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春招:不斷應戰的獨角獸,究竟有多威猛?

最近,滴滴出行啟動了2018春招,除了普通招聘形式,還大張旗鼓地開啟了內推。

說起這家公司,“青青灣求職”青青君,真是又愛又恨。

滴滴剛出來的時候,的確重新定義了“出行”。出租車司機們競相歡慶,少跑了好多空車,多了生財之道;小白領們也歡欣鼓舞,終於不用再為打不到車而煩惱。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打車軟件的弊端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與其說,在滴滴試圖想要結束爭鬥,形成壟斷格局之時,其他巨頭死纏著它不放,硬把它又拖下水;倒不如說,滴滴本身還沒有好到讓人產生敬畏,以至於讓其他巨頭都心存幻想,還能在出行領域分一杯羹。

恐怕,不斷地纏鬥,就是滴滴接下來的宿命。

基於此,今天,“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就來寫一寫滴滴出行,以及它的校招項目。而在前幾個星期,我還寫過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春招項目,需要溫習的同學可搜索:

新浪微博管培生 渣浪的還魂術

愛copy的愛奇藝,最愛的人是你嗎?

大家可以參照著來看,以期對互聯網行業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滴滴出行春招:不斷應戰的獨角獸,究竟有多威猛?

滴滴的宿命 不斷的纏鬥

滴滴是互聯網行業最糾纏不清的公司。

當年,滴滴和快的纏鬥,雙方都在拼命撒錢,如果哪天沒有虧錢,都不好意思活下去的感覺。也就在那個時候,司機們拿補貼拿到手軟,乘客們佔便宜佔到惶恐。

每次,“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打車,都能看到司機們臉上洋溢著由衷的笑容。如果他們“一不小心”攤牌工資,你十有八九都沒法攤牌自己的薪水。

那是個普通司機們,輕輕鬆鬆趕超普通小白領的好時代。

滴滴和快的的“戰爭”結束後,我一度以為,打車補貼就要成為往事了,司機們底氣十足的笑容就要很快消失;我還一度內心陰暗地揣測,滴滴的高管們肯定開了無數個歡慶趴,慶祝舒舒服服地躺著賺錢的日子就要到來,以及又一壟斷巨頭的誕生。

結果,Uber進入中國市場,攪了局。

我內心裡面是非常敬佩Uber的。原因是,那會兒,你隨便在一個社交場合坐下,總有人會聊幾句Uber:聊他們家招人的苛刻,非頂級500強、跨國企業出來的,都入不了他們家的法眼;聊他們家出差待遇的優厚,當奇葩互聯網公司們還在和你死摳加班費,他們已經拋出超國民待遇;聊他們家進入中國後的狼性,簡直不像外企……

以至於,到最後,滴滴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雖然最後吞併了Uber中國,看上去贏下了又一場戰爭,但網絡上卻一片緬懷Uber者。

那時那刻,不知道滴滴老總程維作何感想。

他究竟怎麼想的,恐怕已經不得而知。

我們知道的事實是,兩者合併後,滴滴的確過了一段好日子。打車補貼越來越少,打車費用越來越高,司機們的工資卻也沒提高多少……一句話,滴滴平臺的收費提成高漲,終於奔在了通向盈利的康莊大道上。

只是好日子沒有享受多少,半路又殺出來一個程咬金。美團打車開始在上海狂撒錢攬客。於是,“青青灣求職”青青君的手機上又開始每天收到滴滴的短信。滴滴不斷提醒你,你有好多優惠券還沒用,行行好,快去用掉吧。

於是,我的打車費重新又從兩位數變成了個位數。

說到這裡,不禁心疼滴滴老總程維幾秒鐘。

滴滴或許一直都有巨頭夢,卻是命途多舛。

滴滴出行春招:不斷應戰的獨角獸,究竟有多威猛?

為什麼滴滴總是樹敵?

如果你要應聘滴滴,那麼,不但要了解它的過去,還要知道它的未來。

在“青青灣求職”青青君看來,滴滴短短几年的迅猛發展,成績斐然。不可否認,這家公司的前景無可限量。

滴滴出行其實很年輕,按照成立時間2012年7月來算,滿打滿算,也就6歲。但是它的生長髮育卻夠快夠猛,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佈完成最新一輪40億美元股權融資,投後估值已經達到550億美元。

這樣的一個產品,在短短几年內,從無到有,變成一家獨角獸級別的互聯網巨頭,本身就已經是個互聯網奇蹟。

也難怪,坊間流傳,滴滴創始人程維,昔日的阿里巴巴老同事,看到了滴滴的迅速走紅以及程維的巨大成功,豔羨不已,也走上了互聯網創業之路。可見這家公司的“樣板”效應。

不過,取得了現在的成就貌似還不夠,創始人程維在2018年年初還曾公開表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全世界最大的無人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運營商是滴滴出行未來的主要目標。國際化與智能交通是滴滴既定的核心戰略。

