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的磚塔裡埋著一個和尚 居然跟康熙有關

潭柘寺是我國北方的著名古剎,也是北京最大的古寺之一,始建於西晉。從金熙宗以後,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皇帝來這裡遊山玩水,進香禮佛。對潭柘寺最青睞的要數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

據史料記載,康熙先後三次到潭柘寺題匾撰聯,賞賜財物。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撥庫銀一萬兩,用於修繕潭柘寺。歷時近兩年,修繕了殿堂僧舍300多間,使這座千年古剎煥然一新。

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皇帝再次來到潭柘寺,賜名“敕建岫雲寺”,並親自題寫了匾額。還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戒壇,大悲壇等的匾額也是康熙提寫的。

潭柘寺的磚塔裡埋著一個和尚 居然跟康熙有關


康熙三十八年,寺廟主持震寰圓寂,康熙御賜金銀,龍旗,寶杖為其發喪。併為震寰修建了高大的靈塔,也就是現在寺前上塔院中央那座最大的藏式轉塔。並賜給寺廟桂花和龍鬚竹,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鑲玉”和“玉鑲金”竹。隨後欽命止安禪師為潭柘寺主持。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來到潭柘寺,此時震寰和尚去世已三年,寺在人已去,康熙看著震寰的畫像,觸景生情,題了一首感懷詩:

法像儼然參涅槃,皆因大夢在山間。

若非明鏡當臺語,笑指真圓並戒壇。
潭柘寺的磚塔裡埋著一個和尚 居然跟康熙有關

臨走時賜飯銀300兩,皇太后賜元寶4個。為了避免觸景傷懷,康熙皇帝再也沒有去過潭柘寺,但經常會賞賜物品,財物,以示關懷。

康熙四十一年(1702)止安禪師圓寂,康熙再次欽命徳漳禪師擔任主持,並賜穿紫袈裟。賞賜寺廟墨刻心經塔,羅漢,古銅供器,萬壽爐等物品,還有金山寺詩一軸,喇嘛藏佛100尊。

在康熙皇帝的影響下,后妃,秦王們也都不斷地來潭柘寺遊玩賞賜。皇太后從康熙四十三年到五十六年,每年都賞賜齋銀500兩和其他貴重物品。怡親王,莊親王,果親王,顯親王,也都到過潭柘寺,並題寫匾額,賞賜財物。

潭柘寺的磚塔裡埋著一個和尚 居然跟康熙有關


乾隆遊山玩水的雅興更大,多次到潭柘寺留下墨寶,重金賞賜。寫下了詠寺詩幾十首,《初遊潭柘寺作》,《游龍潭五言詩二章》,《猗軒亭小詩》等。乾隆九年(1744年),他把御筆心經和自己書寫的詩篇賜給潭柘寺。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賜住持恆實禪師金護身符一尊,寺僧為了迎接金佛,用黃土鋪到20裡,甚是隆重。由於有乾隆皇帝的厚愛,寺裡的僧人們藉機擴大寺廟規模,使潭柘寺迅速成為一個龐大的寺廟莊園。皇太后破例將院收為義子,他募資購買了200多頃土地,修建了48間供病老僧人居住的安樂延壽殿,並連同原有的土地永做廟產。在康熙和乾隆的寵愛下,潭柘寺規模擴大,田多地廣,地位顯赫,香火旺盛,達到了歷史的鼎盛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