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考研有沒有夢想?

三本學生正在喪失考研動力,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普通人:)

先不說大佬公司的事情,三本學生被考研怎麼傷害的。

今年開學的時候,輔導員要統計考上研究生的名單。

然後學習委員在專業的大群裡吆喝了一聲“有誰考上研了記得告訴我一聲,輔導員要讓統計的。”

考研的同學沒有回應她,隨後其他同學調侃了幾句,聽口音是沒有考上的。

當時我就在想,考研的好歹也有十幾個,該不會一個都沒有考上吧。

然後我就悄悄的問了下學委,好像真的是這樣。

後來在和朋友閒聊的時候,多多少少也八卦了整個系的考研情況,也是不理想。

之前聽上上屆的學長學姐說三本考研難,當時我還不信,結果今年的成績又一次驗證了這個事實。

“我待考研如初戀,考研卻虐我千千遍”一位朋友這樣給我吐槽到。

三本院校考研有沒有夢想?

正常的來說,如果你呆在三本院校,你要做好二戰的準備。

其中的原因我也不做過多解釋,想必大家心裡也清楚。

你為什麼會考到一個三本院校,首先說明你不是天才,其次你的學習方法也有問題。

勤能補拙,別人需要一年備考時間,那你就需要雙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別看那些身邊的個例,聽別人說自己沒有咋準備還考嫩好,其實都是背後裡下著勁呢。

不要想著委屈,我倆好朋友一個是很不錯的二本,一個是211,考研結果都不好,211的那個二戰了,這個被調劑了。

別抱太高的期望,把目標大學訂的低一點,否則會接受不了打擊。

三本考研大多就是考到一個二本,有很多是從後院到前院。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學校掛著其他學校的名字,你的學校就是後院,被掛名字的就叫前院。

考到一個一本簡直燒高香了,考到一個211那是少之又少,考到985的我暫時還沒有聽到。

不是說把目標定高點不好,而是要量力而行,考研的心態也很重要,如果第一次成績和目標差的太多了,你還有信心二戰嗎?

就像身邊的一個姑娘,想從三本跳到一個985,後來結果出來打擊的不行,跑去工作了。

三本院校考研有沒有夢想?

在這裡我想起了我們老師在第一次課堂上說出對考研的建議:

如果你想在三本考上一個好點的學校,我建議你不要參加組織,少一點出去玩的時間,從大一開始,每天堅持不懈的去自習室裡學習。

如果有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看到這篇文章,你有必要深思考慮一下這個建議,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你錯過了很多精彩的本科生活,一定會在研究生階段找回來的,因為平臺更大,舞臺也更大!

不過在這裡有一點是需要提一下的,那就是你考研要不要考數學。

這裡有個取捨,對於數學底子不好的同學來說,如果你考了數學,數學會拉你後腿。

但是不考數學吧,所選的專業有限,而且大多是偏文史類,將來就業面要窄一些。

或者說因為一門數學,隔斷了你對喜歡的專業的念想。

不過對於三本文科生來說,數學不好似乎成為一個普遍的想象,高考大多偏數學才會考的不好。

三本院校考研有沒有夢想?

說了那麼多打擊人的話,三本的你是不是對考研有點恐懼了?

反正普遍考的學校也不好,你是不是開始起心理起了疙瘩,明知道考的不會好,那我還要不要考研了?

那我要再給你吃一顆定心丸,學歷的重要性我就在這裡不多強調,人生那麼長,誰知道用著用不著。

其實你的這個疙瘩我也採訪過一個朋友,她是這樣回答我的:

其實我們嘴上都說的正能量滿滿的,心裡都很慌,明明把結果猜的差不多,但是仍然要向虎山行,哪怕是被逼的,難道這種精神不勇敢嗎?

反正人生無非兩種結果,成功與失敗。

或許多年之後,你給自己的孩子吹著牛皮,“我就是那個從三本到名校的人!”

不過對於我這種沒有考研的人來說,本來說我是沒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但是我還想比較讚頌這種勇敢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