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外地勤王救驾的军队?

饮马多瑙河v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如何处理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李世民率领自己的亲信,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整个玄武门政变的设计与实施,十分精妙,堪称经典。

我们关注这次政变,一般把注意力放在了玄武门和太极宫。实际上,当政变发生的过程中,在别处也有过战斗。

据《旧唐书》记载,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之后,长安城里许多地方依然有战斗:“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

那么,这些战斗都是谁和谁在打呢?这也涉及到我们这个问题本身:为什么没有外地勤王救驾的军队?李世民有没有控制天下兵权?

《旧唐书》的那句话中,“二宫左右”是指东宫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部队。我们下面要说的是“南衙、北门兵马”。

这些兵马都属于皇宫的卫士,按照《新唐书·兵志》的说法,唐朝宫廷的守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称为“南衙”和“北衙”。

其中的南衙主要是各地的府兵,轮番进京,担任京城的守卫,是流动性的,定期轮换,不是常驻。

只有北衙的兵马,才是专门的宫廷禁卫军。这部分士兵的数量,在唐朝建立初期,大约三万多人。到了李世民发动政变时,数量和质量都要打些折扣。

当太极宫和玄武门发生战斗时,南衙和北衙的将士们肯定要有所行动,他们既抗击李世民的人马,也抗击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所以当时的局面非常复杂。

一个典型人物就是守卫玄武门的骠骑将军敬君弘,他掌管着玄武门的屯营兵,率领士兵抗击三位皇子的人马,最后和中郎将吕世衡一起战死。

李世民在南衙、北衙当中当中肯定发展了自己的亲信,这让局面更加复杂,对李世民一伙也是非常危险的。

也因此,在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尉迟敬德立刻带着满身的血迹,匆匆赶到唐高祖身边,名义上是要保护皇帝,实际上是把他控制在自己手中,逼迫他发出一道手诏,命令各处人马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号令。

从这一刻开始,李世民算是控制了天下兵权。可以说,这一份手诏抵得上千军万马。

至此,整个政变迅速宣告结束。长安之外的军队此时连政变的消息都不知道。等到各地得到消息时,局势早已经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这时候,没有哪个将领敢于擅自带兵前往长安的。


于左

玄武门之变,不是没有军队过来。其实确实是有几支军队过来的。

首先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间很短,也就一个早上,所以全国各地的军队不可能过来,过来的都是京城的驻军。

首先,李世民是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将。李世民自己就带来几个人来了玄武门。控制了玄武门,而杀太子和齐王的时候,秦王府又来了三十多骑的武将精锐。因为能过玄武门的最多只能带几个护卫随从,这是朝廷法度。所以李世民和太子齐王在刚开始进入玄武门的时候,都只是带了几个人而已。而外面等候的太子和齐王的护卫大军知道玄武门出事之后就立刻攻打玄武门。此时太子和齐王的军队有几千人呢,而此时李世民这一边主要兵力就是提前收买的玄武门官兵。

甚至一度太子和齐王的军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为人数众多。被李世民收买的玄武门守将都当场战死了,关键时刻是张公瑾一个人跑去把玄武门的大门关了起来,挡住了太子和齐王的军队。然后李世民站在城头,把太子和齐王的首级给下面的士兵看,才让太子和齐王的军队彻底崩溃。

当时京城的几支驻军都接到报告,也都纷纷带着兵马过来。但是都被李世民派去的人忽悠住了,理由很简单,这是秦王和太子齐王的争斗。这种事情不是你们一个外姓将领好参与的。这些将领也都纷纷犹豫不决了,因为这个事情确实不好弄,不去吧失职。去吧,怕没有好下场。

然后高士廉还组织了一批囚犯分发武器去助阵李世民,但是好像没起到多少作用玄武门之变就结束了。

其实现在想想,玄武门之变就是一场暗杀。李世民有心算无心之下太子和齐王被暗杀的可能性非常高。但是杀了太子和齐王之后,李世民自己被杀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假设那几路将领没有被忽悠住,和太子齐王的军队一起强行攻打玄武门。或者张公瑾没有及时关上玄武门,李世民被杀的可能性非常的高。所以这里面确实很有运气的成分在。

