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每月行驶里程超过四万公里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个月绕地球赤道跑了一圈,每天平均要行驶1300多公里。记得两三年前,某进口品牌重卡在国内更是刷新了月行驶里程突破五万多公里的纪录,国内目前每月突破五万公里可能不多见,但是突破每月四万公里的却大有人在。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那么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呢,去年的一次跟车的机会,一位驾龄超过15年非常优秀的驾驶员就跟我分享了跑物流专线甩挂的经历。

武师傅当时入职一家专线物流公司,驾驶不少人羡慕的进口卡车,往返于浙江温州到广州的专线甩挂运输,基本上两天要跑一个往返,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月要跑十二三个往返,到了物流旺季一个月就得十五趟跑全勤,每月行驶里程突破四万公里。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时一个车上安排两个驾驶员,因为司机紧张,武师傅坦言,如果三个人轮班哪怕两个车五个人就会好很多,而且发车时间不固定,属于那种到了地方换挂车打货单后直接就走的状态,哪怕半夜到了也是直接发车。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被问及一个月跑4万多公里是啥感觉的时候,武师傅表示,人乏的不行,疲惫的狠,休息时间休息不好,准确的说是没有休息时间,车到了就走,你想停下来好好冲个澡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到了地方,挂车还没装好,还会安排周边送次货,两三个小时回来,挂车装好直接就发车了,这三个小时如果能睡一会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几乎不可能。

由于之前没跑过甩挂,刚开始按照这种节奏跑了四五趟后,人就快崩溃了,有点受不了,车上的搭档也崩溃的不行,所以到了晚上让搭档只开上半夜,自己开最难熬的后半夜,聊到这里,武师傅无奈的笑道,作为搭档必须得互相担待一点,他如果不干了走了,我更难跑。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和目前常见的物流快运一样,他的路线有严格的时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车必须跑到,同时油耗也是包给驾驶员的,你技术水平高,省下的油钱就是奖金,如果遇到节假日堵车什么的,油耗会高很多,自己还有可能需要往里面搭钱。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广东省界一些地方,经常会看到一些在高速路边送饭的人们,过往的货车会提前联系订餐,到了地方直接靠边拿上就走,路上几乎不停车的,因为有油耗考量,为了省油自己停车取餐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停车位置了,下坡的地方可以停,如果前面是上坡就不能停车,因为上坡起步加速会很费油。而交替换班更多的会选择不停车换人,所以平地板大空间的驾驶室和大油箱的配置非常受快运行业的欢迎。

在路上最讨厌的是什么,不是交警路政而是货主老板的电话

在路上烦的事情是什么?和很多卡友们最讨厌遇到交警路政不一样的是,武师傅坦诚最烦就是货主老板的电话,内容永远只有一个字“催”,车到哪里了啊,怎么还没到呢?再快点跑了......

本身这种高强度的甩挂,节奏太紧,人的精神压力就很大,路上不催还好,路上电话一催,感觉就更糟糕了,武师傅讲到,遇到心理素质不好的驾驶员,一听到这个电话,压力就来了,最讨厌这种装好货路上走着电话不断催的,催的驾驶员心里压力大,紧张,就容易有事故。

驾驶百万豪车,每月行驶4万公里以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实作为司机,武师傅说自己心里想的很清楚的,装好货车一出发,自己在路上会赶时间的,毕竟有很严苛的时效要求,不要一直打电话催,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计划跑就行了,你再催,还是这个速度跑。你说这票货急一点,可以理解路上就赶一下,但是总催,后来就真的不干了,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甩挂一直被认为是国外物流运输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近些年国内也在不断的推广尝试,随着商用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的运输模式的应用,物流运输效率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个行业在不断刷新的各种记录的同时,卡车司机也开始被社会各种榜单被评成高危行业了,随着智能互联时代和无人驾驶潮流的来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被广泛认为会大大降低,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效物流背后卡车司机却不大被人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