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不打不罵,溫和教育真的有用嗎?

王起藥

來談談我個人的經歷吧。小時候的自己很淘氣,因為長在農村長在農村,難免帶些野性。記得那是上四年級的時候,大人們正在收割小麥子。那時候,我們在村裡有收麥假,大概一個星期左右。

可是,或許是因為小的緣故吧,基本上去一兩天地裡,就不去了,然後三五一群開始玩。

那時候,村中依然是靠打麥場來晾曬小麥的。那一天天氣很好,陽光很毒,我們一行幾人來到打麥場,三胖子家裡有過年剩下的鞭炮,實際上就是過年點完的鞭炮,從鞭炮沫中撿的那些殘次品。那時候,也不知道害怕,更不知道危險。

結果,幾個人在玩鞭炮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將旁邊晾曬的麥子給點燃了。那時候,天氣乾燥地很,而且打麥場基本上是一家麥子挨著一家,還有很多將麥子堆成了跺。

可以想象,火熱越來越大,根本不受控制,我們也嚇得傻了,二話沒說,也沒叫上,像狗一樣,連滾帶爬地逃走了。

各回各家後,我嚇壞了,直接藏到了存放糧食的大缸裡,直到吃晚飯的時候,也沒敢溜出來。我在裡面聽得清清楚楚,這多半天的時候,家裡來來往往很多人,有罵的,還有帶著鐵鍬來的。

我知道自己闖大禍了,可是,那時候小,不懂得如何面對。

也不記得那是夜裡幾點了,我在缸裡迷迷糊糊地睡著,被老爹一把揪了出來,像拎死狗一樣,拎到了正房。我們老家是瓦房,中間呢有根大梁。老爹直接拋出一根繩子,從大梁中間繞過,然後我就被吊到了梁頭上。

緊接著,我就成了人肉沙包,雖然其間爺爺奶奶來勸過,可是,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相反,老爹打得更狠了。

事後才知道,那場火,把我們家所有的存糧與積蓄都賠了進去。那一頓打,一生難忘。

但現在想來,卻如必要。如果沒有那頓毒打,還不知道會做出多大的禍事,更不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若沒有那頓毒打,或許,此時的自己,正在某工地上搬磚和泥!


說文寫作

李玫瑾老師講過,你打孩子,大人打小孩不公平,你罵孩子,不文明。難道不打不罵就教育不了孩子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只是有時候打罵,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起碼當時孩子能乖乖的服從,至於之後怎麼樣再說之後的。


至於為什麼打罵,一方面是有時候父母的火上來了,真控制不住,一方面是有時候父母不想去耐心的教育說服孩子,因為這要付出很多的精力。

我覺得在孩子教育這個問題上,並不能嚴格的區分打罵和溫和教育,尤其在中國。我們父母很少系統地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憑的只是碎片式的瞭解和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驗,多是打罵和教育並舉,大多數孩子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對於溫和教育,我還想說一點就是,溫和教育並不等於放縱,孩子犯的錯,該批評依舊要批評,該有一定的處罰一定要處罰。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最後願所有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


名師育兒

‘’和風細雨潤人心‘’,對孩子更應如此。孩子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又多調皮好動,不知事物的危害性,經常會做出一些讓大人不能忍受十分氣憤的事情。可是孩子是無辜的啊,因為他們的認知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做出錯事、蠢事都在所難免。



一次送孩子到學校門口,看到一個父親正在大聲呵斥孩子,孩子情緒很激烈,不願意下車去學校,也許是想理論清楚一件事情。我就多看了兩眼,想上前勸勸孩子先去上學,有事情放學再說。正在這個時候,這位父親放好電動車,一腳把孩子踢下了車。我感到很震驚,不管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樣暴力的管教方式真的能起到作用嗎?孩子是被保安大叔扶起來送入校門的。可以想想孩子上課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這樣對待,久而久之也會形成自卑心理的。這位父親的做法不但沒有解決矛盾的根源,而且讓孩子身體痛楚,感覺在同學面前臉面盡失。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大人‘’,他們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尊重孩子,才能引導孩子正確處理一些事情。我看到的教育孩子比較成功的家庭,都是比較尊重孩子,很少打罵,把孩子當朋友對待的。他們培養出的孩子自尊、自愛、自立,而且都很優秀。

對孩子溫和教育得到的效果遠比暴力的打罵要好得多。如果不信,可以試一段,你會有驚喜的。


那人那山那風景

“媽媽,我要玩手機·····” “媽媽,我想吃薯片·····” “媽媽,我要抱·····” “媽媽,你餵我······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上述情況,那麼是嚴厲拒絕還是溫和答應?溫和教育是否有用呢?


1、壞習慣都是慣出來的。

父母的態度,將決定了孩子的行為。用哭鬧、生氣等行為來控制父母,是孩子的本能。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有求必應,就很可能會出現被孩子控制的局面,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很多壞毛病。溫和教育好像並無作用!

