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1

引言

上学的时候我就有“被迫”做计划的习惯,也因为不懂得如何做计划、没有方法而白白浪费了很多学习备考的时间,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之后在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了时间管理的概念,当时觉得很兴奋,并不断学习和实践。

时至今日,才隐约明白“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真正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确实,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自己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后总算有了些认识,索性把我认识的“时间管理”的道理和方法整理于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2

接受现实

时间管理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提升效率,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接受现实才能做正确的事情,所谓正确的事情也就是现实的事情。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做出理性的决定。

3

现实与对策不完全清单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无意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

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梦想“也许只是陷阱。许多年来,我曾见过身边不少的人一点一点被他们珍爱的”梦想“毁掉。

我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反正我知道自己今后肯定还会做一些别说身边人,就连我自己都会惊讶的事情。

4

感知时间

与时间做朋友,建立自己和时间之间的良好感觉是一切计划管理的基础。

良好的估算出可以用于计划的时间和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则更容易确定现实可行的目标。

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能使得任务基本上都可以顺利达成,从而“战胜了焦虑”。

5

记录“时间-事件”日志

“时间-事件”日志的标准做法是尽可能详尽的记录事并加上其中所花费的时间。

例如:X月X日 上午X点到X点 做了AAAAAAAAAA 花费约2个小时。

可以专门拿一个本记录,可以借助“Mr Time”等手机软件或Excel记录和分析。可以选择每日记录或随时记录。

“时间-事件”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相对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而且更大的好处在于当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

6

分析“时间-事件”日志

让自己有意义的时间变得更多

回顾基于过程的“时间-事件”日志,看看一天、一周、一个月…里记录的事情和花费的时间。

看看哪些是重要有意义的(一般指学习和工作),哪些是无谓的浪费时间,哪些又是真正的休息放松。

提升重要有意义事情的时间,哪怕是真正的休息放松也好,减少无谓的浪费时间。有效避开“时间黑洞”,找出自己的高效时间段。

7

估算出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

首先,找出哪些是固定的时间消耗,如吃饭,睡觉,洗漱等等,以后也可以不用再记录了。

其次,整理出规律性事件,有助于形成循环事件的日程表(提示信息为主),如每周一次运动课程,每周二开两个小时例会,每天上午上三个小时课程等等。

接下来,看看哪些是突发支出、临时性活动,如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临时会议,堵车等等,评估一下自己不可控、易被打扰的时间比例。

最后,估算出自己一段时间内(一天、一周、一个月…)大概可以用于计划和使用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8

能力和效率存在上限

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一个上限的。

柳比歇夫的最高纪录是一九三七年七月,这个月他工作了316个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7小时。(约每天可以规划的时间即可以记录时间为10个小时),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可规划时间的上限了。

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那么,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6.18个小时去工作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3.82个小时去享受欢乐——因为你毕竟是正常人。

不要要求过高,61.8分刚刚好,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强了!过高或过低都不如黄金分割好,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的能做到四六分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文明岛,你的岛!

你要的好,我都能给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