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动助推大平安 小服务促进大发展

如何将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扶贫攻坚结合起来?白银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去年7月,白银市印发通知,在会宁县郭城驿镇、翟家所镇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白银市基层农村社会治理工作实际,在全市开展了以“强化小宣传、排查小隐患、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整治小环境、体现小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治理“六小”活动,形成宣传引导、纠纷调处、风险控制、权益保护、利益平衡、秩序维护的法治型社会治理“六个机制”的有效途径,切实提升农村综合治理能力,确保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毛卜拉村两委班子多方筹措扶贫资金20万元,为毛卜拉村井儿川沙化道路2.5公里。施工期间,群众个个主动前去帮忙,完工后的井儿川村道路给村民出行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村民个个拍手称赞。

毛兆芳是毛卜拉村精准扶贫户、低保户,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又年龄偏大,丧失了劳动能力,一个人孤苦无依。村两委班子了解情况后多次慰问,并与县信访局共同给毛兆芳送去了大米、面粉以及卫生工具。

“小服务,办大事,村里的服务真的服务到家了!”短短十八个字,道出了毛卜拉村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白银市各社区、村委会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现场办公、上门服务等方式,将综治维稳、社会保障、卫生养老等各类服务项目纳入“一扇门”,落实村委值守制度及村民事务代办制度,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小事不出村、急事大家帮、难事有人管”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2017年4月,毛卜拉村七社村民贝福龙与贝福明,因为父亲去世前将家里承包的1.5分土地没有分配清楚,兄弟二人为此几番争执,僵持不下。为了不伤兄弟情谊,二人找到了村上的群众评议说事理事会。评议说事理事会耐心细致地给双方做工作,给兄弟二人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听后都脸红地低下了头,贝福明将土地让给了哥哥贝福龙,最终此事成功调解。

“村上以‘群众评议说事机制’为抓手调处小纠纷,使村民间的关系和睦了。” 周保平所说的群众评议说事机制,即群众评议说事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其他村班子成员、德高望重者、村民代表、法律政策明白人、法(警)官等为成员,采取“村民说事、集中议事、集中办事”三步工作法,绘制流程图,规范说事程序,让村民说出“建议”,讲出“需求”,道出“怨气”,提出“困惑”。

“平时在群里与村民间的交流中,会发现一些纠纷隐患,通过镇、村建立的五级调解制度,将小矛盾及时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郭城驿镇副书记王宁说。

白银区顾家善村把隐患排查作为维护全村安全稳定的有力抓手,延伸网格化“触角”,采取“一组两员三排查”的方式,实行动态信息“一月一报”、敏感信息“专查专报”、紧急信息“随查随报”、重大信息“急查急报”,隐患问题常态化排查。全村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社会治安“零发案”,以一村一户的“小平安”,促进了综合治理“大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