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俗之“七夕酒俗”

農曆七月初七日,是民間七夕節。今天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散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二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酒之俗之“七夕酒俗”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日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傳說,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和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每逢七月七日晚上,民間作興守夜,灑掃庭院,露天設筵,擺上酒脯、時果、針錢、花瓜、筆硯,以祈牛郎織女二星降福。人們焚香列拜,兒童裁詩乞智,女郎對月穿針乞巧,其他如乞富、乞壽、乞子等,因人而異,唐玄宗與楊貴妃曾在七夕宴樂達旦,乞求人間愛情的永恆與真誠:“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約定俗成的是,每年只能乞一,不得兼求。祈畢,飲酒為樂,形成七夕酒俗,代代相承。

酒之俗之“七夕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