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1、米芾《陳攬帖》(昨日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書 縱25.9釐米 橫20.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昨日陳攬戢戢之勝,鹿得鹿宜。俟之,已約束後生同人,莫不用煩他人也。軫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緣面見,欲罄紳區區也。芾頓首再拜。

2 、米芾 《丹陽帖》

(翰牘九帖之六)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5釐米 橫22.8釐米

譯文: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 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

此帖所致為米芾之友人。此友人乃《適意帖》中“覷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

此米芾“翰牘九帖”之一,此尺牘的書法風格,正是在追求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書札作風。米芾名其居為“寶晉齋”,十分仰慕的正是晉人風流。他研習二王甚勤,尤其《蜀素帖》,後半部全從右軍《蘭亭》中來。但他最為傾心的是“破體”的小王,故《海岳名言》有謂:“子敬天真超越,豈父可比也。”落筆痛快,氣勢開張,英俊豪邁,更契合於米芾的性格。《丹陽帖》的寫法就和獻之筆札相近。但是,既經“重法”的唐代,提按已是普遍的筆法,兼之米芾個性強烈,字勢愈加跌宕,用筆更形起落,牽絲顯露,出鋒銳利,真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大膽而潑辣,尺素之間亦使出了渾身解數.這與二王的散淡就有了距離.米芾畢竟還是米芾,米字到底還是米字,他能著名書史,開宗立派,不是沒有緣由的。

3 、米芾《甘露帖》(又稱弊居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書 縱35.5釐米 橫50.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4、米芾《烝徒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書 縱29.9釐米 橫31.6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芾烝徒如禁旅嚴肅,過州郡,兩人並行。寂無聲,功皆省三日先了。 蒙張都大、鮑提倉、呂提舉、 壕寨左藏,皆以為諸邑第一功夫。想聞左 右,若得此十二萬夫自將,可勒賀蘭。不妄、不妄。芾皇恐。

5、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牘》

翰牘九帖之二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5.4釐米 橫43.2釐米

6、米芾《致伯充尺牘》

(翰牘九帖之七 又稱《業鏡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5釐米 橫21.6釐米

7、米芾《德忱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5.4釐米 橫78.6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為米芾著名的《草書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書風的代表作之一。

此帖自始至終,氣韻十分流暢,下筆如飛,痛快淋漓,毫無顧忌,點畫之際,妙趣橫生。粗看,“全不縛律”,左傾右倒,形骸放浪。仔細賞讀,卻又欹正相生,字字隨著章法氣勢變化,用筆狂放而不失檢點,提按頓挫絲絲入扣,上下精神,相與流通,有著強烈的節奏感,與其作品比較,此帖頗具魏晉風韻,筆法圓轉含蓄韻藉,有篆籀氣。節奏也較平和,神閒氣定,故能隨意佈勢,妙得自然。

8、米芾《晉紙帖》

翰牘九帖之三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7釐米 橫39.1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9、米芾《適意帖》

(又稱《玉格帖》) 翰牘九帖之四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5釐米 橫35.9釐米

10、米芾《賀鑄帖》

(翰牘九帖之五)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4釐米 橫36.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11、米芾《惠柑帖》

翰牘九帖之八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2.7釐米 橫33.2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12、米芾《戲成詩帖》

(翰牘九帖之九)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行草書 縱23.9釐米 橫34.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13、米芾《真酥帖》

故宮挖出來的米芾書法,美!

紙本 草書 縱28.6釐米 橫21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