而太子和齐王的军队一看攻打玄武门无望,直接掉头去攻打秦王府为太子和齐王报仇。

李世民首先派尉迟恭进宫控制了李渊,要来了京城的管辖权,这才调动了部队清除了太子和齐王的残余势力。

所以,如果前期势力对比。明刀明枪的硬刚,李世民没有一点儿机会。有点儿类似后世日本的织田信长,带领四千人去暗杀今川义元,先把今川义元砍了,今川的两万军队就彻底崩溃了。

所以,不是没军队来,是被李世民忽悠住了。将领们犹豫不决给了李世民时间。


渭郃

玄武门之变,固然除了时地相宜的雷霆一击,还有多重内核的事前策划、收买、布局,但如果要给予其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那么还是说是一个斩首行动比较合适。

另一方面,这个斩首行动和纯阴柔的宫廷政变又有所不同。

从刘渊死后开始,五胡帝王交接过程中,宫廷流血几乎从不间断,这其实是草原可汗关于继承的习惯法——上一代可汗去世之后,新可汗必须通过对外的掠夺和内战来赢得众多部落长老的归心,其中畏威甚于怀德,也是理所固然。

唐朝皇室母系是鲜卑贵族,本身又受到鲜卑文化的影响,所以这个在儒家伦理视野中的伦常惨变,在其政治文化的潜规则中又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我们注意到,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有自己忠诚的部属。

即使在听到太子和齐王的死讯之后,时为齐王府副护军薛万彻(对应尉迟恭的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可知其身份地位以及与李元吉的关系)和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等率东宫、齐府精兵2000人赶来,猛攻玄武门,守门兵拼死力守,薛万彻见久攻不下,便想率军攻打秦府,秦府将士闻讯十分恐惧。此时,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赶到示众,东宫、齐府士卒遂溃散。薛万彻只得率数十骑逃到终南山。

薛万彻躲避起来后,李世民多次派人安抚,薛万彻这才出来谢罪。李世民说:“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对其既往不咎。

(薛万彻剧照)

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的情况与薛万彻类似。

李世民一方面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亲信论功行赏,另一方面对秉承原则反对自己(甚至杀死敬君弘等李世民部将)的李建成李元吉的亲信既往不咎,固然是一代明君政治家的气度胸怀,但究其根本,也和前述草原习惯法有关——强者居之本身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个强者不能以私心反攻倒算过程中反对他的人。

要之,李建成、李元杰既死,从大义名分上其支持者无从凭借,此所以战斗力爆棚的东宫、齐王府军队一见首级就自行溃散。

再加上玄武门本身就是斩首行动,尘埃落定,“新可汗”理论上已经出现(即使李渊肉身尚在),外地勤王救驾已经没有丝毫意义,也不会发生了。

(李世民剧照)

(长安城复原模型)

李世民以其成功本身获得了合法性——从儒家传统角度还需要粉饰背书,但在鲜卑习惯法意义上已经毫无疑义。

国王已死,国王万岁,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谈古论金

唐朝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并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子嗣,兵指唐高祖李渊,李渊被迫宣布任命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再次发布诏书,禅让帝位于李世民,自任太上皇,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玄武门之变,一切都十分突然,既没有外地勤王之兵,长安宫城内外也没有大的抵抗。主要因为几个原因:

一、时间的突然性。无论是唐高祖李渊还是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还是忠于高祖的裴寂等朝廷重臣,谁也没有想到问题来的这么突然。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很深,李渊意识到他的几个儿子间迟早要有个了结,但他未想到,事情会来的这么快,而且以这么惨烈的方式解决。事变当天,李渊在后花园湖面划船,等待几个儿子和重臣,准备当面对质李世民状告李建成、李元吉与他的后妃通奸一事。从李渊在后花园轻松划船的情况来看,说明他对政变毫无察觉。

