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墊錢的村支書

三次墊錢的村支書

——獅子廟鎮孤山村王建章的扶貧故事

皮膚黝黑、體格魁梧,退伍後回到了家鄉,一起帶到家鄉的還有他在部隊的那股作風,幹事兒急,容不得一點拖拉。這是王建章給人第一印象。

王建章是獅子廟鎮孤山村支部書記。

村委會旁邊的G241國道加寬的時候,村裡部分群眾的房子要拆遷,賠償款沒下來,群眾不樂意,為了讓道路早日暢通,王建章就把自己在礦山上用大車拉礦石的錢拿出來先墊付給了群眾。

如今的G241國道平整寬闊像一條銀蛇盤亙在孤山村的山腳下。

孤山村以前是個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75人,為了拔“窮根”,王建章決定依託本村的地理優勢發展經濟作物——種菸葉,擺在面前的首要難題是修一條孤山村通往外面的路。

修路需要錢。當時水泥的價格上漲,急性子的王建章為了讓工程早日開工,自己掏腰包先墊了6萬元。在王建章的帶領下,3個月後,通往孤山村裡的最後一條山路修通了。

三次垫钱的村支书

王建章(左)和菸農一起交流菸葉種植經驗

修好的山路讓村裡的菸葉有了更好的“出路”,村民張秋生自家的煙地從以前的五六畝壯大到現在的二十畝,一年下來有六萬餘元的收入。目前孤山村的煙田已發展到200餘畝,帶動20戶群眾增收,其中貧困戶9戶,戶年均收入20000餘元。

望著此起彼伏、綠意盎然的煙田,王建章的臉上當時並沒有太多的喜色,他擔心的是村裡的集體經濟收入和那些留守在家的鄉親們。

2017年,隨著扶貧政策的力度加大,孤山村建起了加工箱包的來料加工廠。起初鄉親們積極性不高,於是王建章就挨家挨戶地說。漸漸的,車間裡的村民也就多了起來。為了省出時間讓鄉親們一天多做幾件多點收入,王建章在離車間不遠的村委裡搭起了伙房,大夥兒的伙食費他不僅自己掏腰包墊,還把媳婦孩子打工掙的錢也往裡貼,本來一個月很少回家的他讓媳婦更加埋怨。

埋怨歸埋怨,鄉親們一天天有了收入,王建章心裡卻暖暖的。

孤山村的周紅娥現在已經是車間裡的行家裡手,嫻熟的技能讓她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來料加工廠是按件算收入,多勞多得,離家近更方便照顧孩子,車間裡現在已有50名貧困戶就業上崗。

三次垫钱的村支书

王建章在察看村裡中藥材種植情況

孤山村通過易地搬遷,22戶83人在鎮上有了新房子。36戶貧困戶在上窪組發展到戶增收中藥材種植項目,戶均年收入有一萬餘元。

三次垫钱的村支书

孤山村新落成的文化廣場

現在孤山村已全部實現道路硬化5.8公里,村裡的路燈一直從山腳裝到山頂,新建的綜合性文化廣場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孤山村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得到了改善,今年,王建章決定再發展16個香菇大棚,建兩個高山冷水魚塘,讓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盧天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