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掛科到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電子科大學生的“逆襲”絕招很簡單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超級學霸都是那種持之以恆的堅守,一直保持著優秀的成績。但事情也總有“例外”,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這個“例外”。

他叫鄭東奇,在外人看來,鄭東奇的大學四年像電影劇情般跌宕起伏,從掛科到逆襲,從學術小白到“鄭三奇”,這背後所有的成功都源自永不服輸、持之以恆的努力。

從掛科到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電子科大學生的“逆襲”絕招很簡單

“奇蹟”是從掛科開始的

大一學年,他在“電路分析”這門課程上遭遇失利。看著刺眼的期末成績單,鄭東奇心裡很不是滋味。高中時的自己一直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沒想到進入大學後卻遭遇當頭一棒,強大的落差感在心裡蔓延開來。在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他重新審視自己,調整了心理上的落差感,也暗暗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狀態。

從掛科到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電子科大學生的“逆襲”絕招很簡單

逆襲之路憑的是一股勁

面臨考試的失利,鄭東奇心裡憋著一股勁,既然別人都行,為什麼自己不行,不一定要和別人比較,但要比自己之前變得更好。就憑著這一股勁,大二開始,鄭東奇開始發奮圖強,經過一年努力,鄭東奇第一次獲得了獎學金。在三年時間裡實現了從大一排名前30%到大三前3%的蛻變,收穫了唐立新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並因此入選“中科院電子科技菁英班”和“第一屆成電留學精英營”(全校僅20人),並赴香港科技大學訪問學習。

遇到“伯樂”,他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大二時,學校發佈創新創業項目,鄭東奇抓住了機會遇到了科研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張巖教授。

有了名師的指點,鄭東奇“痴迷”於科研,有時即使在洗衣服、睡覺時想出點子,他也會立刻進行仿真計算,直到解決問題。憑藉超常的付出,大三上學期,鄭東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納米科學與技術領域頂尖期刊《Nano Energy》上發表學術論文《基於二維材料的高性能壓電光電子學太陽能電池》。這篇文章不僅被評為主編精選文章,獲得其他國際同行的認可和引用,更成為了學校本科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納米科技領域頂級期刊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已經達到了學校博士畢業的標準。

從掛科到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電子科大學生的“逆襲”絕招很簡單

優秀的人都有一個有趣味的靈魂

擔任班長時,他經常去宿舍裡和遇到困難的同學交流,在學生工作中投入了不少精力。熱心公益的鄭東奇本科期間參加了學院的志願服務隊和學校的支教隊。每週,他都會參加關愛自閉症兒童的活動。他說:“做公益和慈善不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簡歷,更重要的在於你在這些過程中收穫到了什麼。大學生的角色不僅侷限在學校、家庭,更要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中,奉獻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鄭東奇的逆襲之路在別人看來固然精彩,但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締造。無數個日日夜夜裡的徘徊和孤獨,在迷茫中堅定信念,是他在無聲處採擷成果的真實寫照。 這也正是電子科技大學“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精神傳承。未來,我們祝福鄭東奇可以在科研路上越走越遠。

素材來自: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