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和騰訊互撕,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今日頭條和騰訊互撕,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有關騰訊即將起訴今日頭條的消息不脛而走,再次點燃了人們對於騰訊和今日頭條之間剪不斷理還亂關係的關注。儘管兩家公司都在說不存在惡性競爭的現象,僅僅只是按照相應的規則辦事,但是從事件發展的情況來看,騰訊和今日頭條鬧到這個地步的確並不像彼此所說的那樣簡單。

探討今日頭條和騰訊互撕,我們還要從兩個事件說起。

事件二:5月30日,新華網發佈了標題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的文章,文章對於當下網遊對於青少年的影響進行了評論。此後,今日頭條推送了標題為《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的同一篇文章,並進行了全網推送。儘管文章內容並未有所改變,但是從標題上來看的確非常觸目驚心。

筆者在當晚也收到了這條推送,在收到這條消息的時候,筆者也在思忖新華社怎麼會用如此嚴厲的詞彙“討伐”騰訊。筆者在那個時候就猜測,標題應該是被人修改掉了,這種評論可能是新華網發出的,新華社不會對一家企業發表如此措辭嚴厲的評論。結果,果然不出所料,新華網的這篇評論的確是被人修改過了。

儘管騰旭和今日頭條在內容端口的競爭異常激烈,但是鬧到如此正大光明的確很少見。那麼,騰旭與今日頭條互撕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在作祟呢?

第一, 流量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落幕,流量的轉移業已完成,很多平臺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即使是騰旭、今日頭條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不例外。當流量的獲取難度不斷增加的時候,一些白熱化的競爭便會實現。騰旭和今日頭條正在面臨的正是這樣一種狀態,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流量爭奪的白熱化,騰旭和今日頭條的衝突還有可能進一步升級。

第二, 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開始從資本運作到短兵相接。在互聯網紅利即將落幕的時刻,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同樣是以資本的形式來出現的,從本質上來看,這種競爭段位較高。比如,阿里和騰訊之間的競爭就是以資本方式來呈現的。然而,隨著資本運作的結束,單純地依靠資本競爭已經無法再起到實際效果,或者說整個市場當中的佈局開始塵埃落定。於是,互聯網巨頭展開白刃戰將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題。

第三, 新生的獨角獸公司開始不斷挑戰傳統互聯網巨頭的地位。我們都知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了類似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這樣的新的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分別在特定的領域形成了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講,這些新生的獨角獸企業依然有很多優勢,於是,在這個時候,這些新生的獨角獸企業便開始在特定的領域挑戰傳統互聯網巨頭的市場地位。

早在今日頭條之前,美團與阿里就已經有了一次互撕。從本質上來看,這是一場新生的獨角獸企業與傳統互聯網巨頭爭奪彼此生存空間的戰役。未來,隨著這些新生的獨角獸企業在不同業務端口拓展業務,而傳統互聯網巨頭感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之間還將會出現類似這種競爭,而且競爭的激烈程度還有可能升級,正如當年的3Q大戰一樣。

騰訊和今日頭條之間互撕並不僅僅只是偶然事件,它是新舊互聯網勢力在拓展彼此勢力範圍的時候必然要經歷的。未來,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退,特別是隨著新的互聯網勢力範圍的不斷拓展,類似於今日頭條和騰訊、美團和阿里之間互撕的事件還將繼續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