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新座標——十九大以後金融發展前瞻

黨中央

的正確領導下,金融業近年來改革與發展成績斐然,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也在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基於國內外經濟和政策環境的變化,金融業脫實向虛的問題也日益積累,風險不斷上升,如不及時加以糾正,很可能釀成系統性風險,危及經濟金融的安全與穩定。針對這一情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下一階段,金融領域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推動金融改革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加大支持力度,服務實體經濟

經濟好、金融好,金融好、經濟更好。金融工作要緊扣時代特點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踐行區域協調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國家

戰略

方向一: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金融業貫徹十九大精神,應從以下幾方面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是提供針對性金融服務,助力“去產能”。根據行業、企業的特點,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的綜合服務,運用投行手段,支持企業間併購重組,堅決退出“殭屍企業”。

二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服務房地產“去庫存”。落實中央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的思路,支持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遏制投資和投機性需求,穩步推進房地產“去庫存”。

三是發展直接融資“去槓桿”。提高股權融資比例,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進程,積極推進企業資產證券化,降低槓桿率。

四是多措並舉“降成本”。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提高銀行運營效率,積極降費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五是發展普惠金融“補短板”。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試點並推廣投貸聯動模式,支持“雙創”小微企業發展,通過增加網點設置、發展村鎮銀行來補齊“三農”短板,通過優惠貸款、產業扶持、公益事業等方式,履行精準扶貧的責任。

方向二: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實現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

戰略。金融業落實國家區域協調戰略要著力探索模式、加大投入、創新業務。

一是探索“一帶一路”金融服務與合作方式。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是當前和今後我國對外開放的總綱領定位。金融機構要充分運用現有網點機構,探索“產業園區+銀行辦事處”等模式,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便捷、周到的跨境金融服務,助力中國企業開展海外貿易投資。商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與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和絲路基金等機構的合作,優勢互補,積極參與互聯互通重大項目建設。

二是加大對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地區的投入。金融機構要深入研究以疏解北京首都功能為“牛鼻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要關注

作為創新發展示範區的安新規劃建設所帶來的重大機遇,以新思路、新理念、新佈局,提供全新的金融支持;要牢牢把握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導向,持續加大各類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推動自貿區、自由貿易港的金融創新。要抓住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歷史性機遇,深度參與自貿區的金融改革,為自貿區個人、企業和跨境業務提供跨境結算、融資、資金管理等服務,參與外幣存款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點,服務建設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

方向三:支持經濟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

目標。未來,銀行應重點從以下三方面支持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一是發展消費金融。目前消費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居民消費需求的升級,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間。對此,銀行應在繼續做好消費貸款、信用卡等傳統消費金融業務的同時,結合互聯網發展、消費升級等趨勢,豐富移動支付、小貸微貸、耐用消費品貸款等金融產品和服務。

二是發展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潛力巨大,銀行應通過提供投貸聯動、小微科技型企業基金、產業鏈金融、與資本市場對接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並創新風險管理,以此推動“雙創”戰略的落實,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

三是發展綠色金融。銀行要發揮自身優勢,前瞻性地介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環保基金等領域,加強與資本市場合作,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同時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投入力度,支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深化改革開放,提升金融效率

歷史經驗表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離不開改革開放。金融業發展亦是如此。下一階段,應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提升金融效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持續推進金融要素價格改革。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之後,金融要素價格改革的市場化步伐明顯加快。在利率市場化方面,2015年10月,央行取消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實現了存、貸款利率的自由浮動,但依然保留不同期限的法定存貸款利率。Shibor作為市場基準利率的功能還有待提升,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還未形成有效的利率聯動機制,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尚需不斷完善。下一階段,應簡化並取消法定存

貸款利率,加快形成基準利率體系、健全利率走廊機制,實現貨幣政策從數量調控向價格調控的轉變。在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方面,主要是從兩個方向來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一是人民幣兌美即期交易的浮動區間,從2005年匯改初期的千分之三,逐步擴大到目前的百分之二,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因此增強;二是人民幣兌美中間價的確定。從參考前一交易日兌美收盤價到增加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再到今年5月增加“逆週期因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趨完善。下一階段,應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同時,進一步豐富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加快外匯衍生品市場建設,增加外匯期貨品種,為企業提供多化的匯率風險管理產品和服務。

二是不斷優化金融市場結構。近年來,資本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從2011年的76.7萬億