二、李渊已被架空。玄武门兵变时间不长,最关键的也就是几分钟,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射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杀到玄武门,抵抗了一阵,得知太子和齐王已死,就放弃抵抗跑走了。然后,尉迟敬德全身披挂,手持兵器直入内宫后花园,对李渊说,太子和齐王企图加害秦王李世民,已经被杀了。这里值得深思的是,从玄武门兵变发生到尉迟敬德直闯后花园,都没有禁军和大内待卫出现。按理说,尉迟敬德一介秦王府手下武将,没有李渊的命令,怎么能手持兵器轻易闯过重重禁军把守的大内?唯一的可能就是禁军内部已被李世民暗中收买,李渊实际上已被架空。

三、天策府掌控李唐王朝。京城外面,李世民已经掌握主要势力。唐朝初年,李渊为了统一天下,重用军事能力突出的李世民南征北战,为了重赏李世民,特意批准他建立天策府。这是李渊的败笔,但也是无耐之举。天策府越过朝廷,成了独立于李渊之外的小朝廷,天策府的武将实际上掌握了大唐的主要军事力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夺取最高统治权,既是他本人的强烈意愿,也是整个天策府集团的利益诉求。

玄武门事变有一个情节值得耐人寻味,就是李世民此前派人拉拢后来号称贞观朝第一将的李靖和他的学生李勣,但这两个人选择中立。要知道李世民搞政变可是你死我活的事,知情者要么选择李世民,要么选择李渊或太子一派,保持中立一般是不可能的。以李靖师生当时的情况,李世民对于他俩的中立可能没什么办法,但李靖并没有把事情向李渊报告,说明此时唐朝的军队已经不再忠于李渊了。


华哥杂谈

玄武门之变,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明明自信得一百分,成绩下来却是零分的感觉。

玄武门之变前日,李渊确定在玄武门之变当日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大臣处置李世民和太子争位的问题。虽然会议第二天才开,但事态已经很明确:李世民要被废——因为被任命征讨突厥的大元帅是李元吉,而不是功名赫赫的李世民,另外还要把亲王府精锐将领,如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调出,加入到讨伐突厥的大军中,脱离李世民的管辖。这就表明了李渊的态度——太子是李建成的,李世民战功再高再培植势力也不行。

各位大臣的态度,是支持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但裴寂是李渊的心腹,和刘文静是死对头,而刘文静是李世民的私党,因此裴寂肯定不会支持李世民。

萧瑀,资治通鉴说他是“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公萧瑀,性狷介,与同寮多不合,尝言于上曰:"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臣,朋党不忠,执权胶固。陛下不详知,但未反耳。"上曰:"卿言得无太甚!人君选贤才以为股肱心膂,当推诚任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虽不能聪明,何至顿迷臧否,乃至于是!"瑀内不自得,既数忤旨,上亦衔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废也。”

这里可以看出:萧瑀和房玄龄等亲王府出身的大臣不和,李世民也不喜欢他,但有不得不重用他。不朋不党,自负狂傲,就是萧瑀的性格。因此萧瑀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态度应当是中立,但稍微偏向李建成。

陈叔达,“庚寅,以左光禄大夫陈叔达为礼部尚书。帝谓叔达曰:"卿武德中有谠言,故以此官相报。"对曰:"臣见隋室父子相残,以取乱亡,当日之言,非为陛下,乃社稷之计耳。"”

可以看出,陈叔达是支持李世民的。日后李世民以礼部尚书的官位来回报他的支持。

陈叔达和萧瑀不和。

到这里,就可以看出玄武门之变当日会议的结果:李渊、裴寂支持李建成,萧瑀中立,陈叔达支持李世民。在只有1个人反对的情况下,结果自然是支持李建成,废除李世民的军权。

因此对于李建成来说,太子之位非常的稳固。形势危险的是李世民。因此李建成根本不需要去让李世民喝毒酒——满朝文武多数都站在李建成这边。


玄武门之变,就是李建成信心满满的在去开会的路上,突然被李世民冲出来给杀了。为了太子之位必得,连弟弟李元吉也不放过——因为李元吉还活着的话,玄武门之变后的结果就会是,李建成死 李世民被废为庶人,李元吉成为太子。

