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華,生於北京,浙江人。中國近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原文:《書法》

書法本來不是盡人能精的。自古以來,琴棋書畫雅人深致,但是卓然成家者能有幾人?而且善棋者未必都能琴,善畫者未必皆精於書。藝有專長,難於兼擅。當今四五十歲一代,書法佳妙者亦尚頗有幾位,或“馳驅筆陣”、“其腕似 鐵”,或大筆如椽,龍舞蛇飛。我都非常喜愛,雅不欲厚古薄今。精於書法者,半由功力,半由天分,不能強致。讀書種子不絕,書法即不會中斷。此事不能期望於大眾,只能由少數天才維持於不墜。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我幼時上學,提墨盒,捧硯臺,描紅模子,寫九宮格,臨碑帖,寫白摺子,頗吃了一陣苦頭,但是不久,不知怎樣的毛筆墨盒硯臺都不見了,代之而興的是墨水鋼筆原子筆。本來寫書信寫稿子都是用毛筆的,一下子改用了鋼筆原子筆。在我個人,現在用毛筆寫字好像是介乎痛苦與快樂之間的一種活動。偶然拿起毛筆,頓時覺得往事如煙,似曾相識。而搖動筆桿,有如千鈞之重,揮毫落紙,全然不聽使喚,其笨拙不在“狗熊耍扁擔”之下。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在故宮博物院看到名家書法,例如王羲之父子的真跡,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蕭散,“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我痴痴的看, 呆呆的看,我愛,我恨,我怨,愛古人書法之高妙,恨自己之不成材。怨上天對一般人賦予之吝嗇。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孫過庭《書譜》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書家練過險絕的階段還是歸於平正的。初學的人求其分佈平正,已經不易,不必一下手 便出怪。我看見有些年輕人寫字時常不守規矩,例如把“口”字一律寫成為“厶”字,甚至“田”字“國”字也不例外,一律寫成為尖頭怪胎。顏之推所說:“尺牘書疏,千里面目”,像這樣的面目直是面目可憎。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雖然書法不是不盡能精,也不—定要人人都能用毛筆,最低限度傳統寫字的方法是應該尊重的。倉頡造字,我們卻不能隨便的以倉頡自居。簡體字自古有之,不自今日始,但是簡也有簡的道理,而且是約定俗成,不是可以任意亂來的。草書有用,並且很美,但是也有一定的草法,章草、狂草都有一定的結構格局。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讀書種子不絕,書法不會中斷!

(選自《雅舍小品》第四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