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耀回顧汶川十年:公益行業對社會的慈善熱情,最多消化了20%

十年汶川,十年中國公益史。汶川地震帶給中國的變化是極其深遠的,當代公益的進程幾乎始於汶川。在汶川地震十週年這樣特殊的節點,我們回首那場地震中的難忘瞬間,也回顧十年來中國公益的偉大進程,更展望中國公益乃至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緬懷傷痛,憧憬希望,《公益時報》今日起將連續刊載“汶川十週年”系列文章,細讀為盼!

十年前的5月,時任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在汶川指揮協調救災;兩年後,他從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的職位辭職,成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公益時報》:2008年的時候,您曾感慨汶川地震“把中國的慈善水平至少提升了十年以上”。十年之後的今天,怎樣評價汶川地震的影響?

王振耀:現在回頭來看,不只提升了十年。

當年中國全民投入救災,救災也將中國和世界連接起來。以前大家覺得慈善是少數富人的事,汶川地震後,大家都知道了,慈善是大眾的。正因為汶川地震救災激發出了民眾巨大的慈善熱情,才會有接下來各種政策調整,特別是針對大額捐贈。

2016年《慈善法》出臺,(速度)其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2008年,我在民政部任救災救濟司司長,那時候覺得慈善法怎麼也得再等10年20年,或者可以先通過一個“慈善事業促進法”。沒想到只有幾年時間,就形成了社會共識。

中國社會的大愛大善,汶川地震是一個集中的爆發點。這個爆發點有其基礎,一是中國經濟發展了,二是政府政策開放了,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發展慈善事業,及其它一系列政策發佈,鼓舞了社會的慈善熱情。

所以現在來看,當時說提升十年是保守了,根本沒想到很快久出現了百億捐贈、企業家裸捐,與國際公益領域的交流更頻繁,發展出社會企業、公益金融、綠色金融,一步一個大臺階。汶川地震的影響可以說非常長遠。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2008年5月14日,王振耀介紹汶川地震救災

《公益時報》:2008年中國社會組織力量還很弱小,他們是否承接住了社會的熱情和期待?

王振耀:不僅當時沒有承接住,我覺得到現在也沒有。我們公益行業對社會的慈善熱情和期待,最多消化了20%。

從政府到民間,都有公益慈善需求。舉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城市在推廣志願服務,老年人、青少年、醫療機構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志願服務,那麼我們公益行業在提升志願服務專業化方面,有多少幫助?跟一些境外機構在國內做的項目來比較,我們在專業性上差距很大。

再比如,現在很多家族願意以慈善作為傳承方式,而我們的服務在這方面是對接不上的。

另外,慈善組織的支撐系統不成熟。獨立的公益學院現在只有我們這裡一家,諮詢、培訓機構雖然有幾家,但整體來看很弱。服務不僅僅是指諮詢、註冊,還有項目設計等等。慈善家的捐贈額度已經動輒幾十億,我們只能設計幾千萬的項目,能力上有差距。

總的來說,我們現在的內在組織方式、行為方式、內在機制,和社會需求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如果說政府和社會的慈善熱情是一大桶水,那麼我們公益慈善界的習慣架構還是碗,這是目前我看到的,也是非常焦慮的。就像我們行業內最大規模的那幾家基金會,資金量其實也並不大,讓他們再承接幾十個億的話,確實有點難。

《公益時報》:那麼在公益需求上,這十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王振耀:簡單來說,就是現代慈善與傳統慈善的變化。這個變化其實是從2001年之後,最近這18年,國家的福利制度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在民政部工作的時候,親身經歷了這些制度的發展。在政府沒有行動的時候,主要靠慈善組織,那麼政府有所行動之後,慈善組織怎麼轉型?這時候,可能就轉向跟政府合作,花政府的錢,接受政府委託。

此外,對心靈的關注,是現代慈善的重要內容。比如留守兒童、老人的心靈關懷,對家庭暴力的關注等,這些都是過去關注度較低的事情。

而在方式上,現在大家關注影響力投資,希望做社會企業,希望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賺一點錢。政府現在還鼓勵慈善信託。很多新的事物撲面而來,我們公益界還不太適應。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2008年2月26日,時任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的王振耀,就“做好雨雪冰凍災害倒房恢復重建工作”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公益時報》:2008年的時候,您還在救災司工作,從您的角度來看,汶川地震對推動我國防災減災政策、制度有哪些影響?