從程維的話語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滴滴並不滿足於做一家國內的獨角獸,成為擁有全球話語權的巨頭,才是它的野心。

只是,夢想太宏大,有時候也會閃了腰。

作為O2O時代的典型代表,滴滴最初是從出租車切入。它的本意是想通過建立一個網絡信息服務和交易平臺,吸引眾多打車用戶,繼而吃掉出租車市場的巨大利潤。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樣的模式縱然能使投資人腦袋發熱買單,卻無法遮蓋不爭的事實:出租車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難再進行優化。也就是說,它無法通過出租車賺錢。

於是,才有了快車,又有了專車。於是,哪個類型的車能使平臺賺到提成,滴滴就優先推薦哪個類型。

基於這樣的前提,飽受詬病的“大數據殺熟”等戲碼,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這也逐漸讓眾人看清,在盈利面前,宏偉的理想就像泡沫,簡直一戳就破。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也已經能夠理解,為什麼滴滴總是有不斷冒出來的對手?原因很簡單,它還沒有完美到無懈可擊唄。

滴滴出行春招:不斷應戰的獨角獸,究竟有多威猛?

滴滴內推&重視實戰

這次滴滴春招,既有針對2018屆同學的春季補招;也有轉正比例頗高的“暑期實習生”;還有為技術大牛量身打造的“新銳計劃實習項目”。招聘崗位也頗為豐富,囊括了技術類、產品設計類、運營管理類、市場營銷類、專業服務類等等。

當然,還有各大公司用爛了的“內推”。說到內推,“青青灣求職”青青君,想說的是,很多公司都喜歡內推,主要是由於通過內推途徑推送過來的候選人,通常知根知底,比較靠譜。

要我說,正兒八經的內推,一般都是極小範圍的渠道,知道的人也很有限。甚至,有時候根本沒有這個招聘需求,只是熟人推薦後,公司覺得合適,也就招人了。

但這年頭,內推已經被用爛了。不少公司都打著“內推”的旗號,大張旗鼓地做招聘,唯恐天下不知的感覺,恐怕噱頭成分要大於實質意義。

你想啊,一個職位,就只有5、6份簡歷過來,那才是內推的優勢;現在倒好,一個內推職位,搞到幾十上百份簡歷,這和普通網申有啥本質區別?

所以,這次滴滴祭出來“內推”大招,要我說,大家不要存在太大幻想。內推渠道和普通網申渠道,難度係數差別不會太大。很難申請的職位也不會因為內推而變得簡單。

此外,大家去應聘滴滴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它重視實戰的企業特質。

據傳,滴滴的正式員工會定期去北京總部培訓,其中就有一項內容,是所有員工培訓需要完成的作業。這項內容就是地推。從普通員工到城市經理,任何級別的員工都要去做。

其實,要“青青灣求職”青青君來說的話,滴滴創始人程維就是阿里巴巴的“中供鐵軍”出身,地推好手;而滴滴的成功,也跟當年招攬出租車司機的地推營銷有很大關係;地推還是瞭解用戶對市場看法的最直接窗口。

通過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能夠考察出最基本的執行力,也能淘汰掉一批不大符合公司企業文化的人。

在早幾年,滴滴的校招流程中,還曾經出現過最後一輪做地推考核的情況,雖然這兩年,貌似已經不再硬性設置,但大家還是要有所準備。

對於大學生來說,實戰能力不強,只會紙上談兵,是通病。所以,如果你想應聘滴滴,可以在平時做一些銷售類的兼職積累經驗,並且去親身瞭解一下這家公司的用戶和市場,千萬別到了應聘環節躺槍。

滴滴出行春招:不斷應戰的獨角獸,究竟有多威猛?

附錄:

2018屆滴滴北京站市場管培生面經

總共2天,4輪面試

第一天:群面

12個人一個組,有運營管培和市場管培都在一起群面。

流程:每人15分鐘閱讀思考,20分鐘小組討論,3分鐘總結,最後就是3位面試官提問。

群面題目:5頁閱讀材料,9個品牌,數據主要是天貓各年齡段/性別等的購買頻率,各種品類的購物趨勢等,從9個品牌中選擇數個品牌做3節歸一的品牌推廣活動(中秋,雙十一,聖誕節)。3個問題:選出哪些品牌?設計slogan以及推廣方案

第二天:3輪面試

第一輪:業務面

流程:

1 自我介紹

2 針對簡歷問互聯網營銷和快消營銷的區別

3 最喜歡的互聯網品牌是什麼?

4 用這個互聯網品牌和滴滴快車做營銷方案

第二輪:業務面

流程:

1 自我介紹

2 最自豪的事情

3 把做過的全案式營銷介紹一遍,從項目籌備到覆盤

第三輪: HR面

1 簡歷經歷

2 樓主自己把對滴滴快捷的想法表達了下

3 HR問來滴滴做營銷,你覺得你最需要做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