在杀了哥哥和弟弟后,李渊只能让李世民做太子,其他人都不是窦氏所生的。


最后回到问题上来,李建成被杀时,有没有救驾的?还真的有。“翊卫车骑将军冯翊冯立闻建成死,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宿卫后,屯玄武门,挺身出战,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皆死之。君弘,显俊之曾孙也。守门兵与万彻等力战良久,万彻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冯立既杀敬君弘,谓其徒曰:"亦足以少报太子矣!"遂解兵,逃于野。”

这就是为李建成而救驾的兵马。


历史哨声

玄武门之变确实没有外地军队勤王救驾,但这根本没必要,因为京城长安的太子府、齐王府里就有大量的军队,他们也确实来救驾了,一度还差得做翻李世民的部队,改写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本质是李世民计划周密的一场豪赌。李世民的秦王府是有大量士兵的,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齐王李元吉的齐王府也有兵。在这之前,李渊与李建成、李元吉一起打击李世民,将秦王府大量精兵强将外调,给东宫和李元吉大量增兵,到玄武门之变前夕,秦王府的部队只剩800多人,而太子府和齐王府总计有数千兵士,如果李世民不趁着还有点部队有所行动,那么就只能束手待毙,被李渊废黜王位,之后能否善终也就难讲了。

如果要发动兵变,硬拼的话兵力相差太过悬殊,显然是没有胜算的。所以李世民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买通了玄武门守将常何,将几乎全部兵力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另外少量兵力则去挟持李渊,让太极宫的禁卫军无法加入李建成、李元吉一方。

这样的话,李世民就是以几百人对付来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的几十百来个随从而已,这是兵法中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极高境界。果然,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毫无防备的早朝,被李世民来了个一锅端。

但是李建成、李元吉的随从逃出去后通知了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赶来救援。东宫兵的将领冯立和齐王府的将领薛万彻带领数千兵马猛攻玄武门,李世民只有数百兵马、常何的少量玄武门守军、高士廉释放的一些囚徒守城,玄武门一度差点被攻克,最后是尉迟敬德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脑袋给东宫和齐王府的士兵看,他们才就地解散。


文史宴

玄武门之变,就像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一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波云诡谲,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不解与疑惑。就像这个问题一样,朝廷兵变、皇帝被禁,但为何没有外地的军队赶来勤王护驾、清君侧呢?原因可能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秦王李世民权利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节制军队的权利。

先来看一下秦王李世民获封的头衔。在当时作为一个臣子,他所获封的官职头衔爵位串在一起,是这样的: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头衔确实非常之长(让人读起来也极为拗口),但从这一长串的头衔之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唐王朝所有的事情,无论是从朝廷到地方,还是从行政到军事,都少不了李世民的参与或者说是决断,尤其在军事方面,甚至赋予了李世民都督天下诸军事的权利。

也许有人会说,这仅仅只是皇帝御赐的权利,如果离开了那些真正手握重兵、历经无数征伐终九死一生的的将军们的衷心拥戴,也许这些可能都仅仅只是一个虚职,无法调动一兵一卒。那我们再来看一下,李世民手下到底都凝聚了哪些将帅之材(排名不分先后),可真心为其所用,名单大致如下:李孝恭、尉迟恭、李靖、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绩、秦叔宝、郑仁泰、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李孟尝......看看这些跟随者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便览满朝将士,还有谁能与之争锋!

二、事发突然,准备充分,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兵变,外界来不及反应。秦王李世民在前一天向其父皇李渊哭诉,随即准备停当之后,第二天上午便有了血溅玄武门的惨案,而且策划之周祥、行动之迅速,在那个所有消息、命令都需要靠人口口相传的时代,等消息真正为外界所知,也许都已经是个把月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在外界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反应之前,这边大势已定。

三、唐高祖李渊的态度。姑且不论李渊当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就在秦王李世民及其部下射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同日,唐高祖下诏,承认太子、齐王所犯凶逆之罪,与此同时,宣布将朝政事务全部交由秦王李世民处理。三天后,也就是六月七日,唐高祖下诏,正式册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并再次昭告天下:“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也就是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公元626年9月4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连当朝的皇帝李渊都已经默认并接受了兵变的结果,就算有些心怀不满、有意出头的将军,又有什么正当理由来率兵勤王护驾呢?

