中原路不平。

万里奔行,只为苍生,

一怒长江笑,一笑黄河清

悲欢同,忧乐与共,

云在青天水在瓶。

天已明,

几人醉卧几人醒?

几人一梦惊风雨,

起坐时看海阔天青!


谈者无语


因为海瑞查案,最后查到了嘉靖。杨金水的主子嘉靖的圣名不能有染。兹事体大,杨公公不得不装疯。


杨朱学派


要弄懂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首先要弄明白杨金水是因何而疯?为何要疯?


杨金水的疯不是因为“毁堤淹田”而疯,也不是因为贪污而疯,杨金水的疯是因为嘉靖帝疯,是因为宫里疯的,也可以说是因为海瑞而疯。

海瑞在审问郑,何二人的时候问到了关于沈一石的钱的问题,旁边偷听的锦衣卫,后来的赵贞吉不知道,但我们知道钱大部分是通过织造局送到了宫里,就是这一条不由得杨金水不疯。

我们都知道杨金水的后面是吕芳,吕芳的后面是嘉靖,当时的情形是如果海瑞继续审问郑,何二人那么势必会牵扯到杨金水身上,到时候如果再让海瑞审问杨金水,不管有没有审出什么,宫里都脱不了关系,这就是“给宫里泼脏水”,嘉靖的圣名肯定会被玷污,像杨金水这样的人,嘉靖就是他们的一切,所以肯定不能让嘉靖皇帝有什么脏水。



而如果杨金水疯了,那么就算郑,何二人把杨金水供出来,海瑞也追问不下去,不至于去审问一个疯子吧。当时知道钱被宫里贪污的只有沈一石和杨金水两个人,账册两部,一部被烧了,一部送到了嘉靖面前,而沈一石死了,所以杨金水疯了,嘉靖就没关系了。


大明王朝第二集里面嘉靖曾经是这样说杨金水“吕芳,你用的这个杨金水还是得力的”,嘉靖这样的聪明人都这样说杨金水得力,可见杨金水的假疯不是简单的疯,当然是出于更深的原因而疯了,而能让杨金水愿意疯的,只有宫里了。


一树梅花一放翁


杨金水除了装疯,别无出路,想死都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查抄沈一石的时候,杨金水已经把沈一石的账册直接送到了宫里。杨金水很清楚,嘉靖要的是钱。告诉嘉靖钱在哪里,自然自己不会被处理。至于浙江地方,宫里其他人、严党父子贪了多少跟自己没任何关系。自己那道坎就算过去了,剩下就成了嘉靖、严家父子、徐高张、郑必淐何茂才这些浙江地方官踹被窝了,总是要踹出几个人来。

踹被窝的结果是先抓郑必淐、何茂才,搜出贪墨钱款充做军用。嘉靖希望利用自己儿子和徐高张举荐的赵贞吉海瑞等,逼迫严党父子把贪墨的钱吐出来,充做军饷。而徐高张和裕王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不把严家父子踹出来不肯罢休。海瑞王用汲一上来就打算砸摊子。把郑何二人参与毁堤淹田,勾结倭寇的事全都捅了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织造局和杨金水一块拉出来。

杨金水觉得下一个就轮到织造局和自己了。杨金水立马找赵贞吉要求海瑞不要参与审案,结果自己被赵贞吉的世故给耍了(赵贞吉觉得只要搞到钱,搞到粮,就是大功一件。其他和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倒严是徐高张的事,只要让宫里的锦衣卫看明白,审宫里是海瑞不是自己就好了)。

杨金水这下真是没戏唱了,但他是个聪明人。首先自己不能死!自己一旦自杀,嘉靖的脸就彻底黑了。浙江改稻为桑成了少数人兼并土地,巧取豪夺的工具,牵连出了织造局和市舶司。无疑是告诉天下人,嘉靖靠改稻为桑兼并自己亿万子民的土地,浙江必反。由此必然会使得嘉靖迁怒于吕芳。

装疯可能是吕芳早前提醒杨金水的计策。沈一石的账目虽然送到了宫里,核算贪墨的大数尚是可以,具体详细情况只有杨金水知道了,沈一石已经死了。详细账目就成了杨金水的护身符。织造局不仅能织丝绸,还充当嘉靖的耳目。严党父子和浙江地方勾结到了什么程度,胡宗宪这个人到底还能不能用,都需要杨金水回京说清楚。杨金水也很清楚,一旦有人捅在嘉靖的痛处,必然会不了了之,自己有可能脱险。

徐高张利用海瑞摆了严家父子一道,搅乱了浙江官场,可副作用更是摆了嘉靖一道。嘉靖光着屁股,差点就被踹了出来,还好还有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块遮羞布就是杨金水。

所以杨金水只能装疯。


qzuser232129580


大明王朝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视剧,刚开始钦天监的人被活活打死。.然后内阁在御前吵的如同菜市场一般,其实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国家没钱了。

为了筹钱,内阁决定出口丝绸,并让浙江改稻为桑,由些拉开了大明王朝1566的序幕。

无论出囗丝绸还是改稻为桑,都绕不过杨金水的织造局。无论何茂才他们有什么动作也都必须征得他的同意。从始至终他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而存在着。就像是比赛场上的裁判那样。

本来这一切都很完美,想不到出了一个海瑞。他打破了官场的潜规则,追问毁提淹田的真相。想把那些大家捂着盖着的龌龊事都暴露出来,这些事涉及了很多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尤如一团乱麻,而杨金水就是那个线头。所以当海瑞查毁堤淹田的时候,杨金水就只能装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