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康熙夜走洪廣營的故事在寧夏廣為流傳,但是你知道洪廣營和它西邊暖泉的來歷嗎?

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傳說當年穆桂英帶領十萬大軍徵西夏時,兵分五路,與西夏兵馬在平虜城交戰,西夏人戰敗退入平虜城。平虜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穆桂英便命大軍繞道直取興慶。當晚,兵馬行至一個地方,穆桂英見此地東南西三面平坦,北面有一大片沙丘地,就下令在此安營紮寨。誰知夜裡狂風四起,戰馬咴咴嘶叫,帳篷嘩嘩作響,鬧得三軍將士一夜不曾閤眼。

第二天,穆桂英就命令楊洪和楊文廣在此地築一大城。楊文廣不解地說:“此地風沙大,我軍現距興慶不遠,勝利在望,您為何下令在此築城?”

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穆桂英說:“在此築城有四個好處。一是此地草木豐盛可供戰馬飼草。二是此地周圍稼禾勢旺,可就地解決軍糧。三是此地距興慶五十餘里,在此築城安營進可以直搗興慶,退可以據城防守。四是此地北面有一大片沙丘,可以作為一道屏障阻擋平虜城西夏兵的夾攻。一旦平虜城的西夏兵夾攻,待他越過這一片沙丘已是人困馬乏,身衰力竭,我軍正好以逸待勞,以一當十。”楊文廣聽後與楊洪立即調集人馬钁土築城。

築城時,因此地土質乾燥,沙礫甚多,鋪上去的土經石夯一砸沙塵飛揚,大都流下牆去,幹了一天也沒築出一尺高來。

楊洪雖年近半百,但仍精神矍鑠,步履矯健。他先後跟隨令公楊繼業、六郎楊延昭、少帥楊宗保南征北戰,對行軍佈陣、安營紮寨、深山探路、钁土築城等樣樣在行。如今一天光景才築了不到一尺高,他就告訴穆桂英說,若有水兩天便能築成。

穆桂英聽後就騎馬到周圍去尋找水源。她轉了半天,發現在距此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東南西北都有水湖,而且湖都挺大。可是這麼遠的地方如何才能把水引到此地呢?一邊想著一邊信馬由韁地往回走。

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走到離營地不遠的地方,胯下桃花馬突然後蹄直立、前蹄蹶起、馬首高昂、仰天長鳴,又用前面雙蹄奮力在地上刨掘。

穆桂英知道桃花馬靈性極大,在此地嘶鳴刨蹶必定有異常情況。於是她就甩鐙下馬,任桃花馬蹬蹄尥蹶。不大功夫,穆桂英發現自己腳下溼出水來,她正在驚奇,突然地下冒出一股水來。這股水順著築城方向直噴而去,水花濺到臉上感到暖烘烘的,原來還是個暖水泉。

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三軍將士都征戰多年,從沒見過這等奇事,不由得歡呼起來。穆桂英明白這是神道相助,就對泉水拜了三拜,然後騎馬回營料理築城事宜。

待她回到大營,那股泉水已衝出一條渠徑直流到營地。此時,人馬爭飲,三軍歡呼。楊洪、楊文廣立即帶人築城,一層土一層水,一日功夫就築好了,因是楊洪和楊文廣帶兵築下的城,穆桂英便在城門上刻下了三個字“洪廣營”。

穆桂英與寧夏洪廣營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為了答謝神靈,穆桂英讓人把不遠處的一塊巨石搬到泉眼邊,命軍匠鑿了一個大飲馬槽,然後提起她寶刀在石槽上刻下——“暖泉,穆桂英題”這幾個字。

穆柱英在洪廣鎮歇兵一日,第二天留五千人馬固守大營,率其餘將士直搗興慶。嚴守三關口的西夏兵見宋軍來勢兇猛,忙分兵來拒,關外陳林、柴幹乘機帶人馬攻破三關口與穆桂英會和。

西夏軍大敗後退守興慶,派出大臣出使宋營講和。穆桂英提出講和可以但要寫出降書順表,並保證永不再犯大宋邊境。使臣答應寫降書順表,但要求宋軍後退三十里。穆桂英便率軍又回駐洪廣營,三日後接到了西夏國降書順表。

在班師回朝之日,穆桂英又來到了暖泉,對著泉口拜了三拜。誰知剛一拜完泉水立即不噴不流了。從那以後就只有暖泉這個名字,泉水再也不見流出來了。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