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南京人自古風趣樂觀

許多歇後語流傳至今

嬉笑怒罵寄寓其中

有一些可能大家都親口說過

知道背後的故事的人卻不多

出了南門盡是寺(事)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南京以雨花為中心南郊的佛寺群,便是當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一個縮影,併為我國佛教、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造就了眾多的景觀,寫下了瑰麗的篇章。

“陡門橋的筷子——兩頭忙”,這是老南京人愛說的一句歇後語,相傳舊時陡門橋一帶有很多竹器店,所制的竹筷子,上下一樣粗細,兩頭都可使用。這句歇後語比喻人們兩處奔忙勞碌,沒有空閒。

鼓樓崗望路———上七下八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鼓樓崗因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建鼓樓於城中心鐘山餘脈的山丘上而得名,登鼓樓崗可望及南市北鄉。

三牌樓的狗,跑到四牌樓啃骨頭——為了一張嘴,苦了兩條腿!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老南京喜歡用這個來嘲笑貪吃的人。相傳明朝時期這裡曾建有三座宏偉的牌樓,故名三牌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中部,四牌樓在玄武區今東南大學附近。

掃帚巷的貨──靠邊站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掃帚巷位於南京中華門外,裡面賣的都是日常用的掃帚等便宜貨物,旁邊相連的雨花路,過去是南京熱鬧非凡的“米行大街”,這裡是達官貴族經常的光顧之地。相比之下,這些便宜貨物就看不上了,自然是要靠邊站的。

文德橋上的欄杆——靠不住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據說,清光緒年間的一個端午節,數百人擁上文德橋,爭相觀看秦淮河裡的龍舟競賽,以致擠斷欄杆,踏陷橋板,使橋上的人一起跌落水中。淹死許多人,從此便有了這個歇後語。常形容某物不結實,靠不住。

煤灰堆裡出家——家底子厚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堆,位於秦淮區中華路南段西側。相傳在明代,這裡住著一梅姓官員,家中失火,院落被燒成灰堆,人稱“梅灰堆”,後被訛傳為“煤灰堆”。

蔑街和事——不找外人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從前,蔑街(即今中華門內長樂街),有一爿老萬全茶館,每天總有一幫人要到那裡去調解糾紛。如果篾街內部發生糾紛時,就由當地人自行調解,不必去找外人。

貢院門口的糕——餿的還是相公吃

南京最有才的老歇後語,你們知道背後的傳說麼?

老南京歇後語。舊時每逢考期,常有一些賣糕的攤販到貢院考場門口擺攤,有時糕放的時間長了,變了質,仍不肯收攤。結果,那些餿了的糕還是被考生買去吃了。比喻沒做完的事,仍要由原人做完、推卸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