2、學會拒絕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什麼時候拒絕孩子,什麼時候該說“不”,是非常重要的! “這次同意你,下不為例!”很多家長由於不忍心,經常會說這句話。然而,“下一次”還是這樣,善於“察言觀色”的孩子早已深諳這個道理,一次次的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適時的拒絕孩子,有時候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溫和而堅定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如果父母的態度非常堅定,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同時由於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往往會發洩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提出:溫和而堅定。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麼,請控制你的廢話。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不要對孩子傾瀉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錯了就足矣。請每位家長用“溫和而堅定”態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唱歌的小青蛙

回答這個問題,我從以下幾方面來作闡述:

一、無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愛。孩子,猶如小樹苗,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歪、會斜,樹形會長得不好看,那麼就得修剪。我們教育的初心,就是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然後長大成人,為社會、為國家作出其貢獻;“修剪”就是保證達至目的的手段。一切都是源於愛。

一段時期以來,專家學者們一直在研究教育領域的問題,提出了諸如快樂教育、賞識教育、溫和教育等眾多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倡的是帶有“寵”色彩的教育。各項教育法規,則三令五申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總之一句話,造成了今天這種打不得罵不得、甚至正當的、必要的批評教育都不敢的尷尬局面。

對於孩子來說,沒經歷風霜雨雪的洗禮,跟溫室裡生長的花朵,那也不一定是好事,他的抗打擊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從何而來?一旦遇見小波折、小坎坷,他如何面對?受了委屈如何排解?因此,適當的打罵等懲戒在教育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注意懲戒教育適用階段。

一般來說,孩子從出生到成人,必有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過程。所謂的先學做人,主要是幼兒園及小學階段,教育孩子的為人之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孩子年幼無知,是非對錯不分,所以需要教育。屢教不改的,打、罵等懲戒輔助教育措施也得使用。

初中階段,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好的行為習慣已養成,心智發展逐漸成熟,則懲戒教育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如遇青春叛逆期,更要慎用。

三、總結下:愛是教育的核心,懲戒教育必不可少;嚴而不僵,慈而有度;重良好習慣養成,遵循先做人後做事原則。


阿黃說道

不提倡不打不罵,同時,我提倡溫和教育。

人非聖賢,哪個父母能對著孩子不動氣?而且一些事情上,該打還是要打,該罵還是要罵!

什麼時候該打?

面對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必須動手。

例如拿刀的時候,必須嚴厲制止,總不能讓他試試被到刮過才來教育。

例如孩子嗑藥、做一些違法的事情的時候,儘管他當時沒有這個認知,這是不允許的。

衡量的一個個人標準的話,就是這事的後果,會不會危害一輩子。

什麼時候該溫和教育?

上面說到,人非聖賢,同樣的對於孩子也適用。

誰還沒有個小脾氣?

我們成人,不開心的時候,也會發脾氣,會選擇喝酒抽菸捶沙包!孩子們發脾氣,只是因為他沒有其他的發洩方式。

當孩子傷心、憤怒、無理的哭時,給個安靜的地方讓他哭,讓他把氣好好的發洩出來,再回頭問問她到底是什麼原因,給他提供建議,下次遇到這事,可以怎麼樣解決,怎麼樣表達出來。


熊孩子專治

你好,我是小潘。打罵是教育者的一種態度,溫和不吼也是一種教育的態度。兩種態度的初心一定是出於愛,對嗎?打罵教育和溫和不吼的教育你會喜歡那一種呢?提問之前,你一定是喜歡效果更真接的那種是嗎?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點,家庭教育的優劣遠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強烈的多。打罵教育方式直接,效果明顯,這是上輩兒的老人傳下來的,因為不打不成材,對嗎?上輩兒的老人們去打去罵是因為他們不懂教育,是因為他們不懂教育方法,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傳遞愛,分享愛,感受愛。而當下的現代人,教育環境的變更,教育制度的轉變,家庭教育環境如果還守著老一輩兒的做法,你認為行的通嗎?

溫和不吼的教育不是不作為,而是在懂得教育方法上的有力作為。瞭解孩子,學會如何愛孩子,是當下父母必修的一課堂。記得在上《孩子我該如何愛你》的課堂上,我遇到了很多很多這樣的父母,都是因為自己沒有教育的能力,自己沒有情緒控制的能力,導致孩子不願意面對學習,不願意面對老師,可是又不得不願意回家面對父母,造成的後果極為嚴重。

不吼不叫是技術,要學。不打不罵是能力,要修。所以,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父母學習成長,學會如何愛孩子,溫和不吼的方法才可以延伸到整個家庭教育中!


