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並且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係,逢年過節亦或新婚喜慶,常常會貼"囍"這個字,人們把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牆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門上、燈籠上等,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剪紙藝術是漢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質樸、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面。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祥和的圖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徵多子,中國農民認為多子便會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魚蟲等因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團花剪紙。這幾幅剪紙,採用重複摺疊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擋的處理手法。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唐代剪紙已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彭衙行》詩中有“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3]。唐朝的崔道融所留傳的詩中,有這樣的詞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這裡所講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範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綵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導下,藝術家們創作了大量表現社會主義新人新事的新剪紙,開拓了剪紙創作的道路,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剪紙藝術受到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不少工藝美術品商店和古玩店都有剪紙作品出售。單幅精品剪紙的價位大致在50元至上百元;刻工比較粗糙的剪紙僅為幾元到十幾元;一些名家的剪紙作品價格達到數百元以上。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真正用於收藏的剪紙作品應選擇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它們刻工精細、圖案造型逼真、藝術性較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日後升值潛力相對也大些。河北蔚縣有個已故的名叫王老賞的著名剪紙藝人,在2000年曾被授予“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他創立了別具一格的點彩戲曲人物剪紙,動感強烈,極富氣勢,其系列剪紙作品已成收藏珍品,價值可與我國一些國畫名家的作品相媲美。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河北衡水市阜城縣崔廟鎮,家家戶戶都有剪紙,已形成一個剪紙文化產業鄉。全鎮幾十個村子,無處不文化,無處不藝術。陳集村的著名剪紙藝術家王永濤,自幼愛好剪紙,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於2005年9月被中華剪紙藝術委員會吸收為高級會員。他的作品被外國友人收藏。在毛澤東誕辰120週年之際,其創作的120米剪紙長卷《毛澤東光輝歷程》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他還耗時兩個月創作了長達8米的剪紙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圖》長卷。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對廣大收藏愛好者而言,如何收藏剪紙作品呢?筆者以為,只有那些富於個性創造和地域特點、生動鮮活的作品才具有收藏和保存價值。因此收藏民間剪紙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處處留心,去粗藏精,才能使自己的收藏精益求精日趨豐富。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收藏剪紙要分門別類,有計劃成系列地收藏,可以按照地域不同、內容不同、時代不同進行。由於地域和環境不同,北方剪紙風格往往比較質樸,線條比較粗獷豪放,使人感到厚重;南方剪紙風格纖細玲瓏,線條比較流暢,給人以秀美清新之感。由於各地採用的剪紙材料不盡相同,有些剪紙用的紙張很薄,易破損,因此收藏保存的要求就比較高。

剪紙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最好的辦法,是把剪紙作品輕輕粘貼在較厚和質地較好的墊襯紙上,再用塑料薄膜套裝起來,然後裝訂成冊。如果裝鏡框掛在牆上,要注意不能有直接陽光照射,紫外線和空氣都是剪紙的大敵,時間一長就會褪色,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