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開掛的人生,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寫王陽明的書都會濃墨重彩地描寫到他人生中的重要一刻:明正德三年(1508年),貴州,龍場,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夜,隨著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在一個陰森森的石洞裡,王陽明忽然從一副冰冷的石棺裡一躍而起,嘴裡喃喃自語著:“我明白了,我找到了!原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陽明:開掛的人生,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這就是著名的“王陽明龍場悟道”。從這一刻開始,王陽明悟到了:“做聖賢”三個字加起來的意思,就是努力去踐行自己內心的良知,以最終求得真理,而這良知不在外面,就存在每個人的心裡面。

這個世上,只有自己可以為自己的心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從這一刻起,原本只是一個封建社會普通知識分子的王陽明,人生開始了石破天驚的改變,他開始向成聖的路上狂奔了!

為自己的生存負責,由向外求變為向內求,擦亮心的鏡子。王陽明認為,良知存在於每一個人心裡,但是有的人的良知在社會習氣中慢慢沾染了灰塵,需要我們去擦亮他。他為自己擦去的第一層灰垢是“人的差別心”。

王陽明:開掛的人生,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在貴州龍場,獲罪貶官的公子哥王陽明第一次弄明白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這個事實。他通過叩問內心,明白了他與驛卒、與苗人都是平等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要想獲得別人的愛,就要先去敬愛別人;要想獲得擁抱,自己就要主動伸出雙臂;要想好好活下去,就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王陽明首先“擁抱”了自己的下級,龍場驛站的唯一老驛卒。

他第一次丟下讀書人、大才子、朝廷忠臣、大官的大架子,誠心誠意與老驛卒親近,向驛卒學習種菜、打土坯、兩人一起修房子,解決了兩人的吃住問題。後來他又主動和周圍村寨的苗人交上朋友,教他們讀書、算賬,還巧妙化解了苗族內部的一場叛亂。大雪封山的冬天,苗人為驛站送來糧食和獵物,加蓋了房屋,他竟然在這裡開了一個小小的書院講授“陽明心學”,原來孤苦悽惶的謫臣王陽明變成了人人尊敬愛戴的陽明先生。

王陽明:開掛的人生,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為自己的理想負責,由求諸人變為求諸己,去除心中之賊。“凡事之本,必先自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可以說人生的歧途都是從抱怨別人、抱怨外界開始的。失戀了抱怨曾經的愛人,下崗了抱怨社會的不公,貧窮了抱怨父母無能,沒有給自己攢下足夠家產,不問問自己能夠做什麼。人一旦陷入怨恨的泥潭,則看不到光明、滿身戾氣,害人害己。

正德十一年(1517年)九月,朝廷下詔命令王陽明去南贛剿匪。當時,南贛局勢已經失控,許多老百姓誤入歧途,可謂是匪民一家。朝廷南贛剿匪幾十年,匪越剿越多。面對這個燙手的山芋,王陽明一介書生,手中沒有一兵一卒,怎麼剿匪?於是上書皇帝,要辭官回鄉侍奉病重的老父;可是朝廷嚴令他不得推辭,必須赴任。面對退是死,進則可能救當地百姓於水火的局面,他沒有抱怨朝廷對他刻薄無情,安排不當,而是想起自己從小的理想不就是做聖賢,挽救社稷蒼生嗎?現在機會來了!於是王陽明毅然放下心中的畏懼、怯懦情緒,星夜動身前往赴任。

到達南贛後,王陽明首先用“十家牌法”這種嚴苛的法令,切斷百姓與山賊的聯繫,使山賊陷入孤立;其次練習民兵培養地方武裝力量;第三疏通鹽法籌措兵餉。然後他先易後難,剿撫並舉,以撫為主,一舉平定南贛之亂。在人們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王陽明卻在紙上寫下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警句。是啊,人的良知總是被各種私慾所矇蔽,只有不斷破除私心、怯懦、偏執、狹隘等等各種心中之賊,我們的每一個人才會越來越賢良,社會才會越來越和諧光明。

王陽明:開掛的人生,從為自己負責開始

王陽明用他的思想和經歷啟示我們,只有為自己負責的人生,才會是開掛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光明的人生,因為一路走來,我們終將發現,這世上唯有我們自己可以依靠,唯有我們的成長不可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