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國家典掌文翰之處

中國的用具,不少獨具一格,它既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 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其最典型的是被稱為“文房四寶”的書寫工具:紙、筆、墨、硯。

文房四寶:國家典掌文翰之處

“文房”之名起源於南北朝。當時所謂“文房”,是指國家典掌文翰之處。唐宋以後,文房則專指文人書房而言。

南唐後主李煜喜好文學,收藏盛豐,今見其所收藏的書畫皆押有“建業文房之印”。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翰林學士蘇易簡以筆墨紙硯“為學所資,不可斯須而闕”,撰《文房四譜》五卷,分 筆譜二卷,硯、紙、墨個一卷。各卷分述:敘事、製造、雜說、辭賦諸事,博收約取,內容祥贍。故文明從此有“四譜”之名。南宋初,葉夢得撰《避暑錄話》謂“世言徽州有文房四寶”,故《文房四譜》又稱《文房四寶譜》,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四寶。

文房四寶:國家典掌文翰之處

四寶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名品名師,見諸載籍。長期以來,浙江湖州之湖筆,廣東肇慶之端硯,安徽涇縣之宣紙,歙縣之徽墨,至今仍負盛名。因此,自古以來人們習慣地把湖筆、端硯、宣紙、徽墨說成是“四寶”的代表。

文房四寶:國家典掌文翰之處

古人不僅給筆、墨、紙、硯取了名字,而且還給它們封了官職。筆:書寫用品,因筆桿以竹管作成,使用時要飽蘸墨水,故封之為中書君、管城侯、墨曹都統、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多以松煙製成,品質上乘的還要添加香料,故封之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亳州楮郡平章事。紙:性柔韌,可隨意裁剪,且以潔白者為佳,故封紙為好畦(侍)侯、文館書史、白州刺史、統領萬字軍略道中郞將。硯:儲墨之器,質地堅硬,幫封之為即墨侯、離石侯、鐵面尚書、即墨軍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