四、屠戮太子、齐王家眷所起到的震慑效果。在李建成、李元吉毙命后,秦王府的飞骑对太子东宫和齐王府中那些惊魂未定的、李唐王族的亲属家眷们的,展开了血腥的屠戮,太子李建成五个年轻的儿子(李建成死时三十八岁)、齐王李元吉五个年幼的儿子(李元吉死时年仅二十四岁),也一并死于其亲叔伯的屠刀之下。对外臣而言,连自己亲兄弟的家眷都不放过,硬是做到了赶尽杀绝、斩草除根,这是怎样一种强烈的心理震撼和心理威慑。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有几个将军,敢拿自己和亲眷的身家性命做赌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清君侧”呢。

五、对太子、齐王党羽亲信的宽赦。为了尽快的稳定局势、安定人心,防止出现建成、元吉的亲信做出任何“困兽犹斗”之举,在尉迟恭的建议下,秦王府的将领们停止了对其亲信的诛杀,同时唐高祖李渊所颁布大赦天下的诏书中,明确只将罪责加在建成、元吉二人身上,对其党羽亲信医改不予追究,这样无疑就给了之前效忠太子、齐王的那些部属们一线生存的希望,试想主帅已经战死,在自己有没有非常坚定的、一心要为其报仇雪恨的心理作用及其本能的、强烈的求生欲望的支配下,又有几个人会真正站出来,哪怕为太子和齐王多说一句话呢?


悠然南山

玄武门之变没有外地勤王救驾的根本原因有三。在说明原因前,请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理性的历史观,那就是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可能你会查阅很对官方记载资料,大多大同小异,就是刻意抹黑太子李建成,歪曲李世民被逼无奈只好兵变以求舆论同情,占据道德制高点。

1、皇帝李渊完好无损,何来救驾一说。

勤王救驾是相对于皇帝来说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的太子李建成,而非当时皇帝李渊。所以全国各地没有理由出兵勤王。如果非得有这么一只军队的话,也是太子一党。不过确实有这么一支军队,打着拥护太子之名,实为自保。这人便是隋唐演义中罗成(历史上并没有罗成此人)的父亲罗艺。罗艺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的过程中,选择了李建成,与其结为党羽,曾无辜殴打李世民的亲信,致使李渊大怒。李世民即位后,罗艺在储君争夺战中并没有什么功劳,却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因曾得罪过李世民,罗艺的内心惶恐不安,于是意图谋反,但最终被部下出卖,被斩杀。可谓是一带枭雄死的如此窝囊。

2、李建成被杀后,太子府确实带兵攻打过玄武门。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双方在玄武门交战多时,最后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薛万彻、冯立丢掉兵器,落荒而逃。 如果说这算是勤王护驾的话,也就是这么一小小折腾。

3、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实属已经被李世民控制。

在整个玄武门之变中,多少历史资料记载中并没有侯君集的出现,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一班人马都封公封侯,但史料记载侯君集没有参与政变,于其他方面也没有多大功劳建树,却最终被封为陈国公。原因只有一个,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兵分两路做了两手准备。其中侯君集领兵出现在李渊划船的小后花园(不划船也不行,已经被控制了)将即将上朝的文武百官和李渊软禁起来。这很好解释了玄武门之变中的兵马杀声震天持续了好几个时辰,李渊为何不知的原因。至少我相信李渊不是聋子。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尉迟恭事后前去拜见李渊为何如此淡定,李渊比尉迟恭更加淡定(他早料到事情的结尾了)。也更解释了为何李世民兵变不到一年,李渊宣布退位,安安心心去做太上皇了。


君之所见

首先要说明的是,事件持续的时间很短。玄武门这次事件虽然酝酿了很久、对立双方的矛盾也存在了很久,但是矛盾最终直接爆发却是在短期内出现的。说其是突发事件也不过分。而且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天内不但控制了长安的局势,还顺利夺取了王位。