修長的小潘

我是力行,很榮幸回答你的提問。

對孩子不打不罵,溫和教育真的有用嗎?這個問題其實挺好,社會上爭議很大,不過我不清楚問題主語是啥,是家長,還是老師?還有就是相對的問題,對孩子又打又罵,暴力教育真的有用嗎?


總有人說不打不罵就是快樂教育,我不清楚美國的快樂教育是啥,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簡單的不打不罵,因為他們打罵孩子貌似犯法,弄不好監護權都沒了,難道孩子快樂那麼簡單,不捱打捱罵就快樂?沒那麼簡單,讓孩子快樂是需要用心的,是需要不斷研究的,比打罵難無數倍。不是我們的孩子需要打罵教育,而是我們的家長懶,不願意用心去教育。

我小時候被老師打,被爸媽打,都很正常,天經地義的事,沒有反抗,甚至躲閃都感覺不對。現在呢?環境變了,孩子變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沒變,有的孩子接受,有的孩子表面接受,有的孩子根本不接受。接受的孩子家長不忍心了,表面接受的孩子,遲早會爆發,不接受的孩子家長很快就無計可施,求爺爺告奶奶最後任由作為。



哪裡有暴力,哪裡就一定有反抗,家暴已經立法,大家且打且珍惜吧!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棍棒底下掏刀子,別以為孩子小啥都不懂,你問問你孩子有啥不懂的,嚇死你。別說打你罵你都是為了你好,沒人吃那一套了。

溫和教育又是啥?有本事就做人家的快樂教育,溫和啥也不是,說教育還是那句話,孩子小時候的教育,必須順應孩子成長規律,用心的去溝通,用心去發現,用心去引導 ,本沒有壞孩子,就是教育的不好。



沒有人說完全不打不罵,因為做不到,因為用心教太難了,趁著現在打罵孩子還不會有人抓你,不會剝奪你的監護權,請把打罵作為殺手鐧,讓孩子敬畏你,不要輕出,出必有效。家長們,大家一起努力用心教孩子,當用心成為潮流,打罵自然就是歷史。


我是力行,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力行懷善心做對事

打孩子,罵孩子,這是教育嗎?當然不是!打罵孩子只是家長在向孩子發洩情緒。

家長總把打罵孩子的原因歸結為孩子太不聽話了,孩子總是犯錯。說成是為了教育孩子,不得不出手。

還有那麼多的父母認為:只有打才最有用!請你們醒醒吧,你所看到的只是暫時的、表面的效果。


暴力教育只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能讓孩子變得懂事;

讓孩子變得聽話,不能讓孩子變得自覺。

一個用暴力對待孩子的成人,根本沒把孩子當成一個正常的“人”對待,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你以為自己強大,其實智慧不足,這是赤裸裸地持強凌弱!是你面對孩子時的無能,藉以愛的名義施暴,尋求自己的心裡平衡罷了!


如果用打罵就能教育出好孩子,那豈不是天下一片祥和?因為方法太簡單啦,打人個個都會啊。可是為什麼還有家長哀嘆:為什麼這孩子打都打不變呢!

我記得在以前回答一個問題時舉了個例子:如果你剛買的手機才用幾天就丟了,還不知道在哪弄丟的。這時你什麼感覺?懊悔,自責,反省吧?難道這時候你需要有人給你打一頓嗎?打了你就能長記性?

可是當我們面對弱小的孩子時,多少家長做不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每每看到弱小無助的孩子被親生爹媽暴力相向時,讓人感到多麼地痛心啊!

如果一個孩子到了你認為“非打不可”的地步,一定是家長長期錯誤的教育方式所致。 孩子的心智發育尚不成熟,有時闖禍犯錯是無意的,自己也會有內疚感。如果家長採取打罵的方式,他不但會失去內疚感,他所學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叛逆,感受到的是屈辱


相信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並不是每個人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愛孩子,首先需要做到是,不要打罵孩子


像天使守護你


這個問題過去也在某節目中類似看到過,但是個人觀點是儘量不打不罵最好,也不排除個別特殊情況可以適當採取輕打過於嚴厲些的詞語以給孩子威懾力!


中國古語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也真的會出現是這種教育方式下成功培養孩子的“虎媽虎爸”啊!但是,本人觀點是,這樣的教育方式還是有其特殊性的,並不適用於所有孩子,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孩子。這樣也容易傷到孩子的自尊心或者產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嚴重心理陰影啊!過於嚴厲和苛刻的教育方式還是蠻有壓力的,不是所有的嚴厲都能產生動力,還是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溫和的教育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對於一些很調皮和特不聽話的孩子,還是應該在必要時採取嚴厲的訓斥和體罰,很有必要讓孩子能夠記住教訓的。為了孩子將來的人生好!



個人看法,溫和教育確實有用,但是方式方法要針對具體情況具體操作才好啊!不排除和嚴厲的教育方式相結合,這些都要對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特點分情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才行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