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乡村记忆:祖母的烙馍

烙馍也就是烙饼,有的也叫千层饼。是我们北方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在我们这,很多的人都会做烙馍,可做出来的味道就千差万别了。

现在街上卖的烙饼大多是用电饼铛做出来的。用电控温,烙出的饼颜色固然好看,但吃起来香香的,还略微有点硬,有的加一些酱,改变一下口感,其它再也没有特别之处了。现在家中也有用平底锅烙馍的,烙出来的馍虽然有些许层次,吃起来口感也好一些,但终归层次不够且每一层又显得厚。有很多时候火候掌握的不好,有的颜色轻了,饼吃起来有些加生;有的颜色重的发黑了,吃起来还有苦苦的味道;有的薄,几乎没有层次,还焦硬;有的厚,中间还不熟。总之,现在很难遇到满意的烙馍了。

延津乡村记忆:祖母的烙馍

吃来吃去,还是记忆中的祖母烙的馍最好吃。她原来是用三条腿的中间略凸的鏊来烙馍,后来又用比较小而又厚的铁平底锅来烙馍。她烙好的馍厚厚的, 一层叠一层的有很多层。烙的馍虽然厚,可中间一点也不夹生,表面黄焦酥脆而不硬,用筷子轻轻一拨,那馍就一层层散开了,一张馍就变成了许多的薄片,拿起筷子就能吃了。不像现在街上卖的,得用刀切开后,才能用筷子送到嘴里。祖母做的烙馍吃在嘴里,香香的而不腻,软软的而不黏,吃后让人回味无穷。假如上顿做的烙馍没有吃完,下一顿饭做饭时用锅蒸一下,吃起来又软又香,味道更美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千层饼”吧!延津乡村记忆:祖母的烙馍

家里的人都爱吃祖母烙的馍。农忙时节的早晨,祖母就经常烙馍。烙好馍就让我去地里给祖父他们几人送去,怕他们干活久了没力气——因为他们天不亮就去干活了。或许真是他们干活累了,也或许他们是爱吃祖母烙的馍,当我送到地里的时候,他们似乎已经等我很久了。延津乡村记忆:祖母的烙馍

那时候家里修房盖屋都是要找很多帮忙的。那个年代的人们几乎都不出去打工,再说也没地方去打工。农闲的时候谁家需要帮忙一喊就去了,不用出工钱,但肯定是要管饭的。街坊们一般都很乐意到我们家帮忙的,不过他们会提出几乎相同的要求——那就是酒可以不喝,肉可以不割,但必须吃上祖母亲手烙的馍!找人帮忙出力,这个要求是绝对不能拒绝的,只是这么多人吃饭,祖母又要劳累了。当帮忙的人吃上祖母的烙馍而又赞不绝口的时候,我真的为祖母感到骄傲。我记得那时只要家中请人帮忙,祖母的烙馍就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祖母已经离去二十多年了,每当想起了祖母的烙馍,我的眼睛禁不住就湿润了。

延津乡村记忆:祖母的烙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