增加到2016年的156萬億,直接融資比例從15.9%提高到23.8%。但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結構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這在當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是降低企業部門槓桿率的客觀要求,也是降低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必然選擇。下一階段,在股票市場方面,要繼續加大對證券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同時,積極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適時推出註冊制。在債券市場方面,要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債券品種,統一企業債券監管標準,推動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之間的聯通。資產證券化是破解企業槓桿率高的重要手段,要加大ABS、ABN、CMBS等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優化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

三是繼續擴大對外開放。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先後落地,金磚銀行、亞投行

、絲路基金相繼創立,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A股納入MSCI指數……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國內金融改革和金融效率的提升。下一階段,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持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的有序開放,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在維護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放寬境外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限制。

四是促進新技術與金融業的融合。為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金融領域應積極利用先進技術,打造新金融。這是現代金融本質特徵的體現。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利於解決金融業信息不對稱和高成本的痛點,對金融機構提高風控水平和經營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監管體系,防範金融風險

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金融業改革創新力度加大,促進了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07年的5.6%增加至2016年的8.35%,比美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還高出1.05個百分點。但不可否認,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創新過度、脫實向虛的問題:一方面,社會資金大量流向房地產等領域,造成房地產泡沫,推高了資產價格,而製造業等實體部門則陷入資金困境,盈利水平下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機構熱衷通道、同業、交易類業務,脫離真實需求進行自我創新、體內循環,導致金融泡沫的積累,金融系統性風險有所上升。鑑此,2016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今年7月召開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作為當前和今後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務之一。而在最近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會議上,更是明確提出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可見,

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黨的十九大曾指出:“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為防控金融風險指明瞭方向。

當前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並呈現出複雜性高、交叉性強、傳染性快等特徵。這就決定了治理金融亂象、防範和化解金融系統性風險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需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整體和局部、宏觀審慎和微觀管理的關係。唯有如此,才能防止在治理金融風險時傷及實體經濟,實現經濟和金融的平穩協調發展。

第一,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和信貸的合理增長。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文中指出,“在宏觀調控上,對貨幣‘總閘門’的有效管控受到干擾。宏觀調控很難有糾偏的時間窗口”。自今年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以來,對防範資產泡沫、促進金融去槓桿起到了明顯成效。隨著全球經濟緩慢復甦,預計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央行會啟動加息和縮表週期。我國應繼續保持穩健貨幣政策基調,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提高市場基準利率的有效性,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同時,應通過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穩定,降低M2增長的預期目標,將重點放在社會融資規模是否能滿足實體經濟需要上。

第二,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健全雙支柱框架。11月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明確了其統籌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包括協調貨幣政策、金融政策及相關的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統籌協調金融監管的重大事項,並對地

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門進行業務監督和對其的履職問責。考慮到此前地方金融辦已陸續升格為地方金融監管局,我國金融監管架構實際上已由原來的“一行三會”演變為“一委一行三會一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並且符合我國金融發展監管要求的金融監管體系。這一全新的金融監管體系有利於解決跨部門監管協調困難以及監管盲區並存等問題,有利於規範金融創新活動,有利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目前,人民銀行對宏觀審慎管理已從之前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制度升級到宏觀審慎評估(MPA),並通過對指標進行量化以及對廣義信貸、同業負債等口徑進行調整,使MPA考核日臻成熟。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利於貨幣政策宏觀調控作用的發揮,有助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第三,重點做好銀行領域的風險防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核心,銀行的資產規模佔全部金融機構資產規模的80%以上,可以說銀行穩則金融穩。對銀行機構來說,做好風險管理尤其重要。要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文化,制定與銀行發展

戰略相適應的風險偏好,確保持續穩健經營;要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流程,完善風險管理架構,建立有效制衡的運行機制;要綜合運用行業組合、風險限額、壓力測試等風險管理工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與此同時,要積極化解相關風險:對於流動性風險,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降低期限錯配敞口和槓桿比率;對於信用風險,要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債轉股,主動發揮債委會作用,擴大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規模;對於市場風險,可適當降低債券投資久期,減少外幣頭寸風險敞口。此外,針對部分非標業務回到表內顯著增加了資本壓力,還要進一步拓寬外部融資渠道,採取優先股、二級資本債、可轉債等工具來補充資本,增強資本實力;同時,加快實現“輕資本、輕資產”的戰略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央

關於“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的論斷,深刻闡明瞭金融與經濟的關係。據此,金融部門要將服務實體經濟、改革開放、防範風險三大任務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改革、規範發展,助力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