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文 | 立佳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貴州省博物館於1953年籌建,2017年新館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外建築群型極具設計感,猶如5塊被切削的菱石矗立在黔中大地,是貴州堅固永恆的精神象徵。“菱石雖小,內蘊文化千島”,貴州多元的山地環境孕育出多彩的山地文化與民族風情,在“菱石”裡綻放出最美的姿態,展示出貴州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如果說菱石般的外型是博物館的軀殼,那麼藏品則是它的靈魂。館內藏品種類豐富,包含自然標本、古生物、古人類化石,反映貴州歷史的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近現代文物,及瓷器、書畫、玉器、文獻文書等傳世精品。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其中,古生物、古人類化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探索地球生命的演進及古人類的起源具有重大學術意義,並且部分化石還有較高的觀賞性;民族民俗類文物是館藏的亮點,極具地域特色,反映了貴州古老而多元的民族文化,既保存了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又為人類學家提供了研究材料。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根據貴州的歷史與省情,結合館藏優勢及當下的學術研究現狀,陳列展覽以“多彩貴州”為核心,分為“民族貴州”“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和“黔山紅跡”四大主題。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在這裡,你可以充分了解貴州特色民族風俗的文化和古黔歷史的精髓,從數十萬年前的貴州開始溯源,瞭解千載以來的貴州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親身感受貴州由古到今的巨大發展和歷史變遷,領略其中瑰麗和奇妙。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貴州省博物館館藏的出土文物大多是在貴州本土考古發掘而得,其中東漢銅車馬、銅柄鐵劍及楊氏土司墓的金器等都是有極高價值的稀世之品。這些出土文物對貴州的歷史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貴州在歷史研究中文獻不足的短板,勾勒出了一些歷史時期的大致輪廓。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貴州被稱為“夜郎故地”。考古學家已在貴州中西部地區發現大量夜郎時期遺址,從這些珍貴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出,從戰國至漢代,貴州青銅器呈現出空前發展景象,大量具有地方特色鑄造精美的銅器湧現,成為地域文明大跨越時期的有力見證,而這也正是夜郎國存在時期。中原先進經濟文化正是從這時源源不斷傳入這個山地之國,帶來地方社會巨大發展。貴州出土的大量地方特色青銅文物,正不斷揭開夜郎國的神秘面紗,還原千百年來人們苦苦追尋的一段歷史記憶。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民族文物是館藏中的重頭,從籌備建館起,貴州省博物館就一直注重民族文物徵集,館藏銅鼓近百件,藏品數量最多也最豐富多彩的當屬民族服飾、銀飾,它們全面體現了貴州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審美觀念,是中國古代服飾的“活化石”。這些民族文物不光反映了民族群眾的生產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而且蘊含很多歷史和文化信息,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習俗、心理和宗教信仰。這些門類豐富的文物藏品,是無比珍貴的歷史饋贈的大薈萃,是人類歷史生動真實的見證。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1978年赫章可樂漢墓出土。劍身鐵質,狹長起脊,橫斷面呈菱形,兩面刃,有鋒。劍莖銅質,弧形牌飾莖首,飾鏤空捲雲紋、渦紋、弧線紋等;莖中段有孔一,飾突稜兩道,四周遍佈繩紋;突稜兩端裝飾雲雷紋、連續三角紋。具有地方特點,與周邊地區出土的滇式、巴蜀式、中原式等劍有明顯區別,對研究夜郎文化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出自貴州興義萬屯8號墓,全長112釐米,馬由首、尾、頸、足、軀、耳等11段裝配,除雙耳外,其餘9段鈞用砂模空心澆鑄,銅殼菲薄,鑄技高超,馬的神態逼真,昂首翹尾,鬃毛平整,豎耳咧嘴作嘶鳴狀,十分矯健。車屬雙曲轅車,雙輪十二幅。捲曲成U形覆瓦狀的車棚厚度僅0.1毫米,輕柔如紙。整輛車由大約300個零部件組成,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漢墓中的車馬裡最精美完整的一個,這對了解漢代車制、冶煉工藝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貴州東漢銅車馬的發掘,對研究東漢時期盤江流域的社會、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反映了貴州悠久的歷史淵源,特別是探究兩漢時期中原文化與夜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誠為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及考古研究價值。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投龍簡系封建皇帝舉行“投龍”典禮時,刊刻告文的銅版或銀版。此簡為長方形銅板,素地無紋飾,通體蒼翠如玉,間有褐色斑痕。正面陰刻楷書李隆基告文、年款等共五行八十六字,背面刻字三行共五十一字。這件簡為唐玄宗李隆基為祈“長生之法”,於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投刺紫蓋仙洞”之銅版簡,時年玄宗53歲。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1954年,遵義匯川區高坪鎮地瓜堡在倉庫修建過程中發現一座五間墓室的石墓,石墓位置在“播州土司”楊氏家族墓群中。由於被發現時曾遭哄搶,兩頂金冠殘損較重,一些部件已缺失,修復後一頂現存七鳳三龍,另一頂現存五鳳三龍。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金冠製作工藝精湛,使用了打胎、累絲、鏨刻、寶石鑲嵌、鍛造等細金工藝,冠飾中的龍鳳、花朵、蝴蝶等尤其精美,是目前存世的此類文物中的精品。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一帶一路”沿線博物館|貴州省博物館,華風漸浸夜郎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