其次,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李世民发动突然袭击,并如愿击杀了太子李建成以及四皇子李元吉,这在现在就叫做

“斩首行动”。试想群龙无首,而李世民又很快夺取了政权,稳定了长安的局势。即便地方上还有一些太子余党,已经是强弩之末,兴不起多大的风浪了。原本李建成也只是太子,封建王朝换太子很常见的事情,所以加上大势已去也就谈不上什么勤王了。

另外,李世民在夺权之后并没有一味地滥杀、乱杀,而是很明智、很恰当地采取了安抚、收编的策略。这样就使得自己的 势力更加壮大,而敌对的势力逐渐湮灭。在这里征服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件事情的成功,不但使李世民又有了自己的股肱之臣,更让天下人以及曾经的敌对阵营心服口服。用老百姓的话说:只要你不把人往绝路上逼,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谁愿意捣乱啊 !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太子李建成并不像演绎里说的 那么烂,但的确和李世民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当时手握重兵的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以及李靖、秦琼等人就是保持了中立,而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原因很简单,太子的势力并不是大家想想都那么弱。

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程咬金等人以及三千家兵,奋起一击终成大事。足以说明李世民的眼光、胆略、水平远远高于太子建成。同时李世民能比较顺利地登上大宝为大唐奠定了近三百年的基业,也是中华之幸!


老里说历史

因为玄武门之变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风暴的核心中,只有区区几十人而已。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由于唐高祖李渊的偏袒,李建成集团的势力是强于李世民集团的,所以李世民集团一度曾经有过“前往东都(洛阳)避祸”的想法,但未能实行。李建成甚至想要在宴席上鸩杀李世民,后宫妃嫔,朝中文武,多有依附李建成者。李世民已经退无可退,灭亡就在眼前。

李世民为了开展绝地反击,于公元626年7月1日入宫面见李渊,控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一条严重的罪状——淫乱后宫,与李渊的妃嫔通奸。李渊听后极为震惊,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命令第二天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一同进宫,当面对质。

当时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极度紧张的情况,秦王府上下已经做好了政变准备。李建成与李元吉也有察觉,李元吉建议李建成,收拢军队不要入宫,李建成却认为这个时候不入宫更显心虚,也许会坐实淫乱后宫的罪名,而且认为宫里的卫队会保护他,所以决定照常入宫。

这一念之差,断送了他们俩的性命。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凌晨(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数十名大臣(以及长孙皇后,惊讶不?)及数百名士兵在玄武门设伏,等待太子和齐王。上午,太子和齐王和几个侍从出现,但周边环境异常的安静,让齐王和太子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随即准备调头回府。正当二人调转马头,李世民出现,大喝一声,此时已经无需多言,必然你死我活。李元吉捻弓搭箭射向李世民,由于他过度紧张(或恐惧),三次射箭都落到了地上,李世民随即率人掩杀过来,一箭射死了逃跑的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也同样过于紧张(毕竟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哥哥),跌落马下,险些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幸得尉迟敬德相救,李元吉随即被尉迟敬德射死。

玄武门之变的核心内容就是如此,外围的战斗主要爆发于太子齐王余党在太子部将薛万彻的带领下攻打玄武门,但其部众在看到太子和齐王的首级后即做鸟兽散,玄武门之变到此结束。

至于为何没有军队勤王,一句话——没必要。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是皇室内斗,而且并未危及皇帝(实际上控制了皇帝,但毕竟不是要推翻皇帝)。无论太子和秦王怎么打,都是李姓人自己的事,中立的外姓将领掺和在里面绝无半点好处。如果不是在政变之前就已经投靠,直接参与政变,赢了,说不定李渊为他死去的儿子。输了,则肯定身败名裂,不会有人为你出头。在中国当官,从来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驻军将领们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至于外地将领,他们只接到圣旨说立秦王为太子,禅让给太子,一次正常的皇位更替而已,谈什么勤王不勤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