王振耀:汶川地震對中國的災害應急救助體系,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中國政府當時的行動和創造,其實也為世界做出了貢獻。後來日本3·11大地震,日本政府專門請我作為專家去做諮詢(那時候我已經離開民政部),他們很尊重汶川地震的經驗。國家的四級響應體系、國際合作機制在汶川地震中得到了體現。政府和人民、媒體、國際形成了非常良性的互動。

中央現在總結經驗,專門成立了應急管理部。(您認為應急管理部的成立會產生什麼影響?)把過去的幾個大的應急系統,整合到一起,從制度設計上增加了合力,但幾個方面還需要磨合。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公益時報》:您現在還關注災害救援方面麼?怎麼看到民間組織與政府的合作?

王振耀:我現在當然還關注救災,這是職業習慣。我倒是覺得,現在民間組織已經在主動和政府部門,比如救災司協作。除了國字頭基金會,像壹基金為代表的民間救災力量,都是第一時間到達災區,他們很多志願者就生活在災區,救災行動開始之時,旗幟就插在了現場。我聽到了很多民間組織與政府配合的故事,很讓人感動。

汶川地震之後,我就離開救災司了,整整十年了。現在的救災行動比那時候要豐富得多,也成體系化,社會組織的力量更是十年前沒法想象的。大家還記得2008年初的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那時候民間組織還很差,大家不知道咋辦,永光他們專門開了會來反思。這次總結也確實起到了作用。

現在大家不僅在國內救災,還參與國際救災,最典型的就是尼泊爾地震,中國政府和民間的救援在國際上影響很大,實際上也增強了我們的國際影響力,這是原來不敢想象的。

《公益時報》:您曾在採訪中表示,從2012年開始,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基本形成了良性互動,很多年前雙方是互相埋怨的。這十年來,雙方之間的關係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王振耀:以我這個當時的救災司司長為例,其實剛開始對民間組織救災是不瞭解的。2008年以前,我們不瞭解民間組織在應急響應的時候能有什麼作用,只想到募款、捐款,募款之後也希望他們打到政府的賬號上。那時候一般公佈三個賬號,民政部一個,還有中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款都往這兒打。2008年以前是這樣的,個別時候有民間組織來救災了,我們覺得來了也沒跟我們協作,怎麼回事?他們覺得政府也不跟我們溝通,有時候互相有點埋怨。

汶川地震給了我們很大的改變。剛開始也沒想著民間組織有多大作用,但地震剛發生的第一週,民政部沒有開門接受捐款,鼓勵向民間組織捐款。很快大家覺得大災面前政府必須要綜合協調,就先公佈了十幾家公開募款的機構,有的組織沒在名單上,就來找我們,說你看民政部批准的我們的章程裡,寫著有救災,我們覺得的確應該鼓勵。

互動、學習就是這樣開始的,而且是很生動的學習。那時候手機通訊已經方便了,往往一個電話直接打過來:“我們應該去哪兒啊?”就開始協調,後來甚至國際民間組織,我們也來協調,之後的溝通就越來越順暢。

開始雙方只是接觸,到汶川地震是爆發,這期間,有2005年的中華慈善大會,從2005年到2008年,不斷有對話。這也得益於民政部將慈善處設在救災救濟司,這樣救災司就必須推動慈善工作,工作之中就理解了慈善組織,救災就自然和慈善融合了。2005、2006、2007,這三年非常奇特,這三年的交流過程,促成了一個機制性的融合。

2005年中央號召共產黨員獻愛心,中央政府的公務員錢也不多,但也都捐,領導也捐。捐的時候大家就發現,操作上有很多方法需要改進。自己一捐才發現捐贈時候的焦躁,需要透明、需要回饋,也討論怎樣免稅。政府工作人員對慈善捐贈都有了認識,政策調整也就容易了。這是其他國家政府都沒做過的。

在我離開民政部之後,建立了中國公益研究院,它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橋樑。毫無疑問,像救災、慈善、福利的政策,原單位發的文件我理解肯定會快一點。以各大高校學院、研究院為代表的機構,也與政府形成了互動機制。很多政策的解釋、研究、溝通、對話就有了,沒有變成對抗和吵架。在這樣的過程中,民間與政府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到十九大的時候,民間組織也沒想到,十九大這麼充分肯定社會組織的作用,我們都很意外。得到政府的重視,我們更應該做好這個對接工作。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公益時報》:2008年的捐贈總量有了巨大突破,但看比例,這些年來企業捐贈一直佔多數。

王振耀:中國社會力量的增長、民眾愛心的增長,其實經歷了一個過程。

以前咱們貧困啊,像90年代初華東水災,募捐主要來自港澳臺和其他國家,募捐量是超過大陸的。1998年抗洪的時候,第一次境內捐贈超過境外,當時我很感慨。2003年非典捐贈額接近40億元,2004年印度洋海嘯,我國民間向境外捐款6億多。這些大數我現在還記得。

民間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善意。政府有一個消化過程,我是當事人,體會最深。在捐贈中,民間組織、捐款人都向政府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議,包括如何實施項目、進行救助,這也改變了我的很多想法。

但直到現在國內企業大額捐贈佔比一直高於公眾捐贈,我認為這就是現在的組織方式不適應公眾愛心的要求,起碼在公眾募款方面就很落後。其實老百姓的捐款積極性很高,你看一個孩子一天能捐到幾百萬,甚至捐出問題了要退款。

我們的組織方式,離老百姓很遠。跟國外相比,第一,我們社區基金會不發達,國外社區互助也是算捐款的。但國內的社區凝聚力很弱,社區基金會很少,滿足不了人民互助的需求。事實上,社區裡聽說哪個樓的誰需要幫助了,號召一人捐一百,大家都會很熱心,但現在沒這個途徑。所有組織的宣傳都是“捐款到貧困地區”,貧困地區要捐,但同時不要忘了,你所在的社區就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第二,國外的實物捐贈非常多,比如舊衣物捐贈,折算價格後也可以憑捐贈證明免稅。現在咱們實物抵稅還沒有摸索出一套方式。

所以說不是因為中國老百姓自私、捐款不夠,這能怪老百姓嗎?是我們的組織方式、體制有缺陷。實際上個人捐贈還存在著不方便,我認為下一步慈善事業的一個重點是社區慈善。社區慈善不發展,中國的慈善就還在天上飄著。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公益時報》:回到您個人的問題,汶川地震的救援對您個人後來辭職做公益有影響嗎?

王振耀:其實影響很大。汶川地震後,我越瞭解老百姓的苦難,越瞭解社會對公職人員的需求,就覺得人生不應該那麼刻板。我應該藉助這些年的經驗,把它奉獻給社會。

汶川地震之後,很多慈善政策在不斷調整,反而民間組織有些跟不上政府的節奏。那段時間,我內心很焦躁,開了很多座談會,想推動民間慈善,有時候就覺得推不動。我當時代表政府,我認為一直到現在為止,中央對慈善的熱情或政策的開放度是超過我們民間的。如果民間慈善事業起不來,中國的社會層面是很脆弱的。

你如果有社會責任心的話,其實就會對這個事情很焦慮,不是個人的焦慮,是對社會的焦慮。我覺得很有意義。從2005年之後,接觸到很多慈善方面的朋友,我希望能當好他們的墊腳石,讓他們踩著我的經驗往上走。現在看出來這8年,我覺得很有意義。

《公益時報》:汶川地震影響了一大批年輕人,他們之中不少成為了專職公益人,對這批曾共同奮戰在一線的人們,您想說點什麼嗎?

王振耀:我想說的是,汶川地震救災已經十年了,整個公益圈,特別是參與汶川救災的這些朋友們,恐怕都應該再做進一步的提升。

這十年,中國和世界的慈善事業又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也應該再上一個大的臺階。這一次不是大災大難的挑戰,而是提升性的挑戰。它要求我們學的更多,要求我們要去駕馭一些公益金融、環境科學,與國家政策對接。這就需要我們在應對這些大的社會需求面前,做更多的調整。正是在這樣的調整過程中,我們也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

我對這十年來參與汶川救災、並依然堅持的人們,特別表示致敬、欽佩。他們是社會組織領域的寶貴財富,所以也要珍惜自己,善於把自己再提升到更高的階段。

- END -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作者 | 王會賢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王振耀回顾汶川十年:公益行业对社会的慈善热情,最多消化了20%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