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須知,醫生教你如何照顧出院的早產兒寶寶!

早產兒是指孕周28---36+6天出生的孩子。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早產兒出生率在7%以上。隨著生活水平及新生兒救治能力的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國內小於28周存活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寶媽須知,醫生教你如何照顧出院的早產兒寶寶!

對於這些孩子出院後如何管理?

1、餵養問題:建議母乳餵養,首選母乳+母乳強化劑。沒有母乳的話可以選擇早產兒配方奶。早產兒胃容量小,與足月兒相比建議少量多次,餵養到體重4公斤時可以選擇普通配方1段奶粉。

2、環境溫度的選擇:一般室內溫度在24-26度之間,每天要通風2次,每次15-30分鐘,通風時最好讓寶寶到其他房間,以免受涼。

3、感染問題:早產兒免疫功能弱,容易出現呼吸道及其他系統的感染。做好預防非常重要!所有與孩子接觸的人要注意手衛生,每次接觸孩子前均要洗手。有呼吸道感染的大人儘量不接觸孩子。孩子的衣物與用品要單獨洗滌。

寶媽須知,醫生教你如何照顧出院的早產兒寶寶!

4、補充維生素AD及鐵劑:所有早產兒出生後數天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AD,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前三個月每天補充800-1000單位,三月齡後改為400-500單位。單純吃配方奶的孩子需要根據進乳量的多少來計算補充的維生素D的劑量。因早產兒鐵儲備不足,出生2周就需要開始補充鐵劑防治貧血,一般補充2-3個月。

有證據顯示,人乳與牛乳含鐵量均低(0.5-1.0mg/l),但人乳中約50%的鐵被吸收,而牛乳僅能吸收10%。嬰兒配方乳鐵的吸收率約為4%(好低呀),所以一定要重視缺鐵性貧血的預防。

5、隨訪問題:所有早產兒出院後均需定期隨訪檢查。出生前半年每月1次,後半年每兩個月1次,直至36月(3歲)。隨訪時注意要按時進行視網膜病變的篩查,注意甲狀腺功能及其他遺傳代謝病篩查結果。特別是大腦的發育,是每個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隨訪時,隨訪醫生會按照糾正月齡大小重點關注神經行為評分,觀察孩子有無注視人臉、追聽追視情況,觀察有無頭豎立及肌張力高低等情況。還會根據情況建議做影像學檢查:如頭顱超聲、頭顱核磁,神經電生理檢查如振幅整合腦電圖、視頻腦電圖及腦幹聽覺誘發電位的檢查。

寶媽須知,醫生教你如何照顧出院的早產兒寶寶!

寶媽須知,醫生教你如何照顧出院的早產兒寶寶!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生命早期的可塑性非常強,早期的干預可以提升生命質量。所以早產寶寶出院後的健康管理與早期干預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