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一季度中國B2C市場交易規模達9528.4億,蘇寧易購穩居前三

4月28日,獨立第三方機構Analysys易觀發佈《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分析2018年第1季度》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交易規模為952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2%。

相對於行業平均水平,中國領先的O2O智慧零售企業蘇寧易購以商品銷售規模46.33%的增速領跑行業,市場份額佔比大幅提升,穩居B2C市場前三甲。

該公司最新發布的一季報顯示, 2018年一季度公司商品銷售規模為693.30億元,同比增長46.33%。其中,一季度公司實現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為397.71億元(含稅),同比增長81.50%,持續領跑行業。

春節市場的電商角力戰

與四季度相比,一季度平臺廠商的促銷力度、用戶的參與程度都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之下,各大電商巨頭角力春節市場,天貓、蘇寧易購等等平臺都相繼推出了“春節不打烊”、“年貨節”等活動,而各大快遞公司也都相應的在春節期間正常運營,為一季度業績表現立下“汗馬功勞”。

據蘇寧易購官方數據,春節期間,僅2月15-21日,蘇寧全渠道增長為87%,鄉鎮市場高達243%,線上快消品訂單佔比超過一半,85%的訂單在24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

據瞭解,春節期間,蘇寧易購圍繞門店、物流、售後、客服四大終端,推出了“門店不打烊、物流不停運、客服不下線、售後不休息”的一攬子“春節不打烊”舉措。另外,在玩法上蘇寧推出的5億“膨脹紅包”也是賺足了口碑和流量,成為搶佔春節市場的一匹“黑馬”。

電商紛紛發力線下

隨著互聯網化和消費網絡化的紅利逐步減退,巨頭正加碼對線下的爭奪,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騰訊、京東聯手入股線下商超步步高,蘇寧搶灘場景互聯網,線下已經成為各大電商戰略佈局的重要一環。

易觀在報告中指出,具有線下主場優勢的蘇寧易購,在今年繼續加快基於場景的互聯網門店佈局。2018年一季度,蘇寧易購全力推進“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一大(蘇寧易購廣場)、兩小(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縣鎮店)、多專(蘇寧易購雲店、紅孩子、蘇鮮生、蘇寧體育、蘇寧影城、蘇寧極物、蘇寧易購汽車超市)”的智慧零售業態族群在全國加速複製。

來自易觀的數據顯示,在一季度,蘇寧已累計新開店近600家,其中經營快消生鮮品類的蘇寧小店新開業近190家。而年初正式啟動的“零售雲”,紮根4-6線市場,與蘇寧易購直營店共同構造公司下沉縣域鄉鎮市場的智慧零售端口。此外,3月底,蘇寧還在南京正式推出了蘇寧極物店,主營高標準、個性化、有格調的商品。可以說,蘇寧正在通過購物場景的多點佈局,不斷“智造”新物種,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易觀:一季度中國B2C市場交易規模達9528.4億,蘇寧易購穩居前三

(圖:蘇寧零售雲加盟店)

“智慧零售”再獲行業認可

最近,易觀還同步公佈了《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8》報告,該報告就2018年B2C市場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做出梳理和預測,並指出“品質升級、場景變革、智慧零售”成為網上零售B2C市場年度核心關鍵詞,這也進一步印證了蘇寧的“智慧零售”模式已經成為行業標杆。

“智慧零售”最早由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2017年兩會期間提出。所謂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物流、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採購、銷售、服務等零售運營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

一季度報告認為,這種零售要素的數據化涉及到行業規則與行業標準的問題,“誰在行業中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誰就擁有在未來標準制定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因此,電商在線下的競爭,其實就是對未來建立行業標準、建立行業規則的競爭。”

今年以來,蘇寧“智慧零售”頻頻獲行業認可。從博鰲熱詞再到中國B2C市場年度核心關鍵詞,結合蘇寧易購一季度的亮眼表現,表明不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蘇寧“智慧零售”都已顯現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