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 杜甫暮投石壕村

759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由长安赶往华州赴任,途径石壕村,目睹了一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原本,这一家,一对老夫妻、三个成年儿子、至少一个儿媳、一个刚出世的幼孙。三个壮劳力,父母也能做活(能翻墙能做饭),生活想必过得去。然而,战乱毁了这一切。

《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三个儿子被征召,二个已经战死。差役又来征兵,老妇也不能幸免。家中只余老翁、刚刚生产的儿媳、待哺的幼孙,这个家庭能支撑多久呢?我们已经能预料到结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家人的悲剧,根源是安史之乱。但直接原因,却是那一场大风。

  • 陕郡之战杀叛军十余万,安庆绪逃到邺城

757年,安史之乱进入第三年。正月,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唐肃宗得知安禄山身死后,马上组织进攻长安。九月,唐军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将长安收复。安史之乱之唐军三攻长安--看唐军的军事素质

《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随后,唐军兵发洛阳,安庆绪纠集15万叛军顽抗。唐军走到新店,见到山林茂密,怕有埋伏,搜索前进。唐军分出数千回纥兵搜索南侧山峰,主力依旧前行,正与叛军相遇。叛军依山列阵,唐军率先进攻。由于是仰攻,地势不利,唐军败退。叛军挟胜利之势,冲下山来,追杀唐军。在叛军追杀唐军经过南山之后,搜伏的回纥军从叛军背后冲来。叛军没有防备,溃败而逃,被杀十余万,伏尸三十里。

安庆绪只带着三百骑兵,千余步兵逃到邺城。郭子仪派人收复河南,一时无法顾及河北。安庆绪乘机收拢各地军马、招募士卒,短短一月之内,人数又达到六万余。

  • 史思明降而复叛

安庆绪败后,盘踞范阳的史思明见唐军势大,表示归降,唐廷封他为范阳节度使。李光弼知道,史思明归顺只是权宜之计,将来必反,建议除掉史思明,唐肃宗应允。史思明有一个心腹名叫乌承恩(不是吴承恩),乌承恩的儿子就在史思明府中任职。李光弼请唐肃宗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并对他说:“杀掉史思明,范阳节度使就是你的。”

《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乌承恩欣然答应,赶往范阳。史思明见到乌承恩也很开心,留他在府中过夜,还安排他们父子相见。半夜,乌承恩在床上把计划告知儿子。不料,床下窜出两个人来,大声呼喊。军士拥入,抓住乌承恩父子。原来,这一切都是史思明安排好的。史思明杀掉乌承恩父子连同亲属200余人,复叛。

邺城之战

  • 各路节度使合围邺城

758年9月,唐肃宗命李光弼、郭子仪等九名节度使、一名兵马使率大军二十余万攻安庆绪。各路唐军初战皆捷,郭子仪、李嗣业等会兵卫州,安庆绪出兵7万救援。郭子仪伏三千弓箭手在路旁矮墙之下,然后与叛军战,诈败而退。退到伏兵处,弓箭手登墙射击,叛军溃逃,郭子仪反身追赶,安庆绪大败,逃回邺城。

《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各路唐军合围邺城,安庆绪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发兵13万,但唐军众多,史思明不敢轻战,只派出一万人屯扎在邺城几十千米外的滏阳,为安庆绪助威,却派主力攻下魏州。

  • 久攻不下,唐军疲惫

唐军围邺城4个月,久攻不下。李光弼知道,史思明在等待唐军疲惫,于是建议,先攻魏州,逼史思明决战。监军太监鱼朝恩却否决了李光弼的建议。见唐军懈怠,史思明才领大军从魏州向邺城进发。史思明先用疲兵之计,派出精锐骑兵在唐军营外,劫掠车马和樵采人员,又派人穿上官军的衣服,肆意杀戮运粮队,烧毁运粮车船。

  • 大风起,唐军败

史思明到达邺城,唐军已是饥困不堪。李光弼等人为前军,列阵待敌,史思明派五万精锐出战。双方杀伐激烈,死伤相当。郭子仪在李光弼军的后方,正要布阵,忽然起了大风。这大风,扬沙走石、吹折大树,白天变成黑夜,咫尺间不能见人。两军皆溃,唐军南逃,叛军北逃,甲杖辎重丢在路上。

《石壕吏》:一场大风引发的悲剧(安史之乱之唐军兵败邺城)

然而,由于唐军本是几路节度使合兵,没有统一指挥,所以逃散之后没能重整。各节度使溃归本镇,郭子仪退守河阳。叛军却很快重整队伍,占领了唐军大营。这一败,唐军物资、人员损失巨大,只能强拉壮丁补充兵源不足。

这一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唐肃宗脑残,数十万大军居然不设元帅,没有统一指挥。否则不至于一场大风就各自溃逃,酿成惨败。如果这一战获胜,河北平定,安史之乱结束,哪还需要